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医疗保障档案管理工作之探索

2020-10-21 15:35周嫚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15期
关键词:医疗保障档案管理

周嫚

摘 要:医疗保障档案管理是将有关医疗保障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和提供利用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对于做好医疗保障整体工作至关重要,如何适应新形势下医疗保障档案管理工作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不断加强医疗保障档案管理工作,为党和政府做好医疗保障工作提供完整、科学、详实的基础数据,是医疗保障档案管理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医疗保障;档案管理;科学规范

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要内容,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推进器,也是社会稳定和谐的安全网和减震器。我国医疗保障工作正在向法制化、社会化、规范化、广泛化方向发展。医疗保障档案管理工作,是医疗保障工作的重要内容,也必然需要进行创新。

1 医疗保障档案的特点

医疗保障体系是国家通过立法和国民收入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由于年老、疾病、伤残、失业、贫困、低收入等多种原因出现生存困难时提供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系列政策制度。作为一项专业的管理工作,医疗保障档案具有以下的特点:

1.1广泛性。广泛性是指医疗保障档案涉及的人员广泛。随着我国医疗保障体制的改革,我国参与医疗保障体制的是全社会的所有公民,每个人在办理医疗保障时都会形成医疗保障档案。

1.2动态性。动态性是指医疗保障档案是处在动态变化之中的。每个人在其参与医疗保障后,医疗保障档案会随着职工工作单位的变动而发生关系转移,各项医疗保障保险的缴费情况也会依据职工的工资增减而相应变化,有些医疗保障保险项目如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还会经常发生支用、给付等情况,这些变化情况都要在其医疗保障档案中形成相应的记录,医疗保障工作的这种动态变化决定了医疗保障档案的动态性。

1.3人本性。人本性是指医疗保障档案是以人为基本对象来办理的。个体的人是医疗保障档案的最基本的形成单位,在参与医疗保障后,每个人都会形成相应的档案,医疗保障档案是个人参与医疗保障原始凭证,也是维护个人权益的重要证据。如干部的人事档案一样,随着人的变化,个人医疗保障档案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这些档案记录一直要保存到当事人亡故之后。

1.4规范性。规范性是指医疗保障档案是按国家的有关规范来办理的。具体表现在:一是办理活动的规范,即各类社会医疗保障保险都有统一的办理程序、缴付费标准;二是形成材料的规范,即各类医疗保障保险都有规定有规范的记录卡,登记清册及报表,不论是哪个单位的职工,其形成的相关材料具有一致性。

2 医疗保障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医疗保障档案在整个社保工作的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实现医疗保障信息交流与共享的保证,是人民维护其合法权益的重要凭据,也是医保部门进行科学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的必要条件。我国的医疗保障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参保人员众多,险种分类复杂。社会上五大险种涉及参保人员参保档案目前累计已经接近10亿份,随着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参保人数还会增加,如果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五大险种参保人次将会达到20亿份,如此众多的参保档案管理起来将会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2.2参保档案时间跨度大。参加各类保险人员从参保到领取社会保险待遇时间跨度漫长,尤其是养老保险时间跨度都很漫长,从员工参加社会保险开始,到达法定退休年龄一般需要30~40年,如此漫长的参保记录,涉及历史档案资料可想而知,如何确保缴费档案资料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2.3档案数据安全问题。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参保档案资料数字化管理工作已经被广泛采用,尤其是国家建设金保工程,基本实现社会保障数据数字化管理。数据安全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如今网络病毒、网络黑客无孔不入,作为涉及广大参保人员切身利益的社会保障档案数据,必须做到绝对安全,万无一失。

3 加强医疗保障档案管理的措施

根据医疗保障档案的特点和社保工作的发展,改进和完善我国的医疗保障档案工作,将是医保工作和档案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3.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医疗保障档案管理涉及广大参保人员的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做好参保档案管理对于做好社会保障工作至关重要。医疗保障事业涉及政府医疗保障机关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和参保用人单位和参保个人,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实行领导干部问责制,档案管理岗位责任制,部门之间要密切配合,经常沟通情况,总结经验,切实做好管理工作。

3.2 加强制度标准建设,实现规范管理。大力加强医疗保障档案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和制度化建设,实行科学规范的管理。加强对医疗保障档案的形成、整理、保管、利用各工作环节的研究,制定操作性强、科学统一的医疗保障档案管理规范,努力促进医疗保障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提高医疗保障档案的管理效率,使其成为开展医疗保障工作的有力工具。

3.3大胆创新,开创新的管理模式。在医疗保障工作社会化的大背景下,数量庞大的医疗保障档案管理必然会成为医疗保障部门的一项重要开支,单纯由政府出资来建立的医疗保障档案信息中心已经很困难,社保部门可以以公共产品理论为指导,积极探索新的形式,如采取政府相关部门领导,第三方出资建立的方式,建立医疗保障档案信息中心,实现社会档案的保管、利用集中统一管理。

3.4加快医疗保障档案管理信息化网络化的建设。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建设统一的医疗保障档案信息网络已经迫在眉睫。利用计算机网络,社保部门可以实现所有社保缴费的网络征收、保费的网络支付,可以利用医疗保障档案信息网了解医保工作状态,实现无纸化办公,提高工作效率;用户可以通过医保档案信息中心的网站,输入自己的社保号就可以查询到自己的社保缴费等情况,轻松完成缴费、支付等所有的工作环节;通过网络,可以和商业银行的信用档案系统、公安的户籍档案系统等进行信息交互,实现更大范围的信息资源共享。因此,各地医疗保障部门要重视医疗保障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努力建设医疗保障档案信息网络。

4 结束语

随着我国医疗保障工作的发展,网络化管理、人性化管理、規范化管理逐渐取代了陈旧的管理模式,医疗保障档案工作也必须与时俱进,改革进取,才能使医疗保障档案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医保档案对于医保机构和参保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凭证,作为医保档案的管理人员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尽职尽责,在做好档案管理的同时,确保档案的安全,为推进医保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秀国.基层医保档案建设[J].中外企业家,2016(36).

[2] 董连秋.浅谈医保档案管理的风险点及防控措施[J].办公室业务,2015(8).

猜你喜欢
医疗保障档案管理
关于企业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的探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35号(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
新形势下档案管理工作创新探析
河北保定市王丽燕问:定点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哪些行为构成欺诈骗保
一图读懂《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
新农村建设形势下卫生院档案管理工作探讨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创新与改革
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对策
档案管理现代化中档案管理原理的运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