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主题班会为抓手,促进班级文化建设实践与思考

2020-11-02 02:20黄海苑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21期
关键词:主题班会班级文化目标

黄海苑

【摘要】主题班会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良好习惯养成的一个重要途径。以主题班会为抓手,能促进学生形成一个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并通过一定形式反映出来,能进一步提高学生思想认识,促进良好班风、学风形成,对班级文化建设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對如何以主题班会为抓手,促进班级文化建设作了探讨。

【关键词】主题班会;班级文化;策略;目标

班主任新接手一个班,通常都是以班级纪律、学生日常行为、课堂教学等管理入手。学生“犯错”一次处罚一次,出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忽视班级文化氛围、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有的班主任每周班会常常是以“总结上周存在问题、苦口婆心批评教育一番、提出新的要求”来开展工作,每周都“重复着昨天的故事”。有的班主任尽管有比较创新的学生“自主”班会,但由于准备不够充分及其它客观因素,课堂往往也容易出现混乱局面。长此以往,班级表面上秩序井然,但实际上缺乏团结奋进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因此,我们必须重视主题班会的开展,让学生通过主题班会下的熏陶、锻炼,规范自己的行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在凝聚着浓厚的班级文化氛围中健康成长。

一、主题班会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意义

主题班会是围绕一定主题而进行的班级成员会议,主要由班主任对学生开展针对性的教育,或在班主任组织指导下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活动形式。包含思想认识交流、经验介绍、开展表扬与批评、时政热点讨论、学习生活指导讲座等。它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良好习惯养成的一个重要途径。班级文化是班级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以班级成员的言行举止、思想倾向、班级人文环境、班风学风等为主要标识,并通过一定形式反映出来,如:黑板报、学习园地、各项活动、教室内外环境、班级成员的精神风貌等。抓好主题班会的实施,能进一步提高学生思想认识,促进良好班风、学风形成,对班级文化建设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以主题班会为抓手促进班级文化建设的理念和原则

班主任要有运用主题班会去引导、强化班级文化建设的理念。班级是学生健康人格、良好思想品格、精神风貌、学习活动等重要的教育发展基地。班级文化是班级成员在学习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重要体现。通过主题班会,班级能形成良好的舆论导向,规范班级成员的自我约束意识,使班风、学风持续稳定向好发展。主题班会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围绕班级发展问题、学生关注问题、身心健康问题、社会热点问题等进行正确的教育引导。设计主题班会时要明辨是非,自觉摒弃庸俗的主题,不能为取悦学生或满足课堂活跃气氛而“牵强”开展低级趣味活动。要通过主题班会帮助学生树立“三观”,进一步让学生树立自信,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思维、乐观向上、努力拚搏等优良品质,逐步建立有班级荣誉感的群体意识。

三、以主题班会为抓手促进班级文化建设的思路和策略

第一,定好主题,明确主题目标。班会课每周都有,不一定每周都召开主题班会。班主任围绕“时政热点”、学校阶段性工作、关注话题等进行设计,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通过主题班会,他们在讨论、辩论的过程中,能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学生懂得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如借助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设计主题班会“面对传染病我们应该怎么做”。这个主题永远“不过时”,设计的目标就是让学生正确认识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预防方法,促使学生提高自我防护能力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二,选好形式,营造主题氛围。有一个好的主题班会设计还需要恰当的形式,预定的目标才能实现。学生能积极参与其中、融入其中,才能真正从活动氛围中感受主题目标的内涵。小学生年龄小,组织能力较为薄弱,完全放任式的主题班会是收不到预期效果的。因此,选择恰当的主题班会形式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氛围。例如《习惯养成教育》《怎样才是真正尊敬师长》《安全教育》等主题班会,班主任可以结合学生司空见惯的现象作为素材,与规范的行为习惯相结合,先是让学生表演自己或日常生活中看到的习惯、现象,如日常礼貌用语、卫生习惯,交通、游泳安全等,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采用视频正反展示,让学生自觉形成对比,反思、讨论哪些是没礼貌的、哪些是有潜在安全隐患的,并从这些规范的感性认知中“读取”自觉、自律的意识,纠正不良行为。学生在这种有表演、有效仿、有指导的教育氛围中,既感受到自己的不足,又体验到不规范行为的危害,能增强他们对主题班会的兴趣,同时增进了师生、学生之间的感情,对班级文化建设必然产生积极的一面。

第三,做好准备,提高主题效果。在选定了主题之后,班主任要根据主题目标,考虑各个环节。如主题的背景、意义、要求,以及要达成目标应该注意什么;为学生更好地理解而准备的素材;预设学生理解、领会主题时会出现的偏差问题等,只有充分考虑到会议的方方面面,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如《道路交通安全教育》主题班会,预先准备好违反交规时出现惨痛教训的案例视频。《常规教育深入班级管理核心》主题班会提出为什么要文明有序、诚实守信?借用课件展示迟到、违纪、不讲卫生等视频信息,图文、数据相结合,更有说服力。

第四,演好节目,激励主体参与。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在主题班会中有真实的体验过程,可以鼓励学生参与主题班会的策划,以及按预设情景进行角色表演,让他们有参与和表演的机会,增强学生主体参与作用,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真实体验。如《放飞梦想》主题班会,通过学生上台讲述表演自己的想法、思路以及自己在学习生活中应如何做。以“我长大后想做什么”为切入,引导学生人人要有一个美好的梦想,懂得树立想想的重要性。在主题策划时,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让小组内成员结合实际,写出自己的梦想,并把实现这个梦想需要自己前行的路上要如何做,进行组内预演。由此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把握好人生每一次机会,充分体现充满朝气的班级文化氛围。

优秀的班级文化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它能够潜移默化地熏陶、影响、感染班级成员中的每一个人,对塑造学生思想、陶冶情操、发展个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没有活动就没有活力,没有活力就没有凝聚力。”以主题班会为抓手,不但能拓宽班主任工作思路,还能通过活动影响学生个体的心理,凝聚人心,让他们以健康积极的状态投入到学习生活中,规范各种行为,树立远大理想,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凝聚浓厚的班级主流正气,建设积极向上的班风、班貌,团结奋进、努力拼搏的优秀班级文化。

参考文献:

[1] 刘宝成.以主题班会为抓手促进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5).

[2] 程正茂.主题班会对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速读(下旬),2014(9).

[3] 邹丽.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小学主题班会实施现状与策略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8(10).

猜你喜欢
主题班会班级文化目标
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的国际学校主题班会模式研究
建设班级文化,增效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独立学院班级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
怎样开展主题班会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