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重症肺炎的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指标的影响

2020-10-23 07:46李艺田曾昭墩广东省怀集县冷坑镇中心卫生院内科怀集526449
北方药学 2020年7期
关键词:制剂重症抗生素

李艺田 曾昭墩(广东省怀集县冷坑镇中心卫生院内科 怀集 526449)

重症肺炎目前并没有被认可的统一诊断标准,临床认为,若表现出严重低氧血症、低血压、休克等循环衰竭或并发其他器官障碍可判定为重症肺炎。抗生素是既往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但是由于病情复发、长期用药等因素导致重症肺炎患者致病菌耐药性增强,降低临床疗效[1]。因此,采取有效、安全的治疗方式提高肺部感染病原体清除效率以及治疗效果,改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水平提升以及用药研究的发展,微生态制剂的临床应用效果逐渐被认可,通过微生态制剂防治肠道菌群失调成为越来越多临床研究者关注的问题[2,3]。本研究以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70例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抗生素联合微生态制剂对重症肺炎患者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70例,按照就诊号单双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纳入标准:①表现不同程度的胸闷、发热、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②经临床检查、痰培养确诊为重症肺部感染;③依从性高,对治疗方式知情同意;④临床资料齐全。排除标准:①肝肾功能严重不全;②药物过敏或药物禁忌;③合并全身性严重疾病或恶性肿瘤;④自愿退出。观察组男性21例,女性14例;年龄23~79 岁,平均年龄(38.41±9.87)岁;病程 2~68 h,平均病程(11.34±5.61)h。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17例;年龄21~76岁,平均年龄(37.53±8.84)岁;病程 1.5~65 h,平均病程(37.01±9.14)h。两组性别占比、年龄分布、病程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两组入院确诊后,均给予机械通气、纠正电解质以及酸碱失衡、祛痰、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对照组给予抗生素治疗,若为细菌感染则予以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阿奇霉素治疗,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用药规格为1.5 g/次,1次/d,阿奇霉素用药规格为0.5g/次,1次/d。若为真菌感染,则予以氟康唑进行抗真菌治疗,用药规格为口服氟康唑胶囊150 mg/次,静脉注射200 mg/次,1次/d。观察组在常规对症治疗以及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用药规格为4片/次,2次/d。

1.3 观察指标:①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痊愈、有效、无效评估。治疗后,发热、咳嗽等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肺部啰音消失,判定为痊愈;治疗后,发热、咳嗽等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改善,肺部啰音减少,判定为有效;治疗后,发热、咳嗽等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改善甚至加重,判定为无效[4]。有效率=(痊愈+有效)/总例数×100%。②比较两组免疫功能指标(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③观察两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两组临床疗效以(%)描述,行 χ2检验;免疫功能指标以(±s)描述,行 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2.9%,高于对照组的6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66,P=0.018)。见表 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n(%)]

2.2 免疫功能指标比较:治疗前,两组CD4、CD8、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4、CD4/CD8均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CD4、CD4/CD8有所升高,CD8略有下降,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4、CD4/CD8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 CD4、CD8、CD4/CD8 对比分析(±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 CD4、CD8、CD4/CD8 对比分析(±s)

注:1表示观察组治疗前后比较,2表示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3表示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

组别 例数 时间 CD4(%) CD8(%) CD4/CD8观察组35对照组35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t,P)1(t,P)2(t,P)3 28.61±6.43 42.54±9.32 27.82±6.85 29.41±7.57(16.372,0.000)(3.259,0.063)(12.356,0.000)23.52±4.73 22.41±3.86 23.92±4.15 22.98±3.27(0.517,0.692)(0.478,0.711)(0.295,0.836)1.61±0.72 2.34±1.03 1.59±0.61 1.71±0.75(11.075,0.000)(1.637,0.147)(9.425,0.000)

2.3 不良反应:两组在用药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6例肠道反应,发生率为17.1%;观察组出现4例肠道反应,发生率为11.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29,P=0.249)。

3 讨论

一般来说,肺炎是由革兰阳性球菌或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所致,这类菌株致病力较强,若不能及时有效诊治,病情可迅速发展恶化。有学者认为[5],重症肺炎的发病机制可从基因基础、炎性反应、免疫失调、炎症信号通路以及细胞凋亡机制进行阐释。重症肺炎患者体内内毒素含量增加,与相关受体结合后激活炎性因子,进而导致机体免疫调节异常,引发炎性反应,严重者可导致水肿、休克、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及时控制病情、对症治疗、改善临床症状、提高免疫力是治疗重症肺炎的关键所在。但是,由于近年来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导致临床出现诸多耐药现象,不仅导致治疗效果不甚理想,也大大增加了临床用药难度。

机体肠道微生态失衡可导致肠道屏障功能降低,导致内毒素、细菌移位引发一系列炎性反应,微生态制剂有利于改善这一情况[6]。在本研究中,通过分组治疗,对照组采用抗生素治疗,观察组采用抗生素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抗生素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重症肺炎效果显著,这与徐圣君等[7]研究结果相符,通过对40例ICU重症肺部感染采用微生态制剂协同抗生素治疗指出,该治疗方式可有效ICU重症肺部感染临床症状,促进康复。微生态制剂是指应用正常微生物或促进微生物生长的物质制成的微生物制剂,可通过快速构建肠道微生态平衡改善机体炎性反应。另外,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CD4、CD4/CD8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且 CD4、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 细胞亚群CD4、CD8在机体免疫功能调控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诸多研究表明CD4/CD8是评估机体免疫功能的重要指标[8,9],而本研究结果提示抗生素联合微生态制剂在重症肺炎患者的应用中,有利于改善机体T细胞亚群,进而改善免疫功能,提高免疫力。郭青春等[10]研究表明,微生态制剂可有效调节重症肺炎患者肠道菌群失衡,对促进器官功能恢复、营养支持、改善免疫力具有积极作用。同时两组用药后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肠道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抗生素联合微生态制剂在重症肺炎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抗生素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重症肺炎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及患者免疫力,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制剂重症抗生素
抗生素联合,搭配使用有讲究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全方位促醒护理在重症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皮肤受伤后不一定要用抗生素
消化酶制剂治疗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抗生素的故事
FAO/WHO农药固体制剂标准导则简介(一)
2016中国农药制剂销售50强企业榜
抗生素的使用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