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索拉唑对胃溃疡患者MDA、SOD、NO、ET-1水平的影响

2020-10-23 07:46王大海肖嘉新福建省立医院干部特诊二科福州350001
北方药学 2020年7期
关键词:霉素克拉胃溃疡

王大海 肖嘉新(福建省立医院干部特诊二科 福州 350001)

胃溃疡是消化性溃疡中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位于贲门至幽门之间,病因复杂,迄今为止尚不完全清楚,但多认为与遗传因素、化学因素和生活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发病率不断升高,严重影响健康和生活质量。该病发病机制是由于胆汁反流,出现腹部疼痛、腹胀等临床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发上消化道出血、胃出血、胃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影响生命健康[1]。随着临床研究的持续进行,治疗该病的药物种类繁多,多采用法莫替丁、兰索拉唑、奥美拉唑等药物治疗,且不同药物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各不相同[2]。本研究采用兰索拉唑治疗胃溃疡,探讨对患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3月我院76例胃溃疡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将采用常规治疗(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法莫替丁治疗的37例临床资料归为对照组,并将采用常规治疗+兰索拉唑治疗的39例临床资料归为观察组。对照组男性19例,女性18例;年龄21~78岁,平均年龄(50.13±6.07)岁;溃疡直径 4~11 mm,平均直径(7.35±1.62)mm;病程0.5~7年,平均病程(3.67±1.63)年。观察组男性21例,女性18例;年龄 20~78 岁,平均年龄(50.01±6.23)岁;溃疡直径 5~11 mm,平均直径(7.12±1.54)mm;病程 0.52~7 年,平均病程(3.80±1.39)年。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入选标准:①关于胃溃疡的诊断标准符合《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3];②具有腹胀、上腹疼痛等临床症状;③经过胃镜检查确诊;④病例资料齐全。排除标准:①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②伴有其他类型的溃疡;③有精神障碍;④孕妇、哺乳期;⑤对本研究药物过敏。

1.3 治疗方法:两组均给予阿莫西林(康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3021396,规格:0.25 g)和克拉霉素(遂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116,规格:0.125 g)治疗,口服阿莫西林0.5 g/次,3 次/d;克拉霉素 0.25 g/次,2 次/d,每 12 h 一次。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法莫替丁(安斯泰来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1023631,规格:20 mg)治疗,20 mg/次,2 次/d,24 h 内不得超过40 mg,疗程为4个月。观察组在常规用药基础上给予兰索拉唑(郑州瑞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3439,规格:15 mg)治疗;15 mg/次,1 次/d,疗程为 4 个月。

1.4 评价指标:①治疗4个月后,根据《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3]将治疗效果分为治愈、好转、无效。治愈:临床症状消失,胃镜检查溃疡痊愈;好转: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胃镜检查溃疡缩小二分之一;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胃镜检查溃疡没缩小或扩大。②治疗前及治疗4个月后,采集两组空腹肘静脉血3 mL,离心后取血清,采用竞争性抑制酶联免疫吸附性试验检测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内皮素(ET-1),采用硝酸还原法检测一氧化氮(NO)。③记录两组治疗过程中出现腹泻、浑身无力、头晕、皮疹等不良反应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 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

2.2 血清:观察组治疗后MDA、ET-1均低于对照组,SOD、NO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清比较(±s)

表2 两组血清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aP<0.05。

时间 组别 E T-1(n g/L) M D A(n m m o l/L) S O D(U/m L) N O(μ m o l/L)治疗前对照组(n=3 7)观察组(n=3 9)t P治疗后对照组(n=3 7)观察组(n=3 9)t P 7 2.3 3±8.6 2 7 2.8 2±8.5 7 0.2 4 8 0.8 0 5 6 0.2 5±7.3 1 a 5 1.6 2±7.0 8 a 3.3 3 0 0.0 0 1 6.9 7±0.8 2 7.0 1±0.7 6 0.2 2 1 0.8 2 6 5.6 8±0.7 3 a 4.1 2±0.6 9 a 3.0 0 8 0.0 0 4 7 5.3 8±7.2 1 7 5.4 3±7.6 2 0.0 2 9 0.9 7 7 9 3.9 5±1 0.7 1 a 1 1 2.3 4±1 0.2 8 a 3.0 6 9 0.0 0 3 5 0.2 1±6.8 4 4 9.6 2±6.7 1 0.3 8 0 0.7 0 5 5 8.0 3±6.2 6 a 6 5.8 9±6.2 6 a 3.2 8 0 0.0 0 2

2.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82%(5/39),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62%(8/3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37,P=0.309)。

3 讨论

胃溃疡是消化系统中常见的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发病率较高,多发于食管、胃、十二指肠,是由于胃排空迟缓或胃潴留引起的胃酸增加,导致胃部局部缺损,从而形成溃疡。胃酸是胃液中重要的消化物质,具有很强的侵蚀性,能够破坏胃黏膜的保护屏障,从而形成溃疡[4]。胃溃疡主要包括无明确节律性和周期性两种,对抗酸药的疗效较差。因此,治疗胃溃疡需从抑制胃酸分泌、构建保护屏障、抗感染、增加胃黏膜屏障功能几方面治疗[5]。目前如何尽快促进溃疡的愈合、减少溃疡的复发,是医学上重要关注点之一。

胃溃疡具有反复发作和并发症较多的特点;若不及时治疗,会出现上消化道出血、溃疡穿孔、幽门梗阻、癌变等并发症,对生命安全造成很大的影响。目前,临床治疗该病多采用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的目的是消除病因、缓解症状,促进溃疡的消失,预防反复发作。而阿司匹林和克拉霉素作为治疗胃溃疡的常规用药,阿司匹林作为β内酰胺药物,有很好的抗菌效果;但阿司匹林长期服用会造成胃痛或不适,严重者会出现呕血、黑便等,因此,阿司匹林的疗效并不显著;克拉霉素作为一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能够调节血清浓度;但单纯使用这两种药物治疗胃溃疡的效果并不显著[6]。因此,采用阿司匹林和克拉霉素药物作为辅助用药,能够很好地改善血清浓度,提高抗菌效果,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MDA、ET-1均低于对照组,SOD、NO高于对照组,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表明采用兰索拉唑治疗胃溃疡,能够降低MDA、ET-1水平,提高SOD、NO水平,提高治疗效果,但对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无太大效果。分析其原因为,兰索拉唑作为质子泵抑制剂,具有较强的亲脂性和抗氧化性,能够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抑制胃酸的分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从而抑制溃疡面积的扩大;同时兰索拉唑通过调节NO、SOD等抗氧化物活性,减少MDA、ET-1聚集,从而起到对胃黏膜的保护作用,提高治疗效果;兰索拉唑治疗无法明显减少不良反应,但由于不良反应均较轻,积极治疗能得到有效的缓解,故对治疗和身体无太大危害[7-9]。因此,兰索拉唑与阿司匹林和克拉霉素联用,能够增强抑制胃酸,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采用兰索拉唑治疗胃溃疡,可有效调节血清MDA、ET-1、SOD、NO 水平,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霉素克拉胃溃疡
一克拉便利店
阿奇霉素辅助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
桑黄对桑枝基料中1-脱氧野尻霉素的富集能力研究
第一次过稿,仿佛中了500万
怎样治疗和护理胃溃疡?
克拉立功
胃溃疡易演变成胃癌吗?
手术治疗胃溃疡90例临床疗效观察
服阿奇霉素两个“不必”
白及多糖对胃溃疡大鼠防治作用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