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手记:我的脚印通向你的幸福

2020-10-23 09:05贺小林
家庭百事通 2020年10期
关键词:孙子贫困户

贺小林

从江西省永新县才丰乡洲湖村里走访贫困户回到家,常常已是傍晚时分,吃完饭后我便开始整理一天的走访笔记。那天,我像往常一样下意识地看了看手机,手机计步器显示50879步,又在微信朋友圈排名第一。

为什么我的脚步停不下来?是因为我对扶贫事业倾注太深。我相信,我那些数不清的、深浅不一的脚印,最终通向的是一个个幸福的家庭。

逼懒汉与酗酒决裂,全面小康路上不能落下一个人

作为村里5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之一,安居组的林水发家有些特别。在村里,“懒”和“嗜酒”是林水发给村民的第一印象,还有就是善于狡辩,很少能听得到他一句真言。这些,我是实打实地见证过。

记得2017年5月刚到村里时,村干部带我去他家走访。一路上,村干部吴金仁都在给我打预防针,说林水发和家人没地方住,目前借住在村里的旧仓库里,里面什么也没有,可以说是家徒四壁。现在去,他肯定还没起床。

到了林水发借住的旧仓库,吴金仁远远地就大声叫开了。叫了很久,也没人应。吴金仁很惊喜,说:“今天不错,这酒鬼还会起来去田里做事。”门是虚掩着的,我觉得既然来了,就进去看看。推开门,一股酒味扑鼻而来,林水发还在床上呼呼大睡。被叫醒后,面对村干部的责问,林水发不出意外地开始了长时间的狡辩,我们都无奈地摇了摇头。

那是我第一次见到林水发,也是第一次听到对他的评论。出来时,我给了他600元钱,要他用于生活生产,一旁的吴金仁一再叮嘱他不能买酒喝。林水发捏着钱,使劲儿点头。

林水发后来有没有买酒喝,我们不得而知,但不久后他的一个“壮举”轰动了全村。一天深夜,林水发的家人给我们打电话,说林水发这么晚还没回来,怕有什么意外。我们立即组织人员打着火把去寻找,终于在一方水田里找到了醉得不省人事的林水发,随后拨打救护电话,把他送到县人民医院抢救。好在抢救及时,他才苏醒了过来。

全面小康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人,自然也不能将有些特别的林水发落下。为此,我们根据林水发家庭的实际情况,对他进行帮扶。按照“两不愁,三保障”的要求,我们争取资金为他建好了砖混结构的新房,添置了家具,组织爱心人士为他家捐献了衣被,确保他和家人吃穿不愁;同时,我们为他买好了化肥、水稻和果蔬秧苗,勒令他种上并管理好农田;为了帮他增加收入,我们为他安排了公益性岗位,还督促他到产业基地和外地做工。他们一家人享受了低保,小孩读书也领取了教育补助……几年帮扶下来,林水发家已有了很大改观,也早早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目标。

后来的一天,我又到了他家,没见到他人,隔壁邻居告诉我下田做事去了。邻居知道我是帮扶干部后,就拉开了话闸,说没有党的精准扶贫好政策和帮扶干部的真情帮扶,林水发一家的日子很难过下去;还说见着有人帮扶,家里的生活越来越好了,林水发也有了盼头,决定与过去贫穷、懒惰、酗酒的自己决裂。听了邻居的话,我很是欣慰,期待在我们的帮扶下,引领林水发家走上勤劳致富的小康之路。

帮老汉供孙读书,扶贫路上先把志气扶起来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吴细宝的不幸是从儿子吴小健遭受雷击去世开始的。那年,孙子吴智海只有六岁,儿媳改嫁他人,妻子经不住打击精神开始出现问题,见着生人就会谩骂驱赶,不让进家门,医治了多次也不見成效,可谓不幸接二连三。在吴细宝极其无助时,党和政府伸出了援助之手,把他家列入贫困户。乡党委书记刘后秀了解情况后,主动与其结对,并高位推动,倾情帮扶,以期尽早助其脱贫,并让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

我一共去了吴细宝家九次。吴细宝给我最大的印象是他志于脱贫,乐于助人。 他一直羞于当贫困户,因而立志要早日脱贫。为了供养孙子读书,年近花甲的吴细宝将孙子托付给妹妹照顾,自己则重操木匠手艺远去海南打工赚钱。他务工不怕累,攒钱建房立志给孙子一个温暖的家,还常常打电话教导他勤奋学习,让他立志成才。

帮扶干部心疼老人的不容易,也感佩老人的执着,为吴细宝争取了外出务工交通补贴,减轻了他的务工成本。为让吴细宝安心在外务工,帮扶干部积极为他妻子和孙子申请了低保,使他们每个月有一千多元的最低保障费用,解决了他们的基本生活问题。与此同时,村里还将他们家的责任田代为耕种。没了后顾之忧的吴细宝干活更有力了,他很少回家,一是节省开支,二来期望多攒点钱早日脱贫摘帽。孙子吴智海也很懂事,一直感激爷爷这么辛苦攒钱供养自己,他把对爷爷的感激和对乡邻的感恩化成对学习的无穷动力,并考取了清华大学。

吴细宝逢人常说:“困难像一块磨刀石一样,把你磨得越来越锋利,你就会更有拼劲,更迫使自己通过努力改变命运。”他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在帮扶干部的倾力相助和自己的不懈努力下,吴细宝早早于2016年脱贫。脱贫后的吴细宝心怀感恩,利用自己的木匠手艺积极为贫困户和村里义务做事。

有一次,村里买了一大批家具,急需请人组装后送到贫困户家里。吴细宝知道后,主动请缨,承担了这批家具的组装任务,工钱分文不取,只留下一句:“我曾经也是贫困户!”还有一次,村里的爱心公寓建好后,村委会请来木工为准备入住的贫困户安装门锁。刚好,吴细宝到村支部咨询脱贫事宜,了解情况后,硬是要村委会辞掉了那个请来的木工,由他来免费安装,说省下的工钱可以救济更困难的贫困户。那天,吴细宝忙了一天,水都没喝一口就捡好工具回了家。村里人都夸他实在,他却还是那句话:“我曾经也是贫困户,别人帮我,我也帮别人。”

我前不久去的时候,吴智海刚从院溪老姑家走亲戚回来。他告诉我,因疫情的缘故,今年过年回来后就没返校,一直在家上网课。谈到爷爷的抚养,吴智海闪着泪花,欲言又止,并深情地抱了抱爷爷,长时间没有言语。木讷的吴细宝在我面前感觉有些别扭,笨拙地推开了孙子,对着我说:“更应该感谢党的扶贫好政策和众多帮扶干部的真心真情帮扶。”

从吴细宝家出来时,正好碰到他的妻子。这次,他的妻子出乎意料地没有谩骂和驱赶我,还对我友好地笑了笑。吴细宝见我有些纳闷,笑呵呵地解释道:“你来了这么多次,她也认得你了。”

为铁汉维护尊严,攻坚路上成全他再当一次排头兵

说起被评上了贫困户,吴龙才很不好意思,但又无可奈何。吴龙才家是因伤残和疾病致贫,妻子得了多种慢性病,每天需要靠大量药物维持治疗,他自己的腿则被一辆装谷子的农用车严重撞伤,治疗花去了十多万元的医药费不说,还落下了跛脚的后遗症。肇事司机是一位在永新务工的贵州人,家里穷得叮当响。吴龙才出院后,去找他要医药费和赔偿,他家里拿不出一分钱,也没有一样值钱的东西。那天,吴龙才一气之下,就把肇事司机家里刚收割的千余斤稻谷悉数运了回来。回到家后,吴龙才的气也消了很多,又觉得运走人家的口粮不对,毕竟肇事司机也是无意,他全家还靠着这点口粮生活。稻谷运到家门口,起了恻隐之心的吴龙才又叫司机运了回去。这一趟,吴龙才一分钱赔偿没拿到,还贴进去一百多元的租车费。

家里贫困至极,可当了7年兵、受党教育40多年的吴龙才起初怎么也不愿写贫困申请,他宁愿将所有困难都自己扛着,因为他觉得应该把名额留给更困难的群众。村支书吴家海跟他讲解党中央的精准扶贫政策,说贫困户没有名额限制,只要家里确实困难,通过组织调查评议后就可评为贫困户,由政府组织人员进行帮扶脱贫。见吴龙才还在犹豫,吴家海的口气严肃起来,说:“国家正在实行脱贫攻坚战略,到2020年要全面进入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落下,你不要拖了我们洲湖村的后腿。”闻此,吴龙才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很不情愿地交来了申请书。

我们送政策到家,对吴龙才家进行家庭困难救助,让他家享受了医疗费用报销。吴龙才很感恩,他拖着病腿积极发展农业生产,帮人做工,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情,并把儿子送到上海务工,以增加家庭收入,尽快达到脱贫目标。

在吴龙才的家里,有一个用小学数学作业本做的账本,上面详细记录着被评为贫困户以来,家里的每一笔收入和开支。吴龙才说,按照家庭每年人均可支配性收入3000元左右的脱贫目标,他要跟這个数字赛跑,尽早跑赢这个收入,甚至要远远超过这个数字。他说,他是党员,处处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脱贫攻坚上也不例外。

吴龙才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把申请退出贫困户的申请书交给我时的情景我依然记忆犹新。那天清早,吴龙才早早地就在村部的门口等。他穿着一身洗得有些发黄的旧军装,左胸口别着一枚闪闪发光的党徽。见着我来了,吴龙才艰难地起身,踉跄了几步说:“贺科长,这是我的退出贫困户的申请书,请你收下,也请政府尽快组织人员来评估。”站稳后,他从口袋里掏出申请书交到了我手上,并向我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看着眼前这位老党员、老军人,我的眼眶突然间潮湿,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随后,我们组织人员对他家退出贫困户进行评估。他把那本翻得有些发皱的记账本和几本存折一一摆放在厅堂的餐桌上,并兴奋地告诉我们每一项的收入:这一笔是卖谷子的收入,那一项是做小工的结款,另外还有在村里做保洁员的工资……吴龙才说得很详细,就担心我们不认可。通过评估核算,吴龙才家那年的人均可支配性收入达到4360元,远远超过了当年3146元的脱贫指标。

当我把《贫困户脱贫知情确认书》送到他家时,吴龙才又到村里一户建房户家做小工攒钱去了,只有患病的妻子刘菊英在家。见是通知她家退出贫困户,刘菊英站在门口朝着吴龙才务工的地方喊开了。约莫十分钟后,吴龙才跛着脚赶回了家。接过确认书,吴龙才高兴得热泪盈眶:“终于脱贫了!谢谢你这么多年的帮扶!”

猜你喜欢
孙子贫困户
不能让老区一个贫困户掉队
『贫困户』过年
贫困户 脱贫靠产业
孙子列传
真心帮扶贫困户的“甜蜜事业”
孙子壵
加价收购贫困户小麦
孙子垚
孙子垚
重要的是给贫困户一份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