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县生态造林的理念及主要技术措施

2020-10-21 06:34邓业红
种子科技 2020年2期
关键词:森林资源生态文明措施

邓业红

摘   要: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生态、绿色、共享成为我国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由此生态造林显得尤为重要。对澧县如何做到生态、绿色、发展以及永续利用,如何做到生态造林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森林资源;生态文明;措施

人类文明发展是由早期征服自然到改变自然。工业革命兴起,人类只顾向自然索取,不注意人与自然和谐,严重破坏了自然生态平衡,各种大气污染、海啸、地震、洪灾等自然灾害频频发生。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包括中国在内113个国家在瑞典参加了人类环境大会,共同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1   当下澧县生态文明建设存在主要问题

1.1   森林资源总量少、森林覆蓋率低

2018年度澧县森林覆盖率为26.09%,森林覆盖率有待提高。

1.2   森林质量差、森林生态系统不健全

澧县整体造林人工林多,纯林比重大。

1.3   生态文明理念淡薄

在人类征服自然时,没有正确的自然观,不敬畏自然、不尊重自然。

1.4   生态问题突出

1.4.1   大气污染严重

澧县森林覆盖率低,各种污染严重,雾霾天数多,雾霾污染严重影响了人类健康。

1.4.2   荒山荒地造林方式不正确、造林效果不理想

澧县荒山荒地造林成活率低,没有坚持生态造林,造成纯林多、造林效果不理想。

1.4.3   生物物种加速灭绝

据统计,澧县植物物种中8%~12%处于濒危状态,受环境影响,生物物种种类不断减少。

1.4.4  湖泊面积减少,地下水位下降

近50年来,澧县湖泊个数不断减少,湖泊面积也在缩小,地下水位每年平均呈下降趋势。

2   澧县生态造林的理论基础

2.1   近自然林业理论

提倡森林经营回归自然、遵从自然、生态法制,充分利用自然力,尽可能使林分经营过程同潜在的天然森林植被生长发育相接近。达到森林群落动态平衡。营造澧县乡土树种为主的异龄复层混交的接近自然状态的森林。

2.2   森林生态学理论

森林生态系统是由多种植物与动物组成的生态系统,具有多种生物相互竞争又互补的功能,双方都可以受益。结合澧县造林实际,包括喜光植物与喜阴植物、深根植物与浅根植物、针叶树种与阔叶树种。

2.3   生态位理论

利用物种在生物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同一时空中两种植物生态位完全不重叠,使他们种间关系变为互利,即使有着边缘部分重叠,不重叠部分还是可以互为有利。生物物种对生态位具有一定的反作用,植物的多层布局可产生众多适应此环境的动物,如鸟、昆虫;植物(如灌木、草本);低等生物(如真菌、地衣)生存的生态位。

2.4   可持续理论

林木在不同年龄阶段速生性顺序通常表现为树高-胸径-材积,在异龄复层林中,林木按年龄与个体大小分为上层、亚层与下层。澧县在森林资源分布较密集的天供山林场、码头铺、甘溪等乡镇,通过择伐采伐材积生长量达到最大值的目标树和保留木(终伐木,单株材积连年生长量出现下降,达到目标胸径30 cm以上),以此不断培育新的择伐木,实现全周期永续利用。

3   生态造林的主要技术措施

3.1   林地清理

在进行林地清理时,要与传统的林地清理有所不同,澧县禁止大面积炼山,多采用局部清理方式,尽可能不破坏原先的生物群落,要防止水土流失,严禁全砍全烧。

3.2   林地整地

采用局部小规格整地方式,尽量保护自然的土壤、地形、生物、水体、空气和自然力。少用撩壕整地,澧县营造用材林、防护林以穴垦为主。整地时做到表土还穴。对澧县甘溪滩、码头铺、火连坡等石灰岩地区、紫色页岩地区裸露地段,充分利用石缝、石沟、石坑等小生境,采取鱼鳞坑整地。挖穴时注意清理并将落叶与杂草置入坑中,整地时心土表土分开堆放,回穴时表土入穴底,同时还把穴周围的肥土收入穴内,集中养分,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

3.3   树种选择

澧县在营造林时树种选择总要求是定向、稳定、丰产、优质、高效。与立地条件相适应,确保适地适树;与主导目标相适应,确保定向培育目标;优先选择优良的樟树、栾树、枫香、杜英等乡土树种,确保稳定、优质;慎用外来树种,需要引进外来树种,应选择经引种试验并符合GB/T 14175林木引种规定,防止外来树种入侵。

3.4   结构配置

澧县倡导生态造林,其目的是要配置异龄、复层、混交的接近自然状态的森林。在数量上选择5~7个树种,并坚持引进高大乡土树种(含果树)保持生态多样性。根据树种生物学特性和立地条件,选择适应性、抗逆性和种间相协调的树种混交,宜针叶与阔叶、落叶与常绿、喜光与耐阴、固氮与非固氮、深根性与浅根性、乔木与灌木树种混交;还应该根据澧县立地条件、培育目标和种间关系等因素选择点状、行状、块状等适宜混交方式。对于新造林地,首先保留已具有价值的小苗,保持原来的生物环境。现有的针叶纯林,可以通过抚育间伐创造林窗,引入珍贵阔叶树,也兼顾培育天然更新的有价值的阔叶树,逐步形成异龄、复层、针阔叶混交林。

3.5   苗木选择

优先采用种子园、母树林、采穗圃等生产的优质优良种质材料培育的优质壮苗;对于来源不清、长距离调运、未经检疫、未经引种试验的种子、苗木不应使用;大力提倡使用容器苗和带土球苗。

3.6   抚育

抚育采用小面积松土除草,连续抚育3年,每年2次,分别在5—6月、8—9月份进行,经济林适当施肥、修枝。

3.7   森林采伐

提倡择伐,单株择伐有利于澧县森林可持续经营,不易破坏森林生态系统。

3.8   病虫害防治

采用生物、天敌防治技术,少用化学农药。澧县生态造林主导近自然林业理论,提倡注重生态,讲求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态造林发展必然是生态、环保、遵从自然、敬畏自然的绿色永续发展趋势。

猜你喜欢
森林资源生态文明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森林资源及其保护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促进生态环境建设
如何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与措施研究
可持续发展下的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分析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