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党建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

2020-10-21 04:52王星
群众 2020年17期
关键词:党组织党员群众

王星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面对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的艰巨任务,淮安市金湖县坚持筑根基、促发展、惠民生,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真正把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优势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优势,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充分彰显了党建力量。

强本固基,把加强组织建设作为重中之重

基层组织是党的执政之基,党的方针政策要靠基层组织落实到田间地头,群众的愿望诉求要靠基层党员干部带到工作案头。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就是要推动组织工作体系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更加有效,确保农村基层党组织全面过硬,为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建好支部这个“主心骨”。落实基本任务和重点工作,让党支部在基层工作中唱主角。深化党支部“标准+示范”建设,紧扣“领导班子强、服务功能优、扶贫措施准、脱贫成效好”的目标,推动党支部分类定级、星级管理、达标创优。创新组织设置,在地域相邻、村情相仿、产业相近的农村片区,探索设立联合党委,通过组织共建、发展共赢、乡村共治、绩效共评,进而实现功能互补,推动乡村携手谋发展。选好书记这个“领头雁”。将村书记选任纳入干部队伍建设整体规划,注重从能人大户、返乡创业人员等群体中选拔村书记,开展村书记“专职五级”管理试点,建立五级晋升报酬体系,激发干事创业热情;依托乡村振兴学院、党校、党性教育基地等平台,实施“百名头雁赴院校、千名村干上夜校、万名党员进党校”能力提升计划,不断提升村书记的综合能力;公开招考“兴村专干”,委托培养“定制村干”,为村书记队伍注入源头活水。用好党员这个“排头兵”。发挥好党员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建立党员联户“1+10+N”制度,以网格党支部为单位,从具有较高威望和热心集体事务的企业家、老支书、乡贤等群体中选出党员中心户,1名党员中心户联系10户党员,每名党员联系网格内多户群众,由点及面,辐射带动周边党员群众,从“单打独斗”转变为“抱团发展”,实现党员带头、产业发展、群众致富。

做优产业,持续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集体经济有实力,发展才能有底气。金湖注重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建促发展,让党组织成为增强发展凝聚力和竞争力的源泉,使党员成为带动农民创业就业的骨干力量,集聚产业优势,扩大增收渠道,努力做大农村集体经济蛋糕,最大限度地发挥组织效能。助推产业振兴。按照“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合作社里”的发展思路,加强农合组织党建工作,探索“支部+合作社+电商”的发展模式,鼓励村干部和党员领办创办产业项目,及时提供政策、技术、销售服务;依托荷藕种植加工、龙虾养殖烹饪、生态果蔬采摘等绿色产业链,建立产业党支部,定期举办产业项目观摩现场会,交流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大力推动项目孵化;依托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生态农庄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村级生态创业点,为低收入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实现村集体经济稳步增收。发展共享经济。建立“兴村党委”产业联盟,充分整合人脉、土地、资金等资源,联合外出招商引资,共同推进特色养殖、生态采摘、农业旅游等产业项目发展,实现共享发展理念、共享致富门路、共享产业项目、共享资源渠道、共享项目红利“五个共享”。设立中心村“绿色扶贫工作室”,绘制党员地图,推行村书记、“两委”党员、项目党员、普通党员和贫困户层层结对帮扶。倡导绿色发展。实施“红色党建引领绿色发展”工程,县委全会专题研究部署生态文明建设,组建全域旅游工委,统筹推进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在旅游景区建设“融荷”“引航”“起点”等党建服务站,将“红色元素”融入“绿色风景”,荷花荡、水上森林、十里果林、尧想国等生态旅游景区成为网红打卡地,农业生态旅游成为休闲新时尚,乡村旅游产业收入稳步提升。

民生优先,把增进百姓福祉作为根本宗旨

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因此必须时刻关注群众切身利益问题,设身处地站在群众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中凝聚民心,始终把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和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贯穿于各项活动的全过程,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打好脱贫攻坚“收官战”。坚持把政治上靠得住、业务上过得硬的党员干部选派到脱贫攻坚第一线,组织实施“回馈家乡·共奔小康”精准扶贫活动,引导企业、能人大户以及在外务工人员结对帮扶低收入农户,凝聚全社会帮扶力量,形成脱贫攻坚合力;印发《村集体经济收入路径参考条目》,通过延伸产业链条、推进土地流转、开展股份制改革等多种举措,明确村级党组织脱贫职责,指明增收路径,确保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全部脱贫,经济薄弱村和低收入村全部達标出列。解好基层治理“方程式”。主动适应农房改善后农民居住社区化的新特征、新情况,依托全县规划建设的新型农村社区,按照多村集聚、整村搬迁、城中村转型等不同类型,理顺党组织、自治组织和集体经济组织关系,试点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党建示范点,组织党员成立矛盾调解、物业管理、信访稳控队伍,实施集中居住小区综合治理,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小区、消化在基层。种好文化引领“责任田”。坚持红色文化传承,以“党委搭台、支部引领、群众唱戏”的方式,深入挖掘本地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红色活动,组织寻找党员文明户、文明家庭、身边好人等评选,让党员群众“唱主角”,在潜移默化中受影响、有提升,不断激发向上向善向美新动能。加快党建广场、党建公园等阵地建设,充分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规家训、文明新风等内容,使党建文化以更加新颖、活泼的形式走近群众,激活党员群众的红色基因,不断促进农村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发展。

(作者系中共金湖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责任编辑:李佳婧

猜你喜欢
党组织党员群众
我是党员向我看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清华党组织公开
多让群众咧嘴笑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