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理念下桂林地区养老建筑设计初探

2020-10-28 07:41ZHAOWeiCHENChenJIAChenyang
住宅科技 2020年10期
关键词:遮阳养老老年人

■ ZHAO Wei CHEN Chen JIA Chenyang

0 引言

据相关数据统计,截止到2019年底,中国65 岁以上人口数量达到1.7 亿,占总人口数的12.57%。根据桂林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桂林市60岁以上人口数量达到70.13万人,占桂林市总人口数的14.77%。随着老龄化进程的逐渐加快,老龄化社会对于老年建筑的需求将逐渐增加,老年建筑的建设迫在眉睫[1]。之前的养老建筑设计主要集中在无障碍设计和室内外活动场地设计方面,而对于养老建筑室内外热环境以及节能性能的关注较少。健康适宜的环境是老年人居住生活的基本要求[2]。绿色建筑理念旨在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高质量的使用空间,以最大程度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因此,绿色建筑理念有必要引入到养老建筑设计之中。

1 养老建筑设计需求

养老建筑主要服务于老年人群体,养老建筑从规划设计到运营使用全寿命周期内,应从老年人的角度出发,本着以人为本的宗旨,根据老年人独特的自身需要,分析总结出相应设计策略。

1.1 老年人的生理需求

1.1.1 风环境需求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理机能(如新陈代谢)的逐渐退化,老年人对室内热舒适、热环境(例如温度,湿度和风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保持适当的室内通风以及合适的温度和湿度很有必要,良好的通风不仅可以去除屋内浑浊的空气,带来新鲜空气,还可以减少细菌的生长,是预防老年人生病的有效办法,同时,还可以减少空调的使用频率,达成降低建筑耗能的目的。

1.1.2 光环境需求

养老建筑的室内光线强度对老年人的日常活动和生活影响极大[3]。当室内光线太暗,老年人会因室内光线不足而看不清,导致正常生活受到影响;当室内光线太亮时,又容易产生眩光问题,严重时甚至会出现头晕跌倒的突发情况。因此,在对养老建筑室内外进行光环境设计时,既要考虑到保障室内充足的照度,同时还需注意眩光问题的影响,应适当采取内外遮阳措施。

1.1.3 声环境需求

老年人偏爱安静闲适的环境,清闲安逸的休息环境能保障老年人有高质量的睡眠。在设计养老建筑时,需注意建筑隔声防噪处理,增强隔音效果,以保证老人能有一个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

1.1.4 无障碍需求

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退化,存在腿脚不灵活、行动不方便的情况,因此,需要对养老建筑进行无障碍设计,以及地面防滑处理,以减少老年人在行动中出现滑倒、摔跌等状况。另外,由于老年人记忆力退化,容易出现迷路等状况,需要在养老建筑内进行标识引导,增强老年人的识别能力,加强认知意识。

1.2 老年人的心理需求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逐渐进入老年阶段。由于不适应这种新的社会角色,再加上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老年人对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更加敏感,这可能导致老年人出现孤僻、沮丧、悲哀等消极情绪[4]。另外,老年人身体机能退化带来出行不便等状况,阻碍老年人正常出行和交往,因此,老年人的社会交往和认可感以及安全需求会更强烈。在养老建筑设计时,应着重考虑老年人生活交往空间,丰富老年人日常活动,满足多元化需求。

2 绿色建筑理念下养老建筑设计策略

2.1 室外空间设计

2.1.1 选址布局

在养老建筑选址时,结合老年人生理、心理需求,建筑选址应远离城市交通主干道和喧闹地区,为老年人提供清净安逸的居住环境。同时,养老建筑附近需要配备康养、医疗、休闲娱乐、购物等公共服务设施[5]。在养老建筑内部道路设计中,要实行人车分流,并进行道路缓冲设计和限速设计,将人行、车行系统分开,保障老年人室外活动有一个安全、便利、舒适的活动环境。

养老建筑布局则应考虑大环境因素影响,如风场、风向等因素,桂林地区常年主导风为东北风,建筑布局可顺应东北风向布局,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室内外通风条件,为老年人居住带来良好的自然通风环境,保持室内合适温湿度。此外,在建筑形态设计时可适当降低养老建筑的体形系数[6],降低建筑构件的复杂度,能有效降低建筑能耗,符合绿色建筑的理念。

2.1.2 室外活动场地

与室内活动空间相比,老年人需要更多的室外活动空间。室外活动是晒太阳和锻炼身体的需要,也是相互沟通的需要。室外活动场地显得格外重要。在室外活动场地的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室外环境的质量,以及增强空间感。活动场地一般包括设置有健身器材的活动区域以及包括绿化场地、活动广场和步行道路的休闲区域,布局上需要动静分开(图1)。还可配套风雨连廊或阳光房等对老年人具有吸引力的活动空间,丰富老年人的日常活动,满足老年人日常交往等多元化需求。另外,要兼顾老年人活动场地的安全,室外场地要加入无障碍及防滑措施,如:扶手、坡道、休息桌椅、地面铺设植草砖等。

室外场地中可加入绿化设计,绿化植物景观可结合桂林当地气候特点进行植物搭配。植物景观可以为养老建筑增添活力,给老年人的生活增添色彩。同时,树木和植物可以在夏季为建筑提供天然遮阳,降低建筑外表面的温度;在冬季也可以起到防风的作用,从而减少室内空调的使用频率,达到建筑节能的目标。

2.2 外围护结构节能设计

2.2.1 外墙节能

桂林地区属于我国夏热冬冷的建筑气候区划。这一地区的建筑,在夏季必须满足隔热、通风、降温的要求。考虑到老年人冬季易受寒冷天气影响,体质较差,养老建筑应考虑夏季和冬季的保温。墙体节能可以使用建筑外墙保温系统。外墙保温具有维持室内热稳定、提高建筑结构耐久性、减少墙体内部结露、方便建筑改造等优点。

2.2.2 门窗节能

图1 室外活动设施

建筑门窗是建筑外围护结构中最薄弱的环节,其绝热隔热性能比较差,是影响建筑室内热环境的主要环节,也是建筑节能的重要部位[7]。门窗设计需要满足采光、通风、日照、遮阳、隔声及建筑造型等功能要求。对于养老建筑而言,门窗的性能要求主要集中在保温隔热、吸热散热以及降噪性能等方面。养老建筑门窗设计需要控制好窗墙面积比,根据相关规范,在桂林地区养老建筑各朝向的窗墙面积比为:东、西向窗墙比不应大于0.35,南向窗墙比不应大于0.45,北向窗墙比不应大于0.40。另外,可采用保温性能良好的新型节能玻璃,目前市面上的新型节能玻璃包括:双层玻璃、吸热玻璃、Low-E 中空玻璃等。

2.2.3 建筑遮阳、隔热

桂林地区夏季太阳热辐射会对室内产生较大影响,导致空调制冷使用次数增多,进而增加建筑能耗。建筑遮阳阻挡热量是被动式节能最简单有效的措施,良好的遮阳措施能有效遮挡太阳辐射,从而达到降低能耗效果。根据相关规范,桂林地区建筑应在东面外窗(范围为东偏北30°~东偏南60°)、西面外窗(范围为西偏北30°~西偏南60°)以及南面外窗设置挡板式遮阳或活动式外遮阳(图2)。常见的遮阳措施包括:挡板遮阳、活动遮阳、绿化遮阳等。此外,桂林地区夏季炎热,光照充足,养老建筑还应采取相应隔热措施,如采用反光保温外饰面(如浅色涂料、面砖等),屋顶设置铝箔封闭空气夹层;屋面种植;屋面遮阳等隔热手段。

2.3 室内环境质量

2.3.1 风环境需求设计

良好的自然通风可以带走室内浑浊的空气,维持房间内新鲜的空气,抑制细菌滋生,是老年人预防疾病的有效方法,不仅能提高老年人居住舒适感,还能够显著地降低空调使用能耗,是最自然的建筑节能手法。在养老建筑总体布局时,考虑桂林地区夏季主导风向,充分利用自然风力资源,合理组织室内布局,适当设置开窗面积,保持室内有效良好的通风,满足老年人对室内风环境的迫切需求,也 符合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2.3.2 光环境需求设计

老年人视觉功能退化,视力模糊。对于通透明亮的光环境要求更高,充足的光照可以增强老年人的体质,预防老年人疾病的发生,也能让老年人感受到自然的温暖,满足老人亲近阳光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桂林地区年平均日照1 447.1 h,光照资源充足,可充分利用这一光照资源条件,进行自然采光,不但可节省大量电气照明灯的用电,还能为老年人提供更为自然舒适的生活居住环境。对于养老建筑,卧室内良好的自然采光和全窗日照的有效时间合计不应少于3 h,可采用侧窗采光、天窗采光、中庭采光等措施,增加养老建筑光照量,同时,利用建筑遮阳措施避免眩光影响,减少光污染。

2.3.3 建筑防噪声设计

喧闹的环境会影响老年人睡眠,嘈杂的噪声会加重老年人的烦躁情绪,使入睡更加困难,影响正常休息。

为了减少环境噪声的影响,有必要对老年建筑进行抗噪声和隔声设计,从而大大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在养老建筑防噪声设计时,室内噪声级、居室内分户墙及楼板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均应符合养老建筑相关规范。在房间布局时,尽量拉开噪声源与老人休息区的距离,此外,墙体安装隔声材料,采用双层隔声玻璃,加强门窗的隔声性能,合理运用吸声材料,能有效增强房间隔音防噪效果,保证老年人能有一个安逸、放松的休息睡眠环境[8]。

2.3.4 无障碍设计

无障碍设计在养老建筑中是必不可少的。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的衰退,出现了腿脚不灵活、运动不便等生理现象。因此,养老建筑应充分考虑无障碍设计,实现室内外良好的过渡和衔接,如设置扶手、坡道、风雨连廊等(图3)。由于桂林地区会出现回南天天气现象,地面易潮湿,养老建筑还应注意地面防滑设计,室外可铺设透水性好的铺装材料,室内可增加防滑地板等。另外,在养老建筑中需设置标识系统,增强老年人识别记忆,起到提示作用。

2.4 可再生能源利用

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可以为养老建筑的运行提供充足的能源,减少电器设备的使用,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9]。桂林地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地热能源、太阳能资源等。可结合利用这一独特资源优势,在养老建筑中设置雨水回收系统、节水器具、地源热泵、太阳能光伏发电板等,将可再生资源加以转化利用,为老年人日常生活及养老建筑正常运行提供必要能源供应,同时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符合绿色建筑理念。

图2 外窗遮阳形式示意图

图3 无障碍设施

2.5 智能化运营管理

在养老建筑中引入智能化设计,可以提升老年人居住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也为工作人员日常管理、护理等工作提供便利,养老建筑配备智能化系统设计也符合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养老建筑智能化系统大致包括感应系统、定位系统、紧急呼叫系统等。

2.5.1 感应系统

在养老建筑内安装温湿度传感器,传感器实时监测室内外温湿度,将收集的数据传达给管理中心,感应系统根据不同季节的气温变化,结合老年人的身体状况,调节照明、通风、遮阳、空调系统,来维持室内外舒适的居住环境。采用智能感应系统能有效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舒适度[10]。

2.5.2 定位系统

随着年纪的增长,老年人动作缓慢,身体的平衡性较差,辨识能力出现障碍,容易发生摔跤、迷路等意外。因此,可为老年人佩戴具有定位功能的腕带,对老年人坐标信息进行动态记录,当老年人在活动时,突发疾病或身体不适,可通过呼叫按钮向管理人员发送求助信号,管理人员通过信号位置信息立即采取行动。智能定位系统能在危急时紧急呼叫救助,给老年人提供安全保障,同时也能方便工作人员管理记录工作。

2.5.3 紧急呼叫系统

为应对老年人发生各种紧急状况时需要及时帮助,应在老年人房间内设置紧急呼叫按钮(图4),老年人可根据不同的紧急状况按下不同的按钮。紧急呼叫按钮应安装在老年人触手可及的地方。综合考虑到老人的身高以及生理状况,紧急呼叫按钮可装配在老年人的床边、浴室、卫生间及其他地方。

图4 紧急呼叫系统

3 结语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发展,养老事业不可避免地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在建筑专业领域,绿色建筑将是以后的主导发展方向。绿色建筑的目标与养老建筑的需求特征相吻合,绿色养老建筑的发展趋势将会更加显著。本文初步探讨了将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引入到养老建筑中,根据桂林的地域特点,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提出一系列设计策略,将养老建筑建设成节能高效的高质量绿色建筑。这种将绿色建筑理念引入到养老建筑设计中的方法,能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安适、健康、高效节能的居住生活环境,是未来养老建筑发展的主导方向。

猜你喜欢
遮阳养老老年人
各种遮阳方式在各地区遮阳有效性探讨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养老生活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宝马740车左后侧遮阳帘无法工作
JG/T500—2016建筑一体化遮阳窗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