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8年河南省退出小反刍兽疫免疫前血清抗体和病原学监测报告

2020-10-21 07:39王英华杨海波方先珍闫若潜
中国兽医杂志 2020年5期
关键词:兽疫免疫抗体病原学

王英华,杨海波,宋 丹,刘 敏,方先珍,闫若潜

(河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 郑州 450008)

根据农业部《全国小反刍兽疫消灭计划(2016-2020年)》要求(以下简称《计划》),到2020年,力争全国达到小反刍兽疫非免疫无疫区标准。笔者总结了河南省2016-2018年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和病原学监测情况,为河南省制定退出小反刍兽疫免疫计划和逐步消灭小反刍兽疫提供数据支持,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羊 2016-2018年对河南省18个省辖市羊场按一定比例采集羊血、鼻咽拭子、病料组织进行实验室血清学和病原学检测。

1.2 被检血清 采集免疫过小反刍兽疫疫苗的羊血,颈静脉采血,分离血清,于-20 ℃保存备用。

1.3 棉拭子、病料组织的采集 对病死或扑杀的动物,取脾脏、肺脏、淋巴结等组织25~30 g,置于50 mL 离心管中,备用;对待检的活羊,取眼鼻分泌物或鼻咽拭子置于灭菌甘油生理盐水。-70 ℃冰箱冷冻保存,待做小反刍兽疫病毒核酸检测。

1.4 检测试剂 小反刍兽疫抗体检测试剂盒(ID Screen PPR Competition),由法国ID-VET生产;小反刍兽疫病毒实时荧光RT-PCR检测试剂盒,由北京世纪元亨动物防疫技术有限公司生产。

1.5 方法 按照《GB/T27982-2011 小反刍兽疫诊断技术》进行。抗体检测用竞争ELISA方法;病毒核酸检测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严格按照小反刍兽疫抗体竞争ELISA试剂盒说明书和小反刍兽疫实时荧光定量PCR说明书进行操作和结果判定。

2 结果

2.1 血清学监测情况 2016年共检测羊血清学样品1 596份,平均免疫抗体合格率77.84%。2017年共检测羊血清样品66 326份,个体合格率82.01%;覆盖2 524个场(户),场群合格率84.39%。2018年共检测羊血清学样品76 244份,个体合格率84.97%;覆盖2 802个场(户),场群合格率90.01%。2016-2018年血清学个体抗体合格率均在77%以上,达到了国家规定的70%的标准;场群合格率在84%以上。个体合格率是逐年提高的,群体合格率也在提高。

2.2 病原学监测情况 2017年共检测病原学样品7 758份,覆盖267个养殖场(户),未检出病原学阳性样品。2018年共检测病原学样品8 293份,覆盖300个养殖场(户),未检出病原学阳性样品。

2.3 不同时间点监测情况 从不同月份看,2017年个体合格率2月份、5月份、11月份较低,2018年个体合格率均在80%以上。从群体合格率来看,2017年2月份、7月份、11月份较低,2018年1月份较低(见表1)。

2.4 不同区域监测情况 河南省共辖18个省辖市,分别按东南西北区域用A~R代替,2017年个体合格率有1个省辖市低于国家规定的70%的标准,该市个体抗体合格率仅为55.84%;有4个省辖市群体合格率低于70%的标准。2018年,18个省辖市个体合格率全部在国家规定70%的标准之上;群体合格率有2个省辖市低于国家规定的70%的标准(见中插彩版图1)。

3 讨论

3.1 从2016-2018年血清学监测情况看,个体合格率和群体合格率都高于国家规定的70%的标准,且逐年提高。病原学连续2年未检出阳性样品。由于2016年小反刍数据的信息平台还未建立,所以只统计了部分监测数据,不能代表河南整体情况。随着数据平台的建立,作者将继续跟踪研究2019年、2020年小反刍兽疫的监测情况,为逐步退出小反刍兽疫免疫风险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表1 2017-2018年各个月份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合格率 (%)

3.2 各月份监测数据显示,2017年个体合格率在72.20%以上,群体合格率在65.71%;2018年个体合格率在80.06%以上,群体合格率在78.55%以上。除2017年2月份以外,其他各个月份免疫抗体合格率均达到了国家规定70%的标准。2年来病原学未检出阳性样品,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全省也无临床病例。从2017年和2018年监测数据和流行病学调查来看,本省已基本具备退出小反刍兽疫免疫的条件。

3.3 从不同监测时间看,各个月份抗体合格率差异不大,1月份、2月份和11月份比其他月份稍低,但不明显,可能和新生羊羔的出生有关。小反刍兽疫的免疫程序为:1月龄以上的羊集中免疫1次,以后每3年免疫1次;对达到1月龄的新生羔羊应及时进行补免。

3.4 从不同区域监测情况看,各个省辖市免疫抗体合格率2018年稍高于2017年或基本持平。2017年免疫抗体合格率未达标的为4个市,到2018年减少至2个。从整体监测情况看,免疫抗体合格率逐年升高,未达标的区域逐渐达标,为退出小反刍兽疫免疫奠定了抗体保护屏障。

3.5 《计划》明确了阶段性目标:2016年,各省份完成本行政区域内小反刍兽疫总体状况评估,免疫省份继续免疫,福建、海南等非免疫省份继续做好监测监管工作。到2018年,全国所有免疫省份达到免疫无小反刍兽疫标准,并开展退出免疫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全国逐步退出免疫。到2020年,除毗邻小反刍兽疫疫情国家的陆地边境县或沿边境线30 km范围内的免疫隔离带以外,力争全国达到非免疫无疫区标准。《计划》所指的非免疫无小反刍兽疫区是指经监测证明,过去24个月内没有发现小反刍兽疫临床病例;过去24个月内没有发现小反刍兽疫病毒感染;过去24个月内,没有进行小反刍兽疫疫苗免疫;停止免疫后,未调入用于饲养的免疫动物。根据《计划》要求,截止2018年年底,河南已连续24个月没有发现小反刍兽疫临床病例,连续24个月没有发现小反刍兽疫病毒感染,整体免疫抗体合格率在70%以上,鉴于个别省辖市免疫抗体合格率低于70%,建议全省根据地理屏障,不同省辖市的疫病防控措施、设施情况,分区域逐步退出小反刍兽疫免疫。

猜你喜欢
兽疫免疫抗体病原学
羊小反刍兽疫病毒抗体检测试纸条研制成功
2017—2021 年湖南省规模养禽场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抗体监测
人腺病毒感染的病原学研究现状
2021年上半年凉山州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效果的评估与分析
一起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病原学分析
黔南州2018-2020年H5亚型禽流感免疫抗体检测与分析
羊小反刍兽疫的诊断要点及防控措施
ICU呼吸衰竭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学及耐药性分析
2019 年平顶山市主要猪病免疫抗体水平分析
小反刍兽疫的防控不可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