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公式

2020-10-26 09:22陈沚葶
学校教育研究 2020年18期
关键词:学期常规情绪

陈沚葶

时光匆匆,转眼这学期已临近尾声。这是一个注定不平凡的一学期,因為我承担了一个不平凡的使命。2017年我在小二班,2018年我依旧在小二班,奇妙的缘份带着我和一群天真的、可爱的小天使们相遇。回顾这一学期的始末,每个孩子从陌生到熟悉,从抵触集体生活到爱上幼儿园,在这些过程中,孩子们在变化,在成长。而我,也在成长。

九月份,由于孩子们处于分离焦虑期,这个月最重要的就是照顾他们的情绪,帮助孩子们熟悉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十月份,孩子们的情绪逐渐好转,班级工作也随之开展起来。班级的一切活动都需要孩子的常规支持,对于一个新班级来说,常规的建立是至关重要的。有过入园经历的孩子来自不同的幼儿园,一日常规都有差异,没有入园经历的孩子就是一张白纸,一切都是从零开始。每一位老师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孩子常规建立的过程也是老师最疲惫的阶段。意料之中,我也经历了这样的过程。

那段时间每天在幼儿园中像一个复读机一样给每一个孩子重复着常规要求。在活动开展前要集体讲解示范,在活动过程中要个别讲解示范,在活动后要总结提升,这样的过程每天都在无休止地循环再循环。下班回到家,疲惫不堪,不想说话不想做饭,外卖成了我的家常便饭,这样的生活苍白得毫无生气。当角色从老师转换成家长,耐心也已经在一天的工作中消耗殆尽,面对和班级孩子同龄的女儿,我减去了她的陪伴时间。没有了亲子游戏,没有了睡前故事。陪伴她的除了手机就是电视。慢慢地,我在班级里也开始力不从心,面对孩子们出现的各种问题,我感觉束手无策。这种消极情绪逐渐腐蚀着我的神经大脑,我对自己的现状有了抵触,感觉有一朵厚厚的乌云压在了头顶,让我踹不过气。这个时候我发现,班级里的氛围开始变得很生硬,孩子们的常规就像弹簧一样始终无法规范,而女儿也好像习惯了和电子产品生活的模式。

我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分析目前的现状。我尝试着静下心来去解读3岁孩子的发展规律及特征,收集了各个专家学者的教育案例学习。一系列的努力,让我在迷惘中慢慢摸索出了方向。在班级里,当孩子们依然在同样的时间段,同样的地点出现着同样的问题时,我开始学着站在孩子的年龄特点之上去与孩子换位思考:如果我是孩子,我只有3岁,我没有足够的能力去理解,我不能像成人那样全面的思考每一个问题,我看见的、听见的、想到的都是基于我的认知来源的一些片面。于是,我在这样的前提下出现了这种问题,不是理所当然的吗?我顺着这样的思考去理解孩子的问题,再着手从他们的兴趣点出发,利用儿歌、游戏来引导孩子。因为孩子的发展是有一定规律的,他们的认知建构是需要成人帮助的。这种豁然开朗不仅让我在工作中减少了焦躁情绪,更拉近我和孩子们的距离。有了理解,他们更愿意和我做朋友,常规自然而然地慢慢规范起来。每天会有孩子一来幼儿园就跑到我面前扮鬼脸,然后甜甜地说:陈老师早上好,我想死你了。每天会有孩子在离园时拉着我的手说:陈老师,我会想你的,你也要想我哦!这样的温暖让我在繁琐的工作中显得非常轻松,在与孩子们相处的这个过程中找到了幸福感。和孩子们相处的时间对于我来说不再是煎熬,而是一种享受。自然而然,对职业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

这样的情绪让我在自己的生活中也开始发生变化。我开始关掉电视机,丢开手机,恢复了和女儿的亲子游戏和睡前故事。每天下班后我都会带着女儿去买菜,做一些简单的饭菜来平复自己忙碌的一天,做饭的过程更像是自己情绪的恢复过程,让我回忆今天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有时候还会莫名其妙的笑出声音。看见女儿吃得津津有味,我有了感叹:这才是生活的样子,这才是生活应该有的味道!

做一个老师不难,但是做一个有思想、有温度的老师却很难!庆幸的是,我在这个慢慢摸索的过程中和我的孩子们都在成长着,我负责带给他们经验的累积,他们负责带给我更有深度的教育感悟!一份爱是由换位思考和理解组成,这就是我和孩子们计算出来的最佳公式!

猜你喜欢
学期常规情绪
常规之外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题(D)
八年级上学期易错题
破常规 获巧解
情绪认同
期末综合复习测试卷
ACT和SAT的几个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