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工作的“人生三境”

2020-10-23 09:11杨金鑫
教师·中 2020年7期
关键词:方法探索案例分析导师制

摘 要:现今,导师制已成为各大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文章以实际导师工作案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剖析导师制实施过程中的前期、中期、后期各环节工作,提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可行方法,并为导师自身能力提升指明方向,以期提升大学生人才培养质量,为切实推动导师制良性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导师制;案例分析;方法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9-10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20-0112-02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人生三境界”,第一境界是“立”,第二境界是“守”,第三境界是“得”。此语不仅适用于人生,在导师制的多彩画卷中同样是“浓妆淡抹总相宜”。

一、导师工作第一境界——立

厦门兴才职业技术学院实行全员育人的导师制,作为一名新教师,笔者对导师这份工作有期待也有焦虑。从对导师制度一无所知到运用自如,期间有领导的指点,有同事的帮助,有导生的配合,也有自己的努力与付出。在本届导师制师生互选中,有70多名学生选择笔者作为她们的导师,这是对笔者工作的肯定,也是对笔者的信任。根据导师则要求,第一步是制订导师工作计划和目标。依照学校的育人理念与人才培养计划,笔者期待能为每一名导生创造主动发展的空间,让每一名导生都体会到被关爱的感觉,促进每一名导生全面、健康地成长。

(一)导生选择

导师制在大一新生的第一学期末开启,因为有人数限制,每位导师最多选择十名导生,所以,在导生选择上,应以熟知最佳,了解次之,未知最末。导师制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首先学生选择导师,然后导师选择学生。普遍情况下,选任课教师的学生多,选行政教辅人员的少。问卷调查显示,“是否熟悉”是影响学生选择的最重要因素,或因有过课上、课下的交流,或因对某一门课的喜爱而“爱屋及乌”,或因被某位教师的授课方式折服。综合以上因素,对大一新生来说,“熟悉程度”与“喜好”是选择的依据。而导师选择导生时,则难取舍得多。对“求大于供”的情况,要明确选择策略,是掌握主动权的随机盲选型、先到先得型、情感主导型,还是放弃主动权的等待随机分配型。当备选学生多于限制人数时,无论哪种选择都会让一部分学生失望,所以要及时安抚落选学生的情绪。经问卷调查及辅导成效分析,导师在选择导生时宜选择熟悉的学生,这会为未来的辅导提供便利,对提高辅导成效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计划制订

“一人一策”是体现差异化辅导,贯彻因材施教的最好形式。每位导师最多选十名导生,学校在制度方面已为导师提供时间与精力的保障。在制度的引领下,导师各自发挥所长,与导生一起开启遇见之旅。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制订辅导计划时,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结合导师与导生的专业、学科优势,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力为目标。对辅导形式、主题、次数要有预设,但不可生搬硬套,计划只是一个总纲,具体事宜应因时、因事而做出调整。在活动设计上,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沟通,有助于达到促进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目的。

制订辅导计划前要做充分的准备工作。导师与导生互选后,导生信息会发送到导师手中,包括姓名、专业、辅导员、地址、联系电话。导师要有效利用名单信息,可先发布一份针对学生辅导需求的调查问卷,了解导生个人期望、家庭基本情况、在校期间的基本情况,根据不同期望制订个性化辅导计划。例如,对高职学生,专升本是导生在学历提升方面非常关注的点,导师在获悉导生这一需求时,要在计划中着重突出专升本的指导要求,如信息收集、报考指导、复习指导、心理疏导等。在活动次数设计上,导师应保证每月至少1次与导生的互动,形式可采用见面、电话、短信、QQ、微信等。导师与导生的活动记录要及时整理成册,为每名导生制定活动记录卡。在活动记录中,除记录基本信息如活动名称、活动地点、活动时间、参加人员、活动内容外,还应加入活动评价、是否存在急需解決的困难等栏目,为后续辅导提供参考。

二、导师工作第二境界——守

经历了导师与导生的互选,导生与导师已有了美好的交集,希望的风帆已经扬起,“望尽天涯路”的焦虑也已在导师与导生的第一次见面中悄然消逝,那么接下来就是等待。等待的过程需要付出努力与汗水,每一位导生的成长都有导师“为伊消得人憔悴”的不悔。在与导生相处的一年中,关爱是核心,教育智慧是方法。例如,本届笔者所指导的学生都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而且都是女生,在各方面表现都很不错,笔者需要做的就是帮助她们成为更优秀的人,引导她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确立一个远大的理想目标,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一个积极向上的人生成长起点。

(一)三导一疏

思想上主要教导导生遵纪守法,培养导生的规则意识、自律意识,使其养成良好的习惯。通过正面引导、平等接触等方式发现和了解导生的个性特征、行为习惯、道德品质等情况,并帮助导生正确认识自己,对其优点予以表扬和鼓励,对其缺点给以及时诊断和纠正。学业上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指导导生学习、参加活动、探究钻研,端正导生的学习态度,激发导生的学习动机;并充分帮助导生了解自身潜力和特点,排除不良的学习情绪,树立学习信心,增强学习意志,形成自己的学习风格,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生活上让导生真切感受到导师的关爱,帮助导生适应大学生活,明确生活目标,端正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心理上以疏导为主,关心导生身心健康,及时帮助、开导导生,帮助导生克服和消除心理障碍,使导生成为一个积极向上、阳光乐观的大学生。导师通过沟通、倾听等方式,指导导生正确面对失败和挫折,增强导生的心理抗压能力。

在实际工作指导中,每个部分不是割裂的,而是相互融合、融会贯通的。以2020年新冠肺炎期间为例,在2019年年末,笔者与十名导生已有一次集体会面,通过面对面交流的方式建立了良好的感情基础,并创建了QQ群和微信群,为疫情期间的沟通提供了便捷。当这场无声的战役突然来临时,笔者第一时间与导生取得联系,询问她们的情况。在疫情前期如何面对恐慌是我们讨论最多的事情,排解紧张情绪是重点。笔者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导生状况,并给出具体建议。“停课不停学”的政策出台,如何引导导生适应新的教学模式、不荒废学业又成为导师的指导重点。面对这个超长“假期”,如何居家生活、如何与父母相处同样是导师需要关注的重点。

(二)途径拓展

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导师应努力探究教育方法,拓宽导育途径。导师要注重和导生沟通,增进导师与导生之间的了解,为每一名导生的健康发展助力。导师采用平等沟通、真诚倾听的方式可促使导生向自己敞开心扉,真正把自己当作学习上的引路人、生活上的好伙伴。

(三)资源利用

整合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如网络、微信、校园公众号、实践活动等,这也是导师不可缺少的智慧。导师要鼓励导生参加社团、各种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社会、对自然、对自我的实际体验,发展综合实践能力。

例如,在本届笔者指导的学生中有一名学生对文学创作非常热爱,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每次有征文活动笔者都鼓励她参加,并细心为她指导、修改文章,我们的努力也收获了可喜成绩,她的征文每次都有获奖,每次获奖后她都会第一时间和笔者分享喜悦。她的真诚感谢,是对笔者导师工作的最美赞语。

三、导师工作第三境界——得

和导生的每一次交集,每一次关爱的传递,都有涟漪在心头荡漾。蓦然回首,所得颇丰。导师这份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责任心是基础,学习是途径。不断学习、探究、摸索,常思常新,才能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上的领路人、陪伴者。

(一)教育理念得到加强

在指导学生的同时,笔者的教育教学水平也有所增进,深刻认识到在教育学生过程中不仅要发挥主导作用,也要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功能,关爱学生,实行个性化教育,善于发现学生的潜能与特长,并在学业、道德、心理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深入、充分、全面的引导,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二)教书育人素养得到提高

认识到发挥学校教育优势、提升教师教育素养的重要性。“三人行,必有我师”,既要主动学习,又要积极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总结经验与不足,促进自身能力提升。学生的行为有向师性,教师要发挥榜样的力量,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三)管理学生水平得到提升

教师要在与导生的接触中,贯彻教育改革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提升自身管理水平,为培养人格自尊、行为自律、学习自主、生活自理、心理自强的新时代大学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不断摸索,不断改进,引导学生做学习和生活的主人,指导学生正确对待学习和校园生活,走进学生内心,構建融洽的师生关系。

四、结语

教育活动的设立,是为了使受教育者健康可持续地发展,导师制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助力,是学生精神世界的一缕艳阳,也是导生与导师共同成长的纽带。导师与导生相处的时间虽短,但可受益终生。唯愿“去年今日此山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不是过往,而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起点。

参考文献:

[1]张 雨.道尔顿制视域下“全程导师制”教育模式优化策略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0(3):40-41.

[2]朱丽花.现代书院制下本科生导师队伍建设研究[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20(9):64-65.

[3]张 璐.导师制在成人教育中的价值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20(2):19-21.

[4]卢若蒙.论柔性管理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J].高教学刊,2018(18):172-174.

[5]斯日古楞.当前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动态分析及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254-256.

[6] Shikha Jain Goodwi,倪伟波.导师制的经验教训[J].科学新闻,2020(1):63-64.

作者简介:杨金鑫(1984—),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猜你喜欢
方法探索案例分析导师制
父亲缺失案例分析
冷库建筑火灾特点及调查方法研究
量纲关系在普通物理力学中的简单应用
让语文课堂评价语绽放异彩
开放大学“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
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德育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化工类学生试行成长导师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