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公园中植物应用调查分析

2020-11-02 02:35张悦
写真地理 2020年31期
关键词:湿地公园调查分析

张悦

摘 要: 城市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在为人们带来一定程度便利条件的同时,也对自然环境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现实破坏,就我国的湿地公园面积而言,城市的发展正在使整体湿地的面积大幅度降低,并且使整体湿地的水质造成了较为严重的污染,进而导致整体湿地内部生物多样性无法得到进一步的保护。本文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基于以上问题出于对城市生态环境予以进一步改善的目的,进而对世纪公园中的植物应用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旨在使我国城市湿地公园中的占有面积得以进一步扩大,希望能够为我国的城市建设以及相应的湿地公园建设提供有效的现实性参考。

关键词: 湿地公园;植物应用;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S68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31.011

就湿地公园的自身特征而言,其整体湿地公园应当具有较为优质的生物多样性。而湿地公园自身的多样性,植物能够使整体湿地自身的水质得以进一步净化,并且能够对相应的分子与有效的降解,同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蓄洪防旱的优质作用,并且具有较为优质的景观观赏性。目前在进行相应的湿地保护与建设过程中。往往会根据整体地域及实际自身所具有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不同植物的配置,进而使相应的生物空间具有一定程度的多元化效果,并以此形成较为优质的园林景观观赏效果。

1 湿地公园的现实作用

湿地公园在城市及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环境保护性作用,通过对湿地公园进行保护及开发建设,能够使整体环境所具有的生态多样性得以进一步的保持,并且就人类社会的发展而言,优质的湿地建设能够起到一定程度的观赏性作用,并且为相应地区带来较为可观的旅游性收益。而城市的湿地在建设过程中,能够使城市自身所具有的多元化特性予以进一步表现,从而使城市自身具有更加丰富化的特征。并且湿地公园将使城市内部的水域面积得以进一步扩大,进而使城市内部自身的生态循环性可以有效的增加,并以此使城市自身在发展过程中的生态园林特征得以进一步的体现,从而使城市的低碳环保性性得到有效的构建。

2 目前湿地所具有的共性植物特征

就湿地自身而言,其自身拥有较为优质的植物多样性,并且各类植物在具體的生产过程中,湿地环境起到较为优质的保护作用,目前我国湿地所能发现的植物种类有2000种之多,并且大部分湿地所生长的植物均为水生植物,其中包括挺水性,浮水性以及各类沉水性的植物,上述水生植物在具体的生长过程中能够对水质予以充分的调节,并且能够对相应的有毒物质进行有效的清理,根据相应的数据显示。上述类型的湿地植物组织内部所能够负担的重金属浓度要远远高于整体湿地水中所含有的重金属浓度,最高可达十万倍以上。因此在具体湿地的植物配置过程中,大部分湿地保护与建设者均对水生植物进行有效的培育,进而使相应的植物能够对湿地自身的重金属等诸多污染物予以进一步的净化,从而使湿地自身的水质得以进一步的优化。

3 对湿地植物进行应用的原则

3.1 综合性的应用原则

在对湿地植物进行培育与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充分遵循优质的综合性原则,综合一致性原则需要对地理生态,心理环境等诸多学科予以更加全面的考量,并且对整体湿地范围内的动植物,微生物,土壤水质等诸多生态系统的构成元素进行更加综合性的考虑。在具体的植物应用过程中,需要对上述综合性予以进一步的考量,进而使植物的应用能够充分地利用湿地所拥有的“自然能量”。

3.2 因地制宜原则与生态原则

在进行水生植物的应用过程中,要充分的对因地制宜原则与生态性原则进行有效的考虑,因地制宜原则是指整体湿地的构建过程中,需要对湿地自身的水文地貌特征予以进一步的调查,并且根据当前湿地水生植物的习性,对所需应用的湿地植物进行有效的选择。进而使所选择的湿地植物的成活率得以进一步提升。生态性原则主要是指在对湿地进行相应的构建过程中,需要对人环境以及各类生物之间所具有的协调性与和谐性进行充分的考虑,在对湿地进行有效的植物应用过程中,不仅需要对植物所具有的美观性得以充分的考量,同时更加需要注重对湿地自身进行有效地保护,进而使所选择的湿地植物能够充分的对湿地自身所拥有的生物多样性进行更加优质的维持与保护并避免不适宜的植物,通过相应的引入,使整体湿地自身的优质生态系统得以进一步的优化。

4 湿地公园建设过程中所常用的植物类别

在湿地公园的建设过程中。通常会对部分植物进行大范围的应用,进而使部分湿地的构建具有一定程度的共性化特征,以下将对湿地公园在建设过程中所常用的植物予以进一步的阐述与分析。

①在具体的实际构建中经常用到芦苇,植物芦苇是多年生草本,在土壤下拥有较为粗壮的匍匐状根系,整体芦苇的叶片呈广披针形,于夏天秋天开花,喜生长于岸边沼泽等诸多位置,并且具有较为顽强的生命力。

②黄菖蒲:是湿地公园在构建过程中较为常见的观赏性植物。具有一定程度的耐寒性,经常生长于浅水区。

③再力花:是较为珍贵的水生花卉型植物,在土壤下方拥有较为发达的根系。秋夏开花,花色呈紫色,具有较为优质的观赏性。

水葫莲、芦苇等诸多植物,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均会对湿地公园中所含有的重金属元素予以进一步的吸收,优质的芦苇植物能够对湿地公园内部98%的氮及97%的磷进行有效的净化,进而防止整体湿地由于营养过剩而产生氧气缺失等负面情况。

再力花、黄菖蒲等诸多观赏性植物,其自身除具有一定的观赏性之外,还能够对相应的污水进行有效的处理,黄菖蒲等诸多植物在对水质进行处理的过程中主要采取生物减排的方式,进而使整体水质得以进一步优化,我国的长沙洋湖湿地公园,便通过上述的植物对相应的湿地进行有效的净化处理。并且将相应的生活污水排入到具有上述植物的人工湿地中,能够使相应的水质得到饮用级别的净化。

参考文献

[1] 邱宇,何超,匡其羽.六盘水明湖国家湿地公园水生植物配置现状及建议[J].现代园艺,2018(05):151-153.

[2] 朱东贺,闫晓云.人工湿地植被恢复规划研究——以呼和浩特市南湖湿地公园为例[J].中国园艺文摘,2016,32(08):134-135.

[3] 郑吉.湿地公园建设项目生态现状调查与评价中生态学方法的应用研究[J].环境研究与监测,2015,28(03):67-70.

[4] 马力,顾敏,吴建明,黄鸣,许君君,甘敏洁.人工湿地植被恢复规划研究——以苏州三角嘴湿地公园为例[J].林业科技开发,2013,27(03):135-138.

猜你喜欢
湿地公园调查分析
安徽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与实践
构建自考本科到研究生上升通道的思考
让学生乐于参与,让课堂更加精彩
云南师范大学非体育专业学生参加课外体育现状的调查分析
大学生网络参政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华东地区高校园林专业校外实习基地现状调查与分析
湿地公园建设中的景观设计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