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步,再走一步

2020-10-27 09:55张晓云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2020年39期
关键词:手电筒左脚悬崖

张晓云

【片段导入】

暮色中,第一颗星星出现在天空中,悬崖下面的地面开始变得模糊。①不过,树林中闪烁着一道手电筒发出的光,然后我听到杰里和爸爸的喊声。爸爸!但是他能做什么?他是个粗壮的中年人,他爬不上来。即使他爬上来了,又能怎样?

爸爸远远地站在悬崖脚下,这样才能看见我,他用手电筒照着我然后喊道:“现在,下来。”他用非常正常、安慰的口吻说道:“要吃晚饭了。”

“我不行!我会掉下去的!我会摔死的!”我大哭着说。

“你能爬上去,你就能下来,我会给你照亮。”

“不,我不行!太远了,太困难了!我做不到!”我怒吼着。

“听我说,”爸爸继续说,“不要想有多远,有多困难,你需要想的是迈一小步。这个你能做到。看着手电光指的地方。看到那块石头没有?”光柱游走,指着岩脊下面的一块突出的石头。“看到了吗?”他大声问道。

我慢慢地挪动了一下。“看到了。”我回答。

“好的,现在转过身去,然后用左脚踩住那块石头。这就是你要做的。它就在你下面一点。你能做到。不要担心接下来的事情,也不要往下看,先走好第一步。相信我。”

这看起来我能做到。我往后移动了一下,用左脚小心翼翼地感觉着岩石,然后找到了。“很好。”爸爸喊道,“现在,往右边下面一点,那儿有另外一个落脚点,就几英寸远。移动你的右脚,慢慢地往下。这就是你要做的。只要想着接下来的这步,不要想别的。”我照做了。“好了,现在松开左手,然后抓住后面的小树干,就在边上,看我手电照的地方,这就是你要做的。”再一次,我做到了。②

…………

此后,我生命中有很多时刻,每当我遇到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或者一个令人畏惧的情境,当我感到惊慌失措时,我都能够轻松应对——因为我回想起了很久以前悬崖上的那一课。我提醒自己不要看下面遥远的岩石,而是注意相对轻松、容易的第一小步,迈出一小步、再一小步,就这样体会每一步带来的成就感,直到达成了自己的目标。这个时候,再回头看,就会对自己走过的这段漫漫长路感到惊讶和骄傲。③

【技法链接】

《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主要写了作者童年时期在伙伴们的怂恿下去爬悬崖,结果却受困待在了半山腰。在父亲的鼓励下,他走一步再走一步,最终成功地爬下了悬崖。那一刻,他不仅完成了攀爬的过程,更完成了内心的一次成长。

选段有以下三个方面值得同学们借鉴:

1.环境描写,渲染气氛

第①处运用环境描写,渲染了周遭清冷的氛围,烘托了“我”恐惧的心情,更突出了“我”害怕甚至絕望的心理。

2.描写细腻,准确恰当

第②处运用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手法,准确形象地反映出人物各自的性格特征。如“我”的胆怯、父亲的耐心细致,都在文中恰到好处地予以体现;而“我”的动作、心理描写更是使整个事件真实而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3.小中见大,哲理深刻

第③处的文字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走一步,再走一步”不仅是指那次“我”在父亲的鼓励下克服困难的过程,更指在面临困境时,克服挫折的具体行动。

【延伸训练】

请以“走一步,再走一步”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立意自定,角度自选,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猜你喜欢
手电筒左脚悬崖
先左脚,再右脚(下)
先左脚,再右脚(上)
“左脚丢鞋”案件
抬不起的左脚
悬崖采割夏至蜜
悬崖
古旧手电筒的“新”故事
神奇手电筒
悬崖边的树
悬崖边的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