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应用中药连朴清胃汤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效果探究

2020-10-23 07:46欧名菊蔡在欣张康婧广东省阳春市人民医院中医科阳江59600广东省阳春市人民医院内三科阳江59600
北方药学 2020年7期
关键词:浅表性胃部胃镜

欧名菊蔡在欣张康婧(.广东省阳春市人民医院中医科阳江59600;.广东省阳春市人民医院内三科阳江59600)

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属于消化系统常见性和多发性疾病,与生活、饮食方式密切相关。随着近年来生活节奏和饮食习惯变化,该病发病率逐年提升,会造成严重机体损伤同时,影响生活质量,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安全,必须采用适合方式及早治疗。以往治疗以西药方式为主,通过抑制胃部幽门螺杆菌和胃酸分泌,提升对胃部黏膜保护效果,促进肠胃蠕动,可改善病理学症状,缓解胃部不适[1,2]。但西药方式治疗效果有限,并且会产生严重不良反应,对此,应不断改进治疗方式。中药疗法作为我国在胃病治疗中备受认可方式,结合该病致病机制,对疾病根源进行处理,可修复破损胃部组织,提升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3]。本次研究主要探讨对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采用中药连朴清胃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以我院2016年9月—2019年8月收治的60例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为治疗对象,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21~65 岁,平均年龄(47.2±1.4)岁;病程 2~8 年,平均病程(7.8±0.7)年。治疗组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20~66岁,平均年龄(47.6±1.3)岁;病程 1~9年,平均病程(4.5±0.6)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经临床诊断确诊为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②配合各项治疗;③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④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存在严重语言、视听障碍;②患有严重精神、意识功能障碍;③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④严重血液系统障碍。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西药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海南海力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3510)治疗,用法用量:20 mg/次,2次/d,早晚空腹服用,连续治疗4周。治疗组给予中药连朴清胃汤治疗,药方组成:茯苓20 g,焦栀子、草豆蔻、姜半夏、陈皮、厚朴各10 g,黄连9 g,甘草6 g。以水煎煮,1剂/d,于早晚空腹期服用,连续服药4周。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嗳气、纳差、反酸、腹痛和胃痛几项症状积分和胃镜检查积分,积分标准参考《胃肠道中医症候评分表》和《慢性胃炎内镜分型分级标准及治疗的试行意见》,评分与治疗效果负相关。

统计两组口干、恶心、腹胀和便秘不良反应发生率,发生率越高治疗效果越低。

1.4 疗效判定:治疗效果根据症状、胃镜检查状况和不良反应确定,痊愈:各项症状消失,胃镜检查正常,未觉存在不良反应;显效:胃炎症状基本消失,胃镜检查趋于正常,无明显不良反应;有效:症状明显改善,胃镜检查明显正常,不良反应明显减少;无效,不符合上述三项标准,甚至病情加重。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和胃镜检查积分比较:治疗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评分均降低,两组相比治疗组更优(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和胃镜检查积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和胃镜检查积分对比(±s,分)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治疗组(n=3 0) 对照组(n=3 0)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嗳气纳差反酸腹痛胃痛胃镜检查4.5 7±0.5 0 3.6 5±0.4 3 3.5 6±0.5 6 4.5 3±0.7 0 4.3 8±0.6 0 2.3 1±0.2 9 1.6 7±0.3 0*#1.5 0±0.3 3*#1.2 0±0.3 0*#1.6 1±0.6 3*#0.8 4±0.1 5*#0.7 3±0.2 0*#4.5 8±0.5 2 3.6 6±0.4 7 3.5 7±0.5 7 4.5 6±0.6 8 4.4 1±0.5 7 2.3 2±0.2 8 2.5 3±0.3 8*2.9 6±0.4 0*2.1 0±0.5 1*2.9 3±0.6 4*1.9 3±0.4 1*1.4 6±0 1.2 7*

2.2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2.3 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83.33%,两组相比明显治疗组更优(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n(%)]

3 讨论

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属于消化系统高发疾病,以往临床治疗以西药方式为主,如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该药物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症状,但易引发头痛、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眩晕、嗜睡、胃肠胀气和便秘等不良反应,使患者产生严重不适,长此以往会影响用药依从性,导致病情控制效果降低。当前,由于中药具有不良反应少等优势,已经成为胃炎治疗中重点研究方向[4,5]。中医认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属“胃痞”“嘈杂”和“胃脘痛”,致病机制为情志不畅、饮食不节和饥饱失宜,并发位置主要在胃部,与脾互为表里,相互影响。目前,慢性胃炎治疗方式有多种,以往治疗中药方以辛温香燥和健脾理气药品为主,但对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治疗效果不佳[6,7]。研究表明,临床治疗中采用连朴清胃汤,可提升对症状改善程度。连朴清胃汤包含甘草、焦栀子、草豆蔻和茯苓等药物,焦栀子具有保肝利胆、清热利湿等作用,茯苓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消炎健脾和抗氧化等功效,草豆蔻具有修复胃部损伤组织作用,可促使胃肠道气体排出,而甘草可起到调和诸药功效作用,多种药物联合使用,可通过对胃部损伤组织进行修复,增强组织营养,可促进血液循环,减少炎性因子产生,利于加快临床症状消退速度,临床效果显著[8,9]。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前症状积分和胃镜检查积分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积分均降低,两组相比治疗组更佳,且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和治疗总有效率(96.67%)均优于对照组(23.33%,83.33%),两组差异显著(P<0.05),说明在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治疗中,相比西药治疗方式,中药连朴清胃汤对病情改善效果更加明显,具有推广价值。

综上所述,对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治疗,采用西药治疗可起到一定效果,但会引发一定不良反应。与之相比,采用中药连朴清胃汤治疗,既可提升对疾病症状改善程度,促使胃部快速康复,又可降低西药副作用,利于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浅表性胃部胃镜
联用建中和胃汤与温针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虚畏寒型价值研究
胃部爱情
胃部反酸吃什么好
做胃镜 普通、无痛如何选
慢性浅表性胃炎如何治疗
什么原因造成男人的肠胃不好
生花生可以缓解胃部反酸
奥美拉唑合多潘立酮治疗浅表性胃炎32例临床疗效观察
电子胃镜引导下放置螺旋形鼻肠管
吴茱萸汤治疗肝寒犯胃型慢性浅表性胃炎土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