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婺源县城区空气环境质量状况调查与分析

2020-10-27 06:57郑锐生吴美珍徐志彬
江西化工 2020年5期
关键词:婺源县环境空气婺源

郑锐生 吴美珍 胡 琳 徐志彬

(婺源县环境监测站,江西 婺源 333200)

1 研究区域概况

婺源县古徽州六县之一,今属江西省上饶市下辖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赣、浙、皖三省交界处。东邻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衢州市,西毗瓷都景德镇市,北枕国家级旅游胜地黄山市和古徽州首府、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歙县,南接江南第一仙山三清山,铜都德兴市。代表文化是徽文化,素有“书乡”、“茶乡”之称,是全国著名的文化与生态旅游县,被外界誉为“中国最美乡村”。截止到2018年,婺源县户籍人口有376419人;婺源县城区面积约3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9.8万人。婺源县城区共设环境空气自动站监测点1个[1]。

2 空气质量现状

2.1 监测项目

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环境空气污染物基本项目要求,对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8小时、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的浓度进行监测评价。

2.2 评价标准及方法

环境空气评价模式:空气质量指数(AQI)。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633-2012)。空气质量指数大小分为六级,相对应空气质量的六个类别,指数越大、级别越高说明污染的情况越严重,对人体的健康危害也就越大,一级优(0~50),二级良(51~100),三级轻度污染(101~150),四级中度污染(151~200),五级重度污染(201~300),六级严重污染(>300)[2]。

2.3 环境空气污染物监测情况

2018年城区主要污染指标为PM2.5,年平均浓度为0.021mg/m3,全年超标天数分别为3天,超标率分别为0.824%。

PM2.5一季度超标3天,占超标比例为100%;PM10、SO2、NO2、CO、O3_8h年平均浓度分别为0.038mg/m3、0.013mg/m3、0.011mg/m3、1.3mg/m3和0.103mg/m3,均无超标。

2019年城区主要污染指标为O3_8h,年平均浓度0.109mg/m3,全年超标天数分别为2天,超标率分别为0.549%。

O3_8h三季度超标2天,占超标比例为100%;PM10、SO2、NO2、CO、PM2.5年平均浓度分别为0.035mg/m3、0.017mg/m3、0.014mg/m3、1.9mg/m3和0.020mg/m3,均无超标。

从2018年和2019年污染物监测情况可以看出,城区主要污染物指标为PM2.5和O3,近两年两项污染物的超标较为偶发,不具有明显的规律。评价结果见2018-2019年不同季节污染物监测情况(表1)

表1 2018-2019年不同季节污染物监测情况

2.4 首要污染物监测情况

2018-2019年首要污染物出现频数见表2。由表2可以看到,2018年城区环境空气首要污染物主要为SO2、PM2.5、O3_8h和PM10,全年分别出现5天、40天、34天和36天,占全年比例分别为1.37%、10.98%、9.34%和9.89%。除SO2全年较为偶发外,其余3种污染物呈典型的季度性分布。PM2.5多出现在1-5月和11-12月,春冬季居多;O3分布在5-6月和8-11月,多集中在夏秋季居多。SO2仅出现5次,CO和NO2全年未出现。

2019年城区环境空气首要污染物主要为SO2、PM2.5、O3_8h、PM10和CO,全年分别出现20天、8天、54天、23天和8天,占全年比例分别为5.49%、2.19%、14.83%、6.31%和2.19%。SO2分布在1-2月,多集中在春冬季;PM2.5多出现在1月、3月和10月,春冬季居多;O3分布在8-11月,多集中在夏秋季;PM10分布在1月、3月、5月、10月和12月,多集中在春冬季;CO出现在4月、6月、7月和12月,集中在夏季和冬季;NO2全年未出现。

通过2018-2019年数据对比表明,婺源县城区首要污染物主要由PM2.5、PM10和O3转变为了PM10、O3和SO2,且季节性分布特征较为明显。2018-2019年首要污染物出现天数两者较为接近,分布时间较为吻合,均为PM2.5春冬季居多;O3多集中在夏季。

表2 2018-2019年首要污染物出现频数

2.5 环境空气监测情况

由2018-2019年婺源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级别统计表(表3)可见,2018年全年环境空气优为232天,良110天,优良天数占全年99.1%;各类污染天气3天,占全年的0.9%,污染天气以轻度污染为主,共2天,占全年污染天气的66.67%;中度污染为1天,占全年污染天气的33.33%。

2019年全年环境空气优为250天,良108天,优良天数占全年99.4%;各类污染天气2天,占全年的0.6%,污染天气以轻度污染为主,共2天,占全年污染天气的100%。

2019年婺源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较2018年增加16天;优良率较2018年上升0.4%。中度污染减少1天。

从各月污染天数来看,2018年为1月和2月,2019年为9月,这表明婺源县城区空气质量持续向好,污染偶发概率高。

表3 2018-2019年婺源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级别统计表

3 结论

通过对2018-2019年婺源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调查研究表明,2018-2019年度婺源县城区空气环境质量为良好,其中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臭氧为本地区主要空气污染物,所以减少二氧化硫以及降低空气颗粒物浓度是改善本地区环境空气质量的首要措施。结合可吸入颗粒物与城市建设及公路扬尘相关度较高,因此加强本地区的建筑管理力度及道路设施改造是改善本区空气环境质量的最有效措施。改善空气质量可以有以下措施:

(1)进一步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为了切实改善我县的环境空气质量,应致力于改变城市能源结构,扩大管道燃气普及率,城区内严格控制新上燃煤锅炉,对原有燃煤锅炉要按计划逐年淘汰,力争全部改造更换为清洁能源,对一些污染重,收益小的锅炉予以拆除。加大整治包括农家乐在内的饮食服务行业的油烟污染的力度,督促完善油烟净化设施,对一些新开发住宅楼盘,应预留排烟管道或是预留餐饮业发展位置。

(2)加强对机动车辆尾气治理力度。推广使用机动车尾气净化装置,鼓励和支持使用优质燃油,加强对过期车辆的报废管理力度,严格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

(3)加强对市政建设、建筑施工、房屋拆迁的管理,提倡文明施工。

(4)大力开展植树造林、道路绿化工作,提高我区绿化覆盖率,改善城市空气环境质量。

(5)加强对城市余土、垃圾清运采取封闭、洒水等措施,防止二次扬尘污染。

猜你喜欢
婺源县环境空气婺源
东北地区典型城市环境空气PM2.5累积速率对比分析
以旅游业为引导的乡村振兴经济策略研究
对辐射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系统开展数据化运维的探讨
关于婺源多元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化保护研究
乡愁里的婺源
婺源龙池汰的春日下午
在婺源,邂逅最美春色
污染源及环境空气中氯化氢含量的测定方法
恶臭污染源排气及厂界环境空气中三甲胺的测定
明清以来婺源的生态环境与社会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