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果长忆栽花人

2020-10-26 02:23黄英
飞天 2020年10期
关键词:秀峰天水飞天

黄英

沧桑70年,《飞天》走到今天,腾高翔远,实在不易,值得庆贺!

我是一名业余作者。从1959年11月在《飞天》前身《红旗手》发表短篇小说《崖畔青松》起,与数十位编辑在不同的情势下有过密切交往。60多年来,我没有写出值得称道的作品。发表在《飞天》的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也仅40余件。但是,与编辑师友们的交往,不仅助益写作能力,更对我的人生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资源。使我逐步认识到,写作,其实是一种内在的自我修行。

不论年长的李秀峰、徐刚、于辛田、刘传坤、杨文林、雪犁,还是同辈的李禾、李云鹏、何来、冉丹、陈德宏、马青山,以及诸位爱岗敬业的后起之秀,他们的热情、厚道、诚实、忠于文学、乐于助人,都对我影响深远。

我认识的第一位《飞天》编辑,是93岁高龄去世的刘传坤老师。他是《崖畔青松》的责编。小说发表不久,他就顶着隆冬黄河边凛冽的寒风,来西北师大找我。对一名大一学生来说,他的造访,我受宠若惊,不知如何接待。他却一见如故,坐在学生宿舍高架床的下铺,就同我亲切交谈起来。态度的平易近人、言语的温婉诱导,至今难忘。“文革”中,老师下放到天水,我俩有过更多接触。在一起奉命去礼县采访的日子里,漫漫寒夜,两人头对脚挤在大队部的小床上,说历史、谈社会、谈人生,言犹在耳。他话不多,如同他写给作者的信,明白畅晓,却一语中的。

李秀峰同志,是省文联和刊物的创始人之一。我认识这位省文联副主席兼刊物主编,是在1962年夏天,他所主持召开的“双百”座谈会规格高,应邀出席的有知名学者教授、编辑、重点作者共50多人。大学生很少,西北师大仅有何来和我。会前,秀峰同大家一一握手致意,对陌生面孔则详细询问。当时,我用“黄莺”笔名发表作品。问到我,他笑着说,我还以为是女作者呢!天津有个工人作家叫阿凤,也以为是女的……

就这么几句轻松幽默的交谈,让我结识了一位可以信赖的甘肃文艺界领导。

这年冬天,我的同学文学青年白耀明,其未婚妻因婚变出走,逃到西北师大来找老白。同学们恨棒打鸳鸯,劝他俩尽快结婚。一位单身青年教师,腾出自己的宿舍作新房。大家凑钱,买了条新床单。可老白连买喜糖的钱也拿不出来。情急之下,老白问我:你认识谁,能不能借点钱?我脱口而出:李秀峰!走,去找李秀峰!两人风风火火,直奔李秀峰的办公室——原张治中将军公馆小洋楼。

秀峰同志没有责怪我的莽撞。听完陈述,他笑着站起来。掏出50元钱,交给白耀明,轻声说:不用还了,给你恭个喜吧!

走出铺着地毯的办公室,我仰天大笑。

秀峰将发现、培养、扶持作者,列为自己工作的中心任务。榆中的金吉泰、永登的张国宏、礼县的刘志清……这一批早期的甘肃农民作者,无不受到过秀峰的辛勤培养和关爱呵护。1965年,听说秀峰下乡,住在礼县磨石嘴刘志清家里。恰巧我也因公到礼县,便去看望。当地县委知道后,接他住进县委后院的一间小平房。每天晚上,我都去找他请教,谈论人生与文学。从那时起,我才得悉他的人生道路多么坎坷。他幼年丧父,从一名乡村小学教师起步,竟修炼成了兰州大学的副教授!他说,人生的起点,不可能相同,就看终点如何。淡淡的月光下,我俩坐在小院的石头上,往往谈到深夜。

一个多月后,天水暴雨成灾。秀峰经天水回兰州时,接到我所在的天水师范住了几天。他给我们几位爱好文学的同事,讲诸子散文和鲁迅小说。他对鲁迅小说,理解的十分深刻。他说,鲁迅主要写中国社会的病象病根,《狂人日记》是个总纲,其他各篇多是总纲的阐释、延展、发挥。他讲得最精彩的是《药》。他说《药》的题目下面,可能隐含着作家心底的三个符号:!?。

谁能料到,就这么一位德才兼备的文学前辈,次年就被迫害致死了呢?

杨文林同志,在《飞天》工作的时间最长了。相识,在1964年,同去天水、礼县农村采访。从部队转业的他,始终保持着军人的直率、坦诚、艰苦朴素。大家都叫他老杨,初次接触就令人心生敬意。当时,有文联和刊物编辑部的大多数人,奉命下乡与社员同吃同住同劳动,进行采访。徐刚带队,包括老画家陈伯希、老诗人于辛田在内,共有十多位。礼县燕子河尚未架桥,河水齐腰,大家挽手涉渡。我最年轻,在前探路,老杨紧抓我手,至今我还能感受到他臂力之强大。“文革”刊物解散,不断的检查、交代、批斗……从干校回来之后,我去找老杨。找到他爱人所在的陆军医院,他说,这辈子,再也不搞文学了。但是1971年,籌备纪念《在延安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30周年,他义无反顾,借调数十位作者,在兰州友谊饭店,夜以继日,投入筹备工作。对从全省征集来的大量稿件,他指导我们加工、修改、润色。单是农民作者刘志清的长诗《红牧歌》,就耗掉了他不少心血。然而,三部献礼作品:《登高望远》、《风展红旗》、《虎子敲钟》的完成,倒给他惹来一身麻烦。有人指责他,爱出风头而已。

杂志复刊,老杨担任主编。百废待兴,捉襟见肘,有人也等着看他的笑话。他问我:调你来编辑部帮我一把,行不?我满口答应。可等调令迟迟不下,家属下放农村,生活降到冰点,实在无法脱身,我只得写信向老杨说明。此事,很惹老杨生气,但他很快原谅了我。不久,我公差兰州,当面去向他道歉,他却一笑了之。在楼道拐角的一个小房间里,他独自一人伏案改稿。工整的红笔蝇头小楷,插在稿件行间,他气喘吁吁,写的十分吃力。我劝他不必过于认真,他抬头咳嗽起来。连咳不止,咳出了血……却一再叮咛我,别告诉任何人。

《飞天》为何能走到今天,昂扬地站在全国文学期刊之林中?主要原因之一,我想,就是有一批又一批献身文学事业的可敬编辑。

责任编辑 王文思

猜你喜欢
秀峰天水飞天
微信在小儿普外科护理单元管理中的应用
天水呱呱,秦州第一美食
张典作品
扫帚维修公司董事长
航天探索之飞天筑梦
废墟之舞等
“飞天屁股”重返蓝天
酒坛飞天
敦煌飞天
多姿多彩天水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