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读、写、练乃教师必备基本功

2020-10-21 06:16白旭东
山西教育·管理 2020年2期
关键词:学情重难点青年教师

白旭东

作为技术人员的一种,社会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有具体要求的。评价教师优劣的标准有很多,这些标准还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所以,教师的职业成长就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初执教鞭的新教师教学能力差别是不太大的。但是经过一定时期在教学一线的磨炼,一同入职的教师在教育教学能力方面就会拉开距离。这种现象的出现固然有外部因素,诸如受学校的文化、结对的师傅、学校整体的教学水平、区域内的教科研水平、地域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但我认为真正制约教师发展并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教师自身的内在发展动力。

人类社会已步入了信息化时代,任何人都无法阻止你变优秀的脚步,只要内生动力强大,你随时可学、随处可学。教育专家的理论和知名教师的经验在互联网时代随处可寻,只要教师沉下心来学习磨炼,一切皆有可能。懒于学习、惰于上进、随遇而安的教师势必落后于时代,被时代的车轮碾压抛弃。据我多年经验,青年教师若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磨炼自己。

一、听,即多听课和多听专家的讲座

1.听课是一名教师锻炼自己、实现迅速成长的通道,也是改良自己课堂教学现状的捷径

听同一学科老教师的课。教师在入职的初期,是课堂教学的迷茫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校内同一学科老教师是经过多年教学实践锻炼成长起来的,他们的课堂教学有青年教师迷茫期急需学习的地方。通过学习锻炼扎实的教学基本功,青年教师可快速地进入课堂教学的熟悉期。

听优秀教师的课。青年教师在入职约半年后,教学能力的提升进入一个关键期,这时候就可以有选择地听优秀教师的课了。优秀教师不仅有深厚的教育理论,更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他们对教材的理解运用、对课堂教学的把控、对师生关系的处理、对学生的引导方法等,无一不是学习的榜样。通过听他们的课,青年教师可找出自身的不足进而努力改正,达到成长的目的。听课方式可以选择深入课堂现场,也可以利用课堂实录光盘和网络直播课堂。比如,国家教育资源公共平台有全国优秀教师的课堂实录,值得一听。

听自己的课。教师在入职约一年后,对课堂教学已经有了比较全面的把控能力。这个时期青年教师可以摄录自己的课堂影像,课后反复观看反思,查找不足、持续改进,以实现能力的提升。

听课贯穿教师的整个教学生涯,教师在反复“听课—提高—听课”的过程中博采众长,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2.专家的讲座

听专家的理论。青年教师初入职时在教育理念、教育理论、教学经验等方面是相对缺乏的。其提升途径除了自学以外,主要来源应该是听专家的讲座。所以,听专家的讲座在教师的成长道路上也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说听专家的讲座能够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理论的话,那么,听专家对公开课的点评一定会对青年教师积累课堂教学经验有极大的帮助。专家对公开课的点评是对授课教师整体教育教学能力的综合评价。通过听专家的讲座可以给青年教师指明一个成长的方向,让他们快速、稳健地成长且少走弯路。

二、说,一是指说课,二是指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

1.鉴于教学工作的特殊性,教师不可能将课堂上需要“说”的内容全部提前准备好。这就对教师在课堂上的临场应变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果教师能尽可能预设课堂上的各种情形,并提前“说”一遍,那么课堂效果就有了保证。

成功的说课需要教师对教材、学情、教学重难点、教法等有深刻的理解,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说”:(1)“说教材。教材是学生学习的载体、教师教学的工具,说教材要求教师不仅要熟悉教材,而且要熟悉课程标准的要求,还要熟悉教学内容及其延伸,只有这样才能把教材说精准。(2)说学情。教学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的过程很大程度是知识迁移的过程,教师对学情了解透彻了,把学情说明白了,教学活动的效果才能有保障。(3)说教学重难点。每节课都会有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只有“说”准了重难点,才能使教学有的放矢,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精准性。(4)说教法学法。当教师熟悉了教材、了解了学情、找准了教学重难点后,就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取舍教学方法了。教师能把以上内容“说”清楚,课堂也就成功了一半。

2.语言表达。语言表达是教师非常重要的教学基本功,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说”是教师很重要的一项技能,教师需要不断提高。

教师课堂语言需要具有鲜明的特点:科学严谨、逻辑性强,节奏明朗、富有表现力,通俗易懂,幽默得体、引人入胜。因此,教师要多学习研究语言表达能力强的群体,如相声演员、演说家、主持人,学习相声演员语言的起承转合、富于情趣;学习演说家善于设置悬念,语言抑扬顿挫;学习主持人字正腔圆、富于正能量的语言感染力。

三、读,这里说的读就是指读书学习

学无止境。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之人,需要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保证自己有一池活水。这一池活水是教师教学生涯的灵感源泉,是傳播知识的清冽甘霖,更是“百年树人”的深深沃土。一池活水的来源除了教师自身对知识的深刻感悟,更来自于长年累月的阅读积淀。教师不仅要提升阅读的深度,更要拓展阅读的宽度。阅读的深度是指通过阅读加深对本学科知识的了解和掌握,阅读的宽度是指本学科外的广泛涉猎。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对自己教授学科如数家珍外,往往还能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旁征博引。因此,青年教师要真正做到“开卷有益”。

读时政类书籍,提升自己的高度。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就一定要了解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党和国家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读教育理论类书籍,提升自己的深度。教育理论不仅能够提高学科知识的深度,而且能提升教育理论水平。读文史类书籍,提升知识的厚度。学习文史知识能丰厚个人文化底蕴,成为学生喜爱的教师。总之,要读万卷书,不断提高自身的学识修养。

四、写,即写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1.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师课堂教学的书面表现。完整的教学设计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因此,要想写好教学设计,就要对教材、学生、学情、方法等各个方面认真研究、仔细挖掘、精心设计,这样才能“教有所依”,久而久之锻炼教师的基本能力。

2.写教学反思。一位教育家曾说过:“教一辈子书不一定能成为一个名师,但写三年的教学反思一定能成为名师。”可见,写教学反思对教师成長的重要性。那么,教学反思写什么呢?我认为教学反思不仅要写教师对本节课的得失分析,更多的应该写通过教学我们发现了什么,我们哪些方面做得不足需要改进,哪些方面值得以后借鉴。如果在反思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有价值的问题,也可以专门深入研究,形成一个案例、论文甚至把这个问题作为课题进行研究。

通过“写”,教师不仅使自己的教学基本功得到提升,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教科研能力。

五、练,指教师练习使用各种信息技术教学设备

人类进入信息社会,信息技术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现在,信息技术已经逐步走进课堂,影响着我们的教学活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成为我们教学的重要特点。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越来越重要,也成为未来教师的必备技能之一。

1.课堂练使用。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一定要结合实际勤于使用信息技术设备,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让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活动深度融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持之以恒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

2.课外练制作。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课堂教学和学习方式的改革正在影响着我们,“翻转课堂”走进了我们的学校,这就要求教师储备大量的教学资源来供学生选择学习。有些时候,网络上的学习资源已经不能满足教师的实际教学需要,教师需要自己制作符合实际需求的教学资源,如PPT课件、微课、微视频、微习题等。所以,如何制作适合自己的教学辅助资源是教师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

总之,教师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积淀过程。青年教师运用“听、说、读、写、练”长期努力不断积淀、升华,假以时日,就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甚至可能成为名师。

(作者系五寨县教育督导服务中心副主任)

猜你喜欢
学情重难点青年教师
重视“关键事件” 助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习作教学,依“规定”还是据“学情”?
基于学情调研的鲁迅单元教学研究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青年教师“赴考”
多措并举,助力青年教师实现教育梦想
学情分析有效服务教学的实践探究
二胎时代高职院青年教师思政工作的时代嬗变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Units 1-3重难点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