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例犬皮肤组织细胞瘤的病例分析

2020-10-21 07:39季玲西吴楚琳李格宾
中国兽医杂志 2020年5期
关键词:组织细胞患犬细胞学

季玲西,吴楚琳,李格宾,

(1.北京中农大动物医院有限公司,北京 海淀 100193;2.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北京 海淀 100193)

犬皮肤组织细胞瘤是一种常见的犬良性皮肤肿瘤,在兽医临床上一般通过患犬的年龄、症状、肿物生物学表现及细胞学检查进行诊断。尽管该肿瘤生长快速,但这是一种在2~4个月内可自行消退的良性肿瘤,且很少出现复发,预后良好,一般不需要治疗,兽医师应尽可能选择先行观察而非手术切除。本病例分析中统计了2016年11月-2017年1月 前来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院就诊的患有皮肤组织细胞瘤的犬10例,对其肿物自发消退时长、患犬信息及临床表现进行了回顾性调查,为兽医临床诊治提供相关的诊断及治疗依据。

组织细胞是CD34+干细胞来源的细胞,其分化成抗原呈递细胞(树突细胞谱系)或吞噬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谱系),这些细胞系的紊乱可导致人和犬、猫的多种反应性和肿瘤性病症[1-2]。其中,犬皮肤组织细胞瘤(Canine cutaneous histiocytoma,CCH)是犬中一种常见的良性皮肤肿瘤,来源于一种表皮的抗原递呈细胞—朗格汉氏细胞(Langerhans cell,LC),占犬的所有皮肤肿物的6.7%~14%[3-5]。

CCH外观大多呈一红色无毛且突出于皮肤的结节样孤立病变,有些会有典型的“纽扣”状外观,有时可出现破溃和溃疡,但通常不引起其他明显的临床症状。虽然CCH在任何年龄的患犬均有可能发生,但一般多发生在3岁以下的年轻犬中[1,3-6]。而且,即使未进行相关治疗或手术的情况下,CCH大多会在出现后的数个月、甚至数周内自行消退[3],预后良好。本回顾性调查将针对10例CCH的病例,对肿物情况和是否自行消退的结果进行总结。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2016年11月-2017年1月前来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院就诊的CCH患犬10例,见表1。其中雪纳瑞犬3只、法国斗牛犬2只、贵宾犬2只、其他品种4只。平均年龄为2.4岁(6月龄~6岁)。9只雄性(1只已去势),1只雌性(已绝育)。10例患犬的皮肤肿物位置均在头面部或四肢,肿物最大直径平均为12.6 mm(范围:6~25 mm),其中3只犬的肿物出现破溃。

表1 10例CCH患犬的体征及肿物情況

1.2 诊断方法 所有病例均对肿物行细针抽吸取样,进行细胞学检查后诊断为CCH。

2 结果

10例CCH患犬中肿物均为单发病灶,其中40%位于头面部,四肢则占60%。肿物最大直径平均为 12.6 mm(范围:6~25 mm),其中3只犬肿物曾出现增大。3只患犬肿物表面出现破溃、轻微渗血。所有病例均未曾针对肿物进行治疗或仅对肿物破溃处进行清洁处理,未见明显相关临床症状,随后肿物均自发消退,消退时长平均为2.2个月(范围:1~3个月)。

3 讨论

CCH一般为单发,外观多为突出于皮肤的红色、无毛、孤立结节,常发生在头部、耳廓、四肢和前躯[1,3,8],本病例中患犬肿物位置集中在头面部及四肢。这种皮肤肿瘤除了可能出现炎症和溃疡而引起刺激、瘙痒外,通常不引起其他明显的临床症状。虽然CCH在任何年龄段的患犬均有可能发生,文献亦指出CCH的发病率在3岁以后急剧下降[5-6],年长犬发生CCH较为少见;本病例分析10例患犬年龄范围从6月龄~6岁,发病年龄小于3岁的占80%。常见发病品种包括:拳师犬、斗牛犬、可卡犬、腊肠犬、苏格兰梗及杜宾犬,且并无明显性别好发倾向[7-8]。

临床上一般可通过患犬的年龄、症状、肿物生物学表现及细胞学检查初步诊断CCH。本病例分析通过对肿物细针抽吸后进行细胞学检查,镜检时通常可在淡蓝色的嗜碱性蛋白质背景下看到成片存在、大小轻度不等的圆形细胞,细胞质呈轻度嗜碱性且非空泡化,细胞核偏心且多呈椭圆形或肾形。通常来说,CCH细胞外观一致,少见恶性细胞学特征[9],但由于其生长迅速,因此有丝分裂指数可能很高[1,5],分裂相明显,检查人员应谨慎判断,不能被迷惑误判为恶性肿瘤。另外,有时可见细胞间出现大量成熟的小淋巴细胞浸润,尤其是在肿瘤处于消退过程中时[9-10]。

虽然CCH并不需要切除后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但其组织切片多显示肿瘤组织细胞浸润表皮和真皮,当中高有丝分裂相以及肿瘤组织及正常组织之间的模糊边界,使其呈现较高的恶性程度,可能导致CCH被不熟悉这种肿瘤的病理学家误诊为其他圆形细胞肿瘤或组织细胞肉瘤等恶性肿瘤[4,11]。在评估CCH的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的研究中,诊断为CCH的71个病例中有6个(8%)在免疫组化检查后确定为误诊,表明仅仅基于形态的常规组织病理学检查不足以诊断CCH,必要时需要使用免疫组化分析才能更准确诊断[11]。因此,相较于未进行免疫组化的病理学检查,细胞学检查更有助于兽医师对CCH进行快速且简单的诊断和评估。

CCH是少数能自发消退的肿瘤之一,本病例分析中10例CCH均在1~3个月内自发消退,与文献中通常在3个月内自发消退的情況相同[3,8]。此外,肿瘤细胞很少扩散到淋巴结,但有研究指出,实际上CCH侵袭淋巴结的情况可能比想像中更多[6]。不过,即使已经发生淋巴结转移,也能在数周时间内消退[1,5]。而对于较为少见的多发性CCH(即皮肤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Cutaneous 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则被认为具有恶性病变的指征,若此时出现淋巴结转移则提示预后不良,但亦有可能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后出现所有肿瘤结节的消退[8]。

目前有关影响CCH消退的因素仍然不明,但有两种猜想,一种是其自发消退是由CD8+αβ T细胞所介导[1]。CCH的消退伴随着进行性的淋巴细胞浸润,最终扩散到整个病灶,这些淋巴细胞可能是肿瘤细胞裂解的关键[6],因为已有研究证明,这些淋巴细胞高度富集CD8+T细胞,这种细胞毒性细胞介导CCH的消退[1,6]。另一种猜想是由于CCH是具有少量纤维血管基质的肿瘤[11],若破坏肿瘤血管形成可能使肿瘤细胞难以存活。因此,缺氧诱导肿瘤发生缺血性坏死可能是一种导致肿瘤消退的潜在机制。

此外,在人类和动物中肿瘤的自然消退通常归因于肿瘤细胞增殖的减少、诱导细胞凋亡或激活免疫系统,研究发现CCH的消退也可能是细胞增殖和程序性细胞凋亡不平衡的结果[12],但目前对CCH自发消退的潜在分子机制的了解仍然有限。不过,无论其机制为何,由于所有CCH在消退过程中均能观察到大量CD8+T细胞浸润,所以一旦确诊为CCH后,应避免使用免疫抑制类药物,以免干扰CD8+细胞毒性T细胞的作用[4]。

有关原位或其他部位复发的CCH的报导很少,预后良好,并没有必要马上侵入性治疗[7-8]。只有在病变发生严重的炎症和溃疡,又或是呈现不典型的特征(老年犬发病或病变长期不消退)时,才有需要考虑手术切除[4,8]。若选择手术切除良性的CCH时一般只需旁开数毫米切除,切除后同部位复发的机率极低,结果通常为治愈性的[1,7]。此外,应避免使用具免疫抑制性的化疗药物,采取其他治疗方法更无必要。本病例分析中所有病例均未进行针对性治疗,且目前预后良好,未见复发。

总之,CCH有自行消退的特点,为3岁以下年轻犬多发的良性肿物,一般并不引起患犬明显的临床症状,因此在诊断时应行细胞学检查以确定肿物为CCH,随后可观察肿瘤变化,视患犬状况再行决定是否需要手术切除,并避免进行非必要的治疗。

猜你喜欢
组织细胞患犬细胞学
犬多发性神经炎的诊疗1例
关于犬眼虫病诊治的探讨
探讨脑脊液细胞学常规检查在颅内感染性疾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卵巢肿瘤病理诊断中冷冻切片结合细胞学涂片的应用分析
儿童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临床分析
犬慢性腹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观察
纤支镜毛刷常规脱落细胞学与液基细胞学在肺癌病理诊断中的应用对比
一例犬先天性枕骨大孔发育不良的诊疗与体会
物质进出组织细胞演示模型
阴道镜检查在异常细胞组织学中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