新疆铁门关地区犊牛腹泻流行病学调查

2020-10-21 07:39伟,孙力,覃
中国兽医杂志 2020年5期
关键词:球虫轮状病毒犊牛

张 伟,孙 力,覃 杰

(1.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27团,新疆 铁门关 841005;2.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31团畜牧兽医站,新疆 尉犁 841500;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畜牧兽医工作站,新疆 铁门关 841005)

犊牛腹泻是犊牛饲养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其以冬季和早春多发。犊牛腹泻时引起机体大量体液丧失,导致脱水、酸中毒、电解质失衡,严重时可导致死亡。引起犊牛腹泻的病因很多,可由病原体、饲养管理、应急等因素引起,常见的病原体为细菌、病毒和寄生虫[1]。本试验取腹泻病(死)犊牛的脏器、血样和粪便进行细菌、病毒、寄生虫的检测,以期为犊牛腹泻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被检样品 2017-2018年间,分别在铁门关地区12家规模牛场和21家散养户采集腹泻犊牛脏器(肝、肺、心、脾和肾)、深部直肠粪便以及相应的血清样品(采集前不对腹泻犊牛进行任何针对性治疗和免疫),各114份。其中肉牛品种为本地杂交黄牛、奶牛为黑白花奶牛。

1.2 主要试剂 主要培养基:普通营养肉汤培养基、普通琼脂培养基、麦康凯琼脂培养基、血琼脂培养基、脱纤维羊血。轮状病毒ELISA抗原检测试剂盒,购自武汉纯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冠状病毒抗原、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抗原和副结核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均购自北京爱德士元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3 试验方法

1.3.1 细菌分离鉴定 将采集的脏器样品按照常规划线分离细菌的方法接种于普通营养琼脂、血平板培养基上,于37 ℃细菌恒温培养箱中培养18~24 h,挑取单个菌落纯化培养后进行生化鉴定[2]。

1.3.2 血清抗体和粪便抗原检测 副结核、冠状病毒、轮状病毒、病毒腹泻-黏膜病ELISA检测试剂盒分别检测副结核抗体、冠状病毒抗原、轮状病毒抗原、病毒腹泻-黏膜病抗原,具体操作步骤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3.3 寄生虫检测 隐孢子虫的检测[3]:粪样置于烧杯中,加水,搅匀。经粪筛过滤于锥形量杯中,加水稀释近满。自然沉淀60 min后弃上清液,留粪渣(内含少量水份)加入离心管中,1 000 g离心10 min。弃去上清,留下管底粪渣。加饱和白糖液于离心管中,搅动管底沉渣,1 000 g再离心10 min,粪渣下沉,卵囊即漂浮于表面用自制的铁丝环(r=0.7 cm)醮取液膜,置400倍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并测量卵囊大小。球虫检测[4]:取4 ℃保存的粪样2 g,放入50 mL烧杯中,加入30 mL饱和食盐水,充分搅拌,用粪筛和漏斗将溶液筛入青霉素瓶中,漂浮约20 min。将清洁的载玻片在凸起后的液面上轻轻触一下,迅速翻转,盖上盖玻片,置显微镜下观察。

1.3.4 数据处理:运用统计软件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主要病原的检出率 沙门菌检出率最高达到42.1%,其次为大肠杆菌检出率达到38.6%,再次为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检出率为24.6%。其中沙门菌和大肠杆菌的检出率显著高于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轮状病毒、冠状病毒、隐孢子虫和球虫的检出率。轮状病毒、冠状病毒、隐孢子虫、球虫检出率差异不显著。肉牛和牦牛的大肠杆菌、沙门菌检出率显著高于轮状病毒、冠状病毒、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隐孢子虫和球虫检出率。奶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和轮状病毒检出率显著高于冠状病毒、隐孢子虫和球虫检出率。结果见表1。

表1 主要病原的检出率 (%)

2.2 细菌的分离鉴定 引起犊牛腹泻的细菌主要为沙门菌和大肠杆菌,检出率分别为42.1%和38.6%,弯曲杆菌和副结核检出率较低,分别为2.6%和4.4%。其中肉牛、牦牛的沙门菌、大肠杆菌检出率显著高于奶牛的检出率。结果见表2。

表2 细菌检测结果

2.3 病毒的检测 轮状病毒检出率21.9%,冠状病毒检出率14.0%,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检出率24.6%。奶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冠状病毒和轮状病毒检出率均显著高于肉牛和牦牛的检出率。结果见表3。

表3 病毒检测结果

2.4 寄生虫的检测 隐孢子虫检出率14.0%,球虫检出率13.2%。肉牛和牦牛隐孢子虫检出率显著高于奶牛的检出率,牦牛球虫检出率显著高于肉牛和奶牛的检出率。结果见表4。

表4 寄生虫检测结果

3 讨论

3.1 牛腹泻病因复杂,但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病原性腹泻,由病毒、细菌或寄生虫引起;二是非传染性腹泻,由营养因素及饲养管理引起。本试验中,有3头牛样品未检测到任何病原,可能为非传染性腹泻。奶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检出率与郭芙莉等[5]检测结果基本一致。牛球虫检测结果与库尔班·吾甫尔检测结果[6]差异较大,可能因为本试验抽检的牛场近期驱过虫有关。本文对铁门关地区11个县市腹泻的奶牛、肉牛和牦牛进行采样检测,均发现病毒、细菌和寄生虫感染。说明犊牛腹泻病情复杂,给临床诊断与防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3.2 奶牛主要以病毒感染为主,肉牛和牦牛主要以细菌感染为主。这可能与奶牛场大量使用抗生素,导致细菌减少,而牦牛、肉牛主要以放牧为主,抗生素使用较少有关。

3.3 犊牛腹泻发生在6月龄以内,某些腹泻甚至发生在7日龄以内。新生畜会有一定的母源抗体残留,采用检测抗体的方法不能排除母源抗体的干扰,故本试验通过检测粪便中的病毒抗原方法(副结核除外)检测病毒。因厂家原因只购买到副结核抗体检测试剂盒,所以对检测出副结核抗体的犊牛的母牛进行副结核抗体的检测发现都为阴性,排除了母源抗体干扰。

猜你喜欢
球虫轮状病毒犊牛
渝西地区兔球虫病流行情况调查及虫种鉴定
肉鸡球虫疾病药物防治效果的分析
猪轮状病毒病及其防控措施
犊牛肺炎巧防治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犊牛疾病的预防保健措施
揭开“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的面纱
初生犊牛喂初乳注意事项
中小鸡场鸡球虫感染情况调查
鸡球虫病的症状与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