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土地资源管理工作水平路径探索

2020-11-02 02:35向仕淼
写真地理 2020年31期
关键词:工作水平土地资源管理探索

向仕淼

摘 要: 为了使承载人类生存活动的土地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我国需要不断探索正确的土地资源管理方式,运用有效的管理措施缓解当前的人口与土地矛盾,在保护土地资源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利用率為中国未来的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 土地资源管理;工作水平;路径;探索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31.006

1 正确处理土地资源保护与发展关系

1.1 转变思想观念

思想是决定一个人行动和方向的重要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结果的好坏。为了更好地开展土地资源管理工作,各地要以中央精神为主要管理理念,按照新《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坚决贯彻落实到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从而达到良好的土地资源管理效果。但是,由于我国地域差异,大多数边远地区不能及时了解国家的具体发展方向,在国土资源管理上造成了一些误解和思想误区,使他们不能正确认识土地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正确处理土地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各地要在思想上与中央和新《土地法》相统一,深刻领会中央精神,结合当地土地实际,形成正确的土地利用和管理观,不把保护土地误认为不利用土地,从新的角度把保护土地当作一种土地新的发展,通过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土地利用达到更高的水平,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需要,提高土地资源管理水平。

1.2 转变用地方式

观念的有效转变主要表现在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上。要用正确的思想来确定土地资源管理的方向,运用科学的土地利用方法,达到最理想的土地资源管理效果,促进我国土地资源管理的高效发展。随着新《土地法》的深入实施,我国开始逐步转变土地利用方式,不再注重土地扩张的外延,而是更加注重挖掘其内在潜力,不再粗放地利用土地资源,而是开始集约利用,使土地利用率最大化土地资源。此外,各地对土地资源的利用、管理和后续利用都有明确的发展方向。此外,“一占一补”的措施在国土资源管理实际工作中得到了很好的落实,促使管理者借助不断丰富的工作经验,更好地理解和处理好土地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关系,为其他国土资源相关工作提供良好的示范和借鉴。

1.3 主动解决发展中的矛盾

世界上的一切并非一成不变的。随着矛盾的不断发展,矛盾不断产生并作用于一切事物。无论法律法规和管理办法如何完善,都不可能解决发展中遇到的所有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没有现成的、既定的答案,只有答案。因此,遇到问题要反思,积极研究,解决问题。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不断改进和深化土地管理。

2 土地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土地管理和利用的关系不协调

中国是世界上陆地面积第三大的国家。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可利用土地面积少,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土地资源管理的不足。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可利用的土地资源也面临着短缺的现象。在有效规划方面,我国现有的一些土地利用规划滞后,相关土地利用指标与土地利用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距,但必须加以开发,因此会出现建拆、拆建等重复建设。

2.2 人才欠缺且管理技术落后

由于我国土地资源管理技术仍然沿用传统的管理方法,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来跟进繁琐的工作内容,无法将计算机与管理过程的各个环节相匹配,这就导致了土地资源管理在测绘和管理规划中的严重缺失,从而限制了土地资源管理的有效性。在进行土地资源管理时,会受到国土面积大、覆盖面广、土地资源管理难度大等因素的影响。土地管理人员在开展实际管理工作时将面临很大的困难和挑战,这就要求土地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现有的国土资源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工作能力不高,不能有效地掌握和理解新技术,不能在实际工作中具备良好的专业技术水平支撑,管理人员受自身技术水平的限制,不可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土地资源管理。

2.3 部门职能定位不准

目前,我国土地管理的部门很多,包括农业用地、林业用地和畜牧业用地。管理职能不同,没有统一的管理方式。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各部门容易推卸责任,宏观调控能力差。同时,由于一些相关机制不完善,导致土地实际供应不能达到高度的透明度,在实际的土地资产运作过程中容易出现漏洞,造成腐败。

3 加强土地资源管理的对策

3.1 加强管理队伍建设

加强管理队伍建设,需要从群众和管理人员入手。群众是开展管理工作的基础。要加强群众对土地资源的认识,学习国土资源相关政策,转变观念观念,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调动群众参与工作的积极性,大力倡导群众学习和学习掌握土地资源相关政策知识,建立集约用地制度管理队伍要积极构建国土资源管理执法监督的长效机制,首先要确保土地项目开发审批的效率,简化审批手续,并积极简化具体建设项目审批办法和综合开发利用时间,构建国土资源管理执法监督长效机制;二是加强重点开发用地保护,完善土地资源监测;三是及时清理闲置土地,保证土地利用率,防止土地资源囤积现象;最后,提高后续土地储备率,确保土地资源满足经济增长的长期需要。

3.2 严格执行补偿机制,保障失地人员生活

在实际征地过程中,补偿制度要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执行,使失地人员在失去土地的同时,不能丧失基本的生存权利。不能纵容失地人员“漫天要价”的行为。要严格落实土地审批程序,做到“六个不批”:即土地不符合土地规划;未批准耕地流转年度计划;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建设项目的土地不予批准;未通过初审的土地不予批准;征地补偿安置未落实;未经批准未实现耕地占补平衡。要按规定立项,依法供地,科学管理,合理利用土地。

3.3 加强法律制度建设

在国土资源管理的实际过程中,首先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相关政策机制。政府负责领导国土资源统一管理,协调有关部门参与管理建设,实行一站式土地交易、一站式服务收费和一站式拍卖交易。在加强法律法规建设的同时,要对不符合法律法规的滥用土地现象进行曝光,起到警示作用。

4 结语

要使我国在有限的物质资源中实现高效发展,需要解决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设计相应的对策,从而推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得到法律和群众的支持,使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得到法律的支持,使群众管理工作在法律法规、群众参与和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达到最理想的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 马风华.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33):133.

[2] 赵珊珊.新时期提高土地利用水平的土地管理策略刍议[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3):168.

猜你喜欢
工作水平土地资源管理探索
如何发挥综合协调职能以提升医院办公室工作水平
浅论如何进一步提高基层会计基础工作水平
以应用型转型视角为切入点 增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能力
土地资源管理中超规划开发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努力提高基层党委办公室的工作水平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新形势下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分析
城镇化建设环境下土地资源管理问题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