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警示标签在手术室高警示药物管理中的应用

2020-10-23 07:46罗婉飞黄兰香曾翠妍曾志霞广东省东莞市清溪医院手术室东莞523000
北方药学 2020年7期
关键词:差错率知晓率彩色

罗婉飞 黄兰香 曾翠妍 曾志霞(广东省东莞市清溪医院手术室 东莞 523000)

手术室是外科疾病临床施治的特殊场所,给药是手术室护理人员一项重要工作[1]。高警示药物是指若临床应用不当将带来严重伤害或导致死亡的药物,虽然用药差错率较低,然而一旦出现后果十分严重[2]。手术室治疗过程中,高警示药物品种多、数量大、规格繁杂,较易导致取药或配药差错,进而引发用药事故[3]。为确保手术室用药安全,需着重加强药物管理,特别应重视高警示药物管理。研究证实,采用彩色标签管理期间,护理人员能准确且及时使用药物,避免可能潜在的护理危险事件,进而提高用药安全性[4]。本研究将彩色警示标签用于手术室高警示药物管理,旨在减少不良用药事件提高手术室用药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12月彩色警示标签应用后200例手术室患者以及2018年1—12月彩色警示标签应用前200例手术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彩色警示标签实施前需手术的200例男性 120例,女性 80例;年龄 22~73岁,平均年龄(46.17±2.44)岁。彩色警示标签实施后需手术的200例男性107例,女性93例;年龄21~76岁,平均年龄(46.47±2.10)岁。彩色警示标签实施前后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1.2.1 成立手术室高警示药物彩色标签管理小组:成立由护士长担任组长的高警示药物彩色标签管理小组,安排一名经验丰富的高年资护士作为质控员,负责与药剂科共同制定本科室高警示药物管理制度、高警示药物目录、高警示药物彩色警示标签。

1.2.2 修订手术室高警示药物目录:参照《高危药品分级管理策略及推荐目录》,协调药剂科制定符合本科室情况的高警示药物目录,A类、B类和C类高警示药物分别为14、7和3种。护士长安排专人负责汇总高警示药物信息,并制定成册,便于全体医务人员查阅和学习。

1.2.3 彩色警示标签制作:科室通过视觉管理法和色彩标识制作高警示药物彩色标签。标签制作材料为单面不干胶标签,要求使用方便,颜色醒目,清除简单。警示标识规格大小为4.0 cm×4.0 cm(长×宽),高警示药物分级警示标识为黑框黄底白色图案,并分别标有A、B和C进行区别;警示标签规格为5.0 cm×2.0 cm(长×宽),警示标签上信息包括药品名称及规格。所有标识和标签存放于同一专柜,便于工作人员识别和拿取。

1.2.4 彩色警示标签应用:在冰箱、药品柜及急救箱内粘贴醒目的高警示药物标识。针对不同种类的高警示药物制定使用警示标签,如浓氯化钾注射液、静脉用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等A级警示药物采用红底黑字标签,静脉用异丙嗪、硬膜外或鞘内注射药等B级警示药物采用黄底黑字标签,口服降糖药物、甲氨蝶呤片等C级警示药物采用蓝底黑字,同时药物标签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面填写药物通用名称,下面填写药物规格,中间以黑粗实线分开。

1.3 观察指标[5]:比较彩色警示标签应用前后药物管理差错率,包括高警示药物混放、错放、标识错误及过期等。采用自制高警示药物知晓问卷调查护理人员对高警示药物知晓情况,该问卷内容包括高警示药物目录、存储、标识管理措施等,总分为10分,评分>8分为知晓。药物质控管理评分:质控管理评估内容包括科室高警示药物摆放,存储,标识、标签准确性、完整性及取药差错率,满分为100分,评分越高提示高警示药物管理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 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彩色警示标签应用前后药物管理差错率比较:彩色警示标签应用后高警示药物混放、错放、标识错误及过期等药物管理差错率较彩色警示标签应用前显著降低(P<0.05)。见表1。

表1 彩色警示标签应用前后药物管理差错率比较[n(%)]

2.2 彩色警示标签应用前后护理人员用药知晓率比较:彩色警示标签应用后护理人员用药知晓率为95.50%(191/200),明显高于应用前护理人员的用药知晓率87.00%(174/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49,P=0.003)。

2.3 彩色警示标签应用前后药物质控管理评分比较:彩色警示标签应用后药物质控管理评分[(94.12±3.55)分vs(85.38±8.07)分]明显高于应用前(t=14.020,P=0.000)。

3 讨论

高警示药物(俗称高危药物)这一概念最先由美国医疗安全协会提出,目前有关高警示药物所致不良事件的报道屡见不鲜,对生命安全及医疗机构服务质量均带来严重影响[6]。高警示药物一直是手术室临床管理重点,但手术室患者具有高警示药物应用频繁、病情复杂多变等特点,加上手术室护理人员不仅工作琐碎、繁重,生理和心理也处于紧张状态较易引起思维混乱,上述因素增加了手术室药物使用风险[7]。此外手术室药物多为透明、无色液体,凭肉眼无法快速分辨,且药物存在摆放位置不当或混乱等现象,这些因素也带来用药风险,造成用药差错[8]。国外研究发现,美国住院患者中因用药差错或疏忽所致的医疗伤害事件占7%,药物命名、包装或药品标识不明是导致用药差错或疏忽的主要因素[9]。文献报道,统一、规范且醒目的标识可为人们提供警示作用,能不同程度影响人们行为或思想。采用药物警示标签,对不同药物应用不同颜色进行标注,能为护理人员实施药物治疗发挥提醒和警示作用[10]。

本研究针对不同级别的高警示药物制定写有A、B和C的黑框黄底白色图案作为与其他药物的区别标识,同时制作写有药物通用名称和规格的不同颜色标签,比如红色黑字表示A级高危、黄底黑字表示B级高危、蓝底黑字表示C级高危,使护理人员看到不同颜色标识或标签能马上联想到其代表的药物可能所致的风险,进而提高工作人员用药知晓率,及减少或避免用药差错率。研究结果显示,彩色警示标签应用后高警示药物混放、错放、标识错误及过期等药物管理差错率均明显低于应用前(P<0.05)。彩色警示标签应用后护理人员用药知晓率及药物质控管理评分均明显高于应用前(P<0.05),该结果与陈晓丹[11]和陈榕[12]等研究报道相似。

综上所述,彩色警示标识有助于加强手术室高警示药物管理,不仅能有效减少高警示药物管理差错率,还能提高护理人员用药知晓率及提升药物质控管理质量。

猜你喜欢
差错率知晓率彩色
精益医疗管理在提高中医乳腺科住院医师专科诊疗方案知晓率中的应用
个性化护理对结核患者肺结核知识知晓率的影响
强化健康认知护理应用于复发性念珠菌阴道炎患者护理中对知识知晓率的改善评价
有那样一抹彩色
彩色的风
上海市某区交通警察健康知识及相关行为调查
应用品管圈活动提高手术室护理满意度、降低差错率临床观察
PDCA循环法在降低门诊药房处方调配差错率中的作用观察
彩色手表
没考100分就是有知识没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