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的联读教学浅探

2020-11-02 02:29程聪慧
中文信息 2020年9期
关键词:比较阅读深度学习

程聪慧

摘 要:古诗词篇目教学无论是在旧教材,又或是新教材中,都具有不可忽视地位。需要注意的是,在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篇目安排上,无论是《诗五首》,又或是《词四首》,这些课文在选择的诗词篇目上,都有其内在的关联,因此如何去读,如何去教,是语文教师必须考虑的问题。教学中,利用逆向思维找准合适的联读切入点,是古诗词教学提供一种切实、可行、有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古诗词联读 理解为先的逆向设计 比较阅读 深度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9-0-01

一、联读教学是古诗词教学中的必要手段

所谓文本联读,就是将两个或多个主题内涵、语言风格等相似或相反的若干篇目放在一起进行组合式阅读,这便对学生的阅读速度、问题判断等能力带来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说文本联读,在检测学生整体感知、信息提取、理解阐释、推断探究、赏析评价等阅读综合素养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翻看六册教材,我们会发现,编者有意识地把诗词进行了精心分布,比如七上第一单元的《古代诗歌四首》都是思乡怀人之作,八上第三单元的《唐诗五首》都是写景之作,九下第三单元的《词四首》都是豪放词、都在写愁。在这些诗词课文中,找到共同之处,展开联读教学,是指向学生古诗词阅读方法习得的一种积极尝试。

二、见微知著,例谈《破阵子》《江城子》的联读设计

语文教学需培养学生四个方面的素养,即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鉴赏与创造和文化的传承与理解。

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借用联读,在比较阅读中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创新、归纳整理等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下面以九下部编版语文教材第三单元第12课《破阵子》《江城子》的联读设计为例,谈谈如何利用逆向设计,安排教学活动。

1.UbD模式下,《破阵子》《江城子》联读环节的确定

这两首豪放词有共同点,首先,是场面的恢宏,营造出恢宏、阔大的场面;其次,是人物的超凡,皆有英武的主人公形象;最后,爱国之情的真挚感人,都抒发了词人为国效力的豪情壮志,辛弃疾虽有“可怜白发生”的感叹,却也是壮志难酬的叹惋。两首词有其联读的文本基础,有可以进行比较阅读的异同点,因此,笔者将这节联读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1反复地、有感情地朗读二词,在比较中体验豪放词的特点。

1.2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苏轼、辛弃疾两位诗人的情感和人生追求。

2.教学目标的确定,为教学环节的设计提供了大框架,在这一环节,笔者运用的是UbD逆向设计模式

2.1阶段一:确定预期的学习结果

根据格兰特和杰伊提出的模式,以及已经确定的教学目标,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学生的深度学习进行了思考:

第一,预期的迁移:能运用所学知识对陆游的《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或其他词作进行阅读,把握作品主旨,读出作者的态度,分析可否将其归为豪放词。

第二,学生将要持续思考的问题:为何宋朝会诞生如此之多的豪放词,这些豪放词为何大多有愁绪蕴含其中?

第三,预期的理解:理解和分析豪放词中所蕴含的作者的态度。

第四,将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掌握从场景、人物、情感三方面对两首词进行赏析,同时能将这种方法迁移运用其他豪放词的赏析中。

2.2阶段二:确定恰当评估办法

在教学逆向设计中,我们首先需要为教学活动设计有效的评估手段和标准,从而能及时获得学生的学习反馈,并以此为依据,指导、修改自己下一阶段的教学活动。

基于这点考虑,课堂上应关注学生能否就“豪放”这一特点有理有据地进行赏析,并互相补充、质疑,同时也应注意教师的引导,关注学生能否就课堂上的随机提问得出准确、完善的论证。

2.3阶段三:规划相关教学过程

仔细审视之前的两个阶段任务,不难发现为了使活动与前两个阶段的预期目标及评估方式保持一致性,确保学生通过设计的一系列教学活动获得真正地理解,本课的教学活动已呼之欲出。

在这一步,教师还需注意课堂活动的设计,除了追求对学生的吸引力,还要强调有效性。教师应该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明白,真正的学习并不是死记硬背,它需要自身的不断思考、探究、尝试和再思考,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深度学习。基于以上思考,笔者有了以下的教学设计:

2.3.1导入

从诗经到乐府,从唐诗到宋詞。每一个时代都有它的文化瑰宝。这个学期,我们接触的大多是唐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讲讲宋词。

词体大略有二,一体婉约,一体豪放。婉约者欲其词调蕴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宏。

——明·张綖《诗余图谱》

让我们一起回顾之前学过的词,来读一读。

(读已学婉约词和豪放词)

2.3.2初读体悟

诵读《江城子·密州出猎》《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疏通字音、节奏、音韵,说说这两首词是豪放词还是婉约词。

2.3.3在诵读中体悟豪放韵味

[活动] 聚焦豪放:

关注文本语言,捕捉字、词、句中体现的豪情壮志,通过译读,揣摩其中所蕴含的意味、情味。你可以用下面的格式回答问题:

苏轼/辛弃疾的“     (字、词、句)”中蕴含着豪放之意,我是这样理解的……

[小组合作探究]

第一,自主默读3分钟,边读边圈画两首词中的“豪放”之处。

第二,小组成员互相分享自己的阅读发现,并在书上做批注。

第三,小组派代表展示组内最具价值的发现(每词一、二处)。

可1人记录、1人汇报、1人板书(关键词句)……展示时,可邀请全班(个人)诵读,其他小组可补充,可质疑。

[探究]再读两首词,感受作者情感的不同之处

2.3.4小结:从学生板书中,归纳豪放词在场面、人物、情感上的特点。

参考文献

[1]赵永攀.引领学生走向古诗更深处[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6(03).

[2]王元华.文本细读的含义与方法[J].语文建设,2018(08).

猜你喜欢
比较阅读深度学习
有体验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浅谈优化阅读方法 提高阅读能力
原点之妙 终点之效
诗歌比较阅读的命题特点及解题策略
质疑·比较·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