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型试剂瓶的设计

2020-10-21 09:09陈春义陈春梅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20年9期

陈春义 陈春梅

【摘 要】在配制试剂的时候,需要从不同的试剂瓶中抽取试剂,在此过程中针头接触试剂有可能会污染试剂。针对这个问题,实验室经常使用一次性针头,但更换针头既耗费时间也增加成本。文章设计开发了一种新型防污染隔离型试剂瓶,既能减少人力又能降低成本。

【关键词】试剂瓶;化学试剂;单向阀;四氟乙烯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20)09-0050-02

0 前言

试剂的使用和存放是实验管理的重要环节,使用遮光密封的试剂瓶可以防止试剂挥发和变化。配制试剂时,往往不会一次性用光原料,如果直接将抽液管深入装原料的试剂瓶,会污染瓶内的试剂。减少抽液管与试剂的接触,可以有效降低污染。

1 隔离型试剂瓶的总体设计

1.1 材料选择

棕色玻璃可以遮光,并且化学性能稳定,适合储存液体的化学试剂。

聚四氟乙烯有很好的密封性,耐高温:长期使用温度为200~260 ℃;耐低温:在-100 ℃时仍能保持柔软;耐腐蚀:能耐王水和一切有机溶剂;耐气候:塑料中最佳的老化寿命;高润滑:具有塑料中最小的摩擦系数(0.04);不黏性:具有固体材料中最小的表面张力而不黏附任何物质;适合作为开口盖和密封盖。漏斗和单向阀使用PP塑料。

1.2 试剂瓶结构

试剂瓶由吸管、瓶体、开口盖、密封盖组成(如图1所示)。吸管由漏斗连接软管连接止回阀形成单向通道。止回阀,允许试剂从瓶体流入吸管,阻止试剂从吸管回流进入瓶体,减少抽取试剂时试剂污染,保证吸管内有充足试剂,提高试剂配制准确度。开口盖和瓶体通过螺纹拧紧,开口盖内的固定环卡紧漏斗在瓶口中心位置,防止漏斗晃动。密封盖与开口盖之间通过定位柱卡住链接,密封盖以定位柱为圆心旋转打开,弹簧回弹拉动密封盖闭合,密封盖闭合垫片堵塞开口盖防止试剂挥发。

2 单向阀分析

氟橡胶单向阀的特性:液体只能沿入水口流动,不能从出水口逆流。氟橡胶单向阀的具体压力范围为0.001 MPa,反向逆压为0.03~0.5 MPa。为了说明清楚,定义了2个压力名称:F1为吸管2内试剂止对回阀6的压力;F2为瓶体1内试剂对止回阀6的压力。漏斗位置高于瓶体内液面,试剂到达漏斗后对止回阀形成的压力F1大于瓶体内试剂对止回阀6形成的压力F2。抽液时,F1=液体压力-抽液泵吸力,压力F1减小,当F1F2,止回阀压紧闭合,阻止试剂从吸管流入瓶体。每次抽液试剂都要进入漏斗且不会回流,保证吸管2内有充足试剂,从而保证化学试剂自动配制系统在统一的高度抽到试剂。由于试剂不回流,与抽液管接触过的试剂不会回流进入瓶体,因此减少了瓶体内试剂污染。

3 瓶盖分析

利用弹簧的伸缩特性,实现瓶盖打开、闭合。需要抽试剂时,拨动密封盖,打开抽取试剂。抽液完成后,弹簧缩回,垫片堵塞开口盖,闭合封盖。聚四氟乙烯材料不易变形,摩擦系数小,反复开关仍能正常闭合。

4 抽试剂测试分析

使用500 mL的试剂瓶,瓶内装有500 mL试剂,此时瓶内液面低于漏斗底部。漏斗上开口3 cm,下开口3.8 mm。使用蠕动泵和硅胶管抽取试剂,硅胶管的管头为3.8 mm并带有硅胶密封圈,深入漏斗时能形成密封空间。启动蠕动泵试剂从瓶内抽入硅胶管。

漏斗内壁光滑且具有上宽下窄的特性,管头压入漏斗时密封圈容易与漏斗内壁完全贴合,形成密封空间。多种密封圈(见表1)都能与漏斗贴合密封。

抽取试剂(见表2)后,部分试剂流入漏斗,此时漏斗中的液压F1大于瓶体的液压F2,单向阀闭合阻止试剂回流(如图2所示)。

抽取试剂后,有部分试剂在漏斗底部,保证每次都能在同一位置抽到试剂,而不是抽空气。

5 材料测试分析

由于漏斗和单向阀为PP材料,化学试剂中常有高浓度酸液、高浓度碱液,而漏斗和单向阀长期与试剂接触,所以要进行耐腐蚀性测试(见表3)。

将漏斗和单向阀长时间浸泡在酸液中,未发现腐蚀和变形,所以PP材料的漏斗和單向阀可以作为隔离型试剂瓶内的隔离通道。

6 结语

隔离型试剂瓶的设计,不仅能隔离抽液时抽液管对试剂的污染,而且抽试剂时能稳定流出试剂。玻璃瓶体耐腐蚀可以装试剂;棕色玻璃瓶体可以遮光;漏斗减小试剂和空气的接触面,减少挥发;带有弹簧的试剂瓶盖能够自动闭合瓶盖,防止人员忘记盖瓶盖引起试剂的泄漏。

参 考 文 献

[1]谢苏江.聚四氟乙烯的改性及应用[J].化工新型材料,2002(11):26-30.

[2]彭熙伟,陈建萍,李金仓.单向阀的特性及应用[J].液压与气动,2004(1):60-61.

[3]杨殿宝.单向阀应用初步[J].液压气动与密封,2011(1):31-33.

[4]徐有绪.化学实验室存放试剂应注意的问题[J].教学与管理,2007(10):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