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加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试剂级硝酸银中的Cu、Fe和Pb含量

2020-10-27 06:57覃羽婕段春兰黄惠珠
江西化工 2020年5期
关键词:硝酸银抗坏血酸谱线

覃羽婕 段春兰 黄惠珠

(江铜集团贵溪冶炼厂中心化验室,江西 贵溪 335424)

1 前言

硝酸银作为一种银的主要化工产品,在很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硝酸银也是许多白银深加工产品的原料,是生产各种感光材料、银催化剂、触点材料、抗菌材料、氧化银以及超细银粉和银浆等高附加值白银精细化工产品的基础。硝酸银杂质的测定首要问题是防止基体元素的基体效应发生,通常是采用加入沉淀剂或还原剂的方法将银除去,然后结合不同仪器方法进行测定。本文以抗坏血酸为沉淀剂将银基体去除,大大降低了基体元素造成的干扰,而因为反应产物中含有大量有机盐,为了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采用标准加入法测定滤液中Cu、Fe和Pb的含量。现有的试剂级硝酸银分析方法为标准加入法与原子吸收法相结合,测定其中低含量杂质元素,火焰原子吸收法因其固有的特征元素灯使用限制了样品的分析速度,分析流程较长。本方法同时测定三种杂质元素,操作、分析更为快速,且分析结果准确度高,精确度良好。

2 实验部分

2.1 仪器及试剂材料

2.1.1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ES)

2.1.2 抗坏血酸溶液:400g/L

2.1.3 抗坏血酸溶液:10g/L

2.1.4 Cu标准储备液(25μg/ml,5%硝酸介质)

2.1.5 Pb标准储备液(25μg/ml,5%硝酸介质)

2.1.6 Fe标准储备液(10μg/ml,5%硝酸介质)

2.2 分析步骤

称取25.00g样品,溶于20ml水中,在不断搅拌下滴加70ml抗坏血酸溶液(400g/L)至沉淀完全,继续搅拌10min,过滤,用抗坏血酸溶液(10g/L)洗涤,滤液进100mL容量瓶稀释至刻度,摇匀。分别取10mL滤液共五份进25ml容量瓶,按表1依次加入浓度为10μg/ml Fe、 25μg/ml Cu、Pb离子标准溶液,用抗坏血酸溶液(10g/L)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标准溶液系列中铁、铜、铅的质量浓度(只考虑待测元素加入量)如表1所示。按最佳仪器条件进行检测,检测时以含标准0.0μg/ml的样品作为仪器的试剂空白,以浓度为横坐标。发射强度为纵坐标绘制曲线。将曲线反向延长与横轴相交,交点即为待测元素含量。随同试样进行空白试验。

表1 滤液加标量及杂质浓度

3 结果与讨论

3.1 抗坏血酸的用量

为了保证硝酸银沉淀完全及杂质元素的有效回收,称取4杯样品,分别加入60、70、80和90ml抗坏血酸溶液,按2.2操作,通过试验,从表2可以看出所需的沉淀剂量及杂质元素的回收率。

表2 抗坏血酸溶液加入量实验

从表2可以看出,抗坏血酸溶液加入量为60ml时,硝酸银沉淀不完全,继续加入到70ml时,大部分银离子被沉淀出来,随着抗坏血酸溶液用量加大至80ml、90ml,滤液中的Ag+强度无太大改变。试验的样品均可得到理想的回收率(未沉淀完全的样品不做回收率测定)。抗坏血酸溶液用量过大,不仅造成试剂浪费,而且试液体积过大需要加热浓缩,因此抗坏血酸最佳加入量为70ml。

3.2 ICP测定条件的选择

3.2.1 分析谱线的选择

利用沉淀分离后且加入标准液的样品溶液,在ICP-AES上用特定程序对杂质元素进行描迹,观察待测元素谱线的峰形图,剔除有元素间互相干扰的谱线,确定背景干扰少、灵敏度较高、峰形好、干扰小和背景值低的谱线作为待测元素的分析谱线。结果见表3。

表3 各杂质元素的分析谱线

3.2.2 高频功率的选择

在1000—1300W范围内进行了高频功率优化实验,测试不同功率对信号和背景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功率可以增加信号值,但背景也有所增加。以获得最佳信躁比为参考条件,采用了1000W为工作功率。

3.2.3 工作气体流量的选择

试验了不同载气及护套气流量对信号及背景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载气量可增加信号值,但随之背景也会增加;提高护套气有利于防止烧矩管和提高信躁比,但护套气过大会造成信号值降低。等离子气主要用于冷却矩管及维持等离子体的形成,其流量的改变对元素分析结果的影响不大。综合考虑,采用载气1.2L/min,护套气0.2L/min,等离子气13.0L/min。

3.2.4 提升量的选择

由于提升量增加时,气溶胶中液滴浓度增加,谱线强度增强;若提升量过大,则雾化效率降低,导致谱线强度降低,灵敏度下降,。试验中发现提升量为1.0ml/min时,谱线的强度、灵敏度都最佳,因此,确定提升量为1.0ml/min。

3.2.5 观测高度选择

不同元素的最佳观测高度不同,不同观测高度的信躁比情况也不一样,综合考虑被测元素取得较佳的信躁比,采用观测高度10mm。

3.3 线性相关系数和检出限、测定下限

对样品空白溶液连续测定11次,以测定结果标准偏差的3倍作为方法的检出限,测定结果标准偏差的10倍作为测定下限。结果见表4。

表4 校准曲线的线性范围、线性回归方程、相关系数、检出限和测定下限

3.4 精密度实验

选取本次测定的不同含量段4#、5#样品,按照实验方法测定铁、铜、铅,进行精密度试验,结果见表5。

表5 样品精密度(n=11)

由表5可以看出,11次测定的RSD<5%,表明该方法的精密度良好。

3.5 加标回收试验

为了考察测定的准确性,在分析试样中加入不同梯度的杂质元素标准溶液,用本法测定,结果见表6。

表6 加标回收结果

由表6可以看出,样品加入杂质标准溶液,回收率为94.0%~102.3%,表明本法准确度良好。

3.6 方法对照

按照本法,对6个硝酸银样品进行测定,并与《GB/T 670-2007化学试剂 硝酸银》中的AAS法进行对照,结果见表7。

表7 ICP-AES与AAS法测定结果

由表7可以看出,ICP-AES与AAS测定结果对比较好,表明该方法的可靠性。

4 结论

本法与现有的原子吸收方法相比,结合ICP-AES测定试剂级硝酸银中的Cu、Fe和Pb含量,操作分析更为快速,且结果比对良好,吻合度较高。样品中加入杂质标准溶液,回收率为94.0%~102.3%,能够实现样品的准确测定。由于标准加入法操作较慢,适合样品数量较少时候使用。

猜你喜欢
硝酸银抗坏血酸谱线
依据不同波段光谱诊断闪电回击通道温度*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法同时测定小麦粉中L-抗坏血酸和D-异抗坏血酸
全雌苦瓜诱雄试验
硝酸银沉淀法去除高盐工业废水中卤化物对COD测定的干扰
America's Top Young Scientist
激光吸收光谱气体检测中谱线的自动筛选
NaAs材料分子R线系高激发量子态跃迁谱线研究
铁基合金中锰元素的快速分析研究
番茄抗坏血酸合成代谢研究进展
微波消解-抗坏血酸-钥蓝比色法测定油脂中磷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