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市文脉传承与发展的滨水景观设计

2020-11-02 02:35杨国利
写真地理 2020年31期
关键词:滨水景观文化传承

作者简介:杨国利(1987-),女,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学环境设计方向。

摘 要: 本文以城市滨水景观作为切入点,从城市文脉传承与发展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原则,并总结归纳出一系列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方法与手段,以更高效地传承城市文化,为当前城市滨水景观的改良与改造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城市文脉;滨水景观;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31.022

天津农学院天津市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天津农学院天津市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传承·交织·演绎——城市文脉在滨水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成果。

城市文脉是一座城市的标志,是凸显该城市文化,维护城市特色的重要方法。城市文脉的传承与发展,可以促进该座城市精神风貌的发扬与延续。如何通过滨水景观设计解决城市景观与城市文脉割裂的问题,是当下城市滨水景观亟待解决的问题。

1 概念阐述

城市文脉传承下的滨水景观设计是指在城市文脉的引导下,对城市滨水景观进行人为的有目的设计,使得滨水景观能够与城市的环境、历史、人文、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促进社会公众树立并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这种文脉传承与发展下的滨水景观不仅能深入挖掘与弘扬城市文化,而且还可以推进整个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与进步。

2 设计原则

2.1 生态性

首先,城市滨水景观与自然生态景观有着明显的差异,由于地域的不同,景观设计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更要以生态为基础,保护生态系统。水体护岸的规划就应该以自然沿岸的存在形式为参照标准,减少使用水泥等人工材料,努力向自然生态靠拢,施工材料都要在最大程度上接近自然;其次,断面的设计尽量减少人为干涉,尽量参考自然形成的断面,最大程度的保持原样,保持原生态。再次,尽可能保留原有河流形态和生态,最好的两种方法是复式断面和双层断面,缩短水面水岸距离,还可以充分发挥优势,而且不影响娱乐和排洪功能。当然,还要尽量保持城市的水体,湿地等不被破坏,使二者完美地融合,相互协调共同发挥作用。

2.2 文化性

人們根据其独一无二的地理位置特点通过合理的规划建造了滨水景区,通过滨水景观,人们能够感受到该城市的历史文化。文化是一座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显著标志,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时应深入了解并挖掘当地历史文化与人文特色,结合城市历史、民俗风情、文化传统打造属于自己的城市形象。

2.3 历史性

自古以来,水是生命之源,无数城市发展的源点都位于水滨。在早期的城市中,水体作为城市生活和军事防御功能而存在,也是城市公共交往的主要空间,因此滨水区成为古代城市最为繁华和人为活动最为集中的区域。

2.4 经济性

滨水区的旅游娱乐项目备受欢迎,各种各样的休闲娱乐活动都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划船、冲浪、钓鱼等都是大家非常喜欢的水上活动。除此之外,人们还可以在广场、沙滩等地方放松心情,散步聊天。充分发挥滨水区及其周边地域独特的资源优势和商业价值,开发商贸文化旅游业,无论是居住还是商业合作都是非常适合的。

3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

3.1 凸显高识别性景观形式

城市是一个地域的标识,滨水空间更是地域文化的发源地,滨水空间的设计必须保留城市地域风俗,延续地方特色文化,而且要让这些特色文化在滨水景观设计中得以彰显并升华。城市的滨水景观设计中应以“因地制宜、地缘至上”为原则,不盲目地追求新颖,而应结合当地的自然、气候与地理条件进行适当地选择,例如:滨水区的本土植物的种植。滨水区沿岸的农田、庄稼均为典型的田园风光,可以抽取提炼其典型的肌理元素,保留原有风貌,打造一处生态新型化农业与田园风光于一体的都市盛景,体验享受大自然风情的同时传承本土文化、延续历史文脉。

3.2 建立特色性景观设施

在景观规划中,景观设施造型多变、体量较小且装饰性强,点缀空间的同时也可增添几分趣味性,城市滨水景观区域属于敏感区,因此景观设施设计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滨水景观设计中可以通过设计恰当的公共设施,调动公众的参与性与能动性,进一步传播城市文化。例如:将当地特有的动植物纹样、民族服饰装饰图案、传统手工艺元素、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加入到公共设施设计中,与滨水气质完美融合,可以带来焕然一新的感觉。

3.3 打造主题性功能分区

景观节点的打造与渲染尤为重要,什么样的景致可以吸引人停下来,什么样的画面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与记忆,是景观设计重点考虑的方向。依托城市现有建筑类型和空间特质,对城市滨水景观区域进行针对性的设计,例如交通枢纽周边的区域,以艺术为主,增设并新建城市特色游船码头,打造为高效便捷的旅游集散中心;主要历史街区周边,以历史展示和商务为主,传承和发展城市独有的文化历史,打造标志性城市文化节点;居民聚集居住区周边,以文化休闲为主,为周边居民生活营造开放活动空间。

4 结语

滨水景观规划与建设因融入城市文脉而独具特色。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也要加强对城市主题特色文化的深入挖掘和认知,认真梳理城市历史文脉,从而推动城市的整体性发展。在滨水景观设计中融入城市文脉,有利于我们设计出特色鲜明的滨水景观,而且通过滨水景观的展示可以更好的帮助公众认识城市文化,不忘初心、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参考文献

[1] 王霄.基于城市文化视角下的街道景观改造设计研究[J].居舍,2020(8).

[2] 范小霞,彭伟秀,史宝胜.地域特色下的滨水景观设计——以洛浦公园为例[J].现代园艺,2020(11).

[3] 吴思贤.有机形态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2020.

[4] 李之吉,赵天翊.城市文脉下哈尔滨西城红场工业遗存改造策略研究[J].山西建筑2020.

猜你喜欢
滨水景观文化传承
滨水景观在城市生活中的应用
谈微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的几点启示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关于传统戏剧文化传承的思考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老城区滨水景观更新后评价研究
城市滨水区绿化景观设计探讨
海绵城市概念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南通通吕运河市区段生态滨水景观设计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