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管理创新路径分析

2020-11-02 02:35张鹏亮
写真地理 2020年31期
关键词:房屋建筑管理人员建筑施工

张鹏亮

摘 要: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水平不断的提高,大量房屋建筑项目被开发和利用。房屋建筑工作的质量不仅关系着群众生产生活,还会对群众生命安全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在房屋建筑工作中需要加强对工程管理工作的关注,这也是目前对建筑施工质量进行提升的重要基础。但是在研究中发现,目前我国的房屋建筑施工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将问题进行解决,必然会对后续建筑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关键词: 房屋建筑工程;管理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31.082

引言:工程管理是一项具有很强综合性的工作,涵盖了质量、成本、安全、进度等具体的管理内容。而且由于每个方面都牵扯到很多具体的因素,导致管理工作很复杂。比如对于成本的管理,就设计到前期预算、施工阶段的造价执行以及后期的造价结算,每个环节都有很多因素会产生影响。传统的管理手段,已经逐渐脱节,难以取得理想效果。因此,需要对管理方法展开创新,构建起全新的工程管理体系。

1 当前房屋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质量问题

1.1 施工材料质量不合格

在当前房屋建筑施工中,建筑材料是其中重要的组成内容,而房屋建筑工程整体的质量则与建筑施工材料有着紧密的联系。但是当前我国很多施工单位为了减少成本开支,增加经济收益,在选择施工材料的过程中都是选择最低施工标准的材料,但是这样一来就会对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在实际的房屋建筑使用过程中:楼板厚度不足、建筑隔音效果不足、建筑存在渗水问题等现象也非常普遍。除此之外,如果建筑施工材料的质量较差,还有可能会发生外墙体施工材料脱落的现象,从而大大缩短房屋建筑的使用寿命。此外,还有可能存在房屋保温效果较差的现象,也会对房屋建筑的正常使用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1.2 施工管理机制不科学

目前,我国很多房屋建筑工程的管理团队面临着新旧技术交融、新旧管理理念冲突的困境,尤其是一些全新的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缺乏与之相配套的管理机制,而传统的管理模式又无法发挥新技术和施工方式的优势。归根结底,这都是由于房屋建筑施工管理团队缺乏创新意识,不愿意在施工技术和管理机制创新方面投入更多精力和成本。例如,很多房屋工程的施工期间,仍然大量依赖人力或能耗较高的设备,导致施工效率、质量和经济性都得不到保障,也不符合当前社会对工程施工行业的要求。

1.3 施工管理人员素质较差

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的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也对施工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但是当前我国很多建筑施工团队的职业素养并不高,首先施工团队中很多人员都是农民工,并没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也没有强烈的权利意识,所以对于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也没有较高的关注。除此之外,实际的施工团队中专业技术水平较高的工作人员数量非常少,所以施工团队的综合素质也非常低。与此同时,在建筑施工中还有一些管理人员盲目追求自身利益,而忽略施工人员有关安全方面的培训,也有可能会对施工质量产生影响。

2 创新房建工程管理的措施路径

2.1 强化对工作人员的指导和培

训。工程管理人员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会对管理工作的效果和质量产生直接影响,所以建筑单位更需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指导和培训,有效拓展和健全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只有这样,管理人员才能掌握更为健全和完善的理论知识。建筑企业可以在工作中定期组织工作人员进行知识学习,通过聘请专业人员为管理者传授更为健全和完善的工作经验。在提升管理人员业务素质的基础上,实现工作岗位的合理沟通,采用轮岗的方式丰富和发展管理人员的知识架构,这也是对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进行提升的重要手段。

2.2 采取信息技术优化管理

除了对管理模式展开创新重构之外,还需要对一些先进的信息技术予以利用,对具体的管理手段展开优化。比如,在质量管理中,就可以将BIM技术运用起来,基于BIM技术构建工程模型,通过模型,就可以对整体设计方案进行检查,发现其中潜在的质量隐患。对于安全管理,可以基于摄像监控和大数据技术,构建起大数据安全监控平台。通过摄像头监控施工现场,然后将画面汇总到一个平台中,通过大数据对画面中的人员、材料、设备等展开数据分析,及时预警安全隐患。对于成本管理,则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立足各类材料、设备构建起管理物联网,依托于这个统一的平台,对参与施工的全部材料、设备等实施全程化管理,从而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不仅如此,还可以借助大数据技术,构建起成本数据库,将工程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类成本支出数据汇总起来,通过大数据技术对这些成本数据进行分析,并且和预算方案展开对比,找出其中不合理的数据,由此就可以发现成本支出的异常,为管理指明方向。

2.3 立足现场细化施工管理

在房建施工现场,管理人员一定要深入其中,对一些细节做好管控。比如进入施工现场要求佩戴安全设备,但是部分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后,存在取下安全帽的行為,对于这类现象,就要及时制止,避免引发安全问题。再比如一些施工人员,在施工现场还会出现一些不安全的行为,在高空作业时,不规范穿戴安全设备,或者是出现玩手机、抽烟等行为。对于这些问题,也需要在现场及时制止,避免引发安全事故。而对于钢筋、水泥、管材等材料的使用,就需要立足最大化利用原则,指导施工人员合理使用材料,减少浪费,从而节约成本。例如在钢筋工程的施工作业中,钢筋下料的时候,应该遵循先长后短的原则,对钢筋材料实现最大程度的利用,减少废料出现。另外,在施工人员的具体操作上,也应该从一旁做好指导,尤其是一些关键环节的施工,更应该全程监督,确保施工活动按照技术方案规范执行,能够达到要求的质量水平。比如进行灌注桩混凝土浇筑的时候,需要保证浇筑速度均匀一气呵成,要一次成桩,尽量避免二次浇筑造成断桩问题。在现场,就要对其予以全面指导,控制浇筑施工的细节流程。

结语:在建筑工程建设行业的快速发展下,建筑工程的管理效果与工程质量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关系,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工程管理。然而,在实际的管理中仍然存在问题,为了加强管理的效果,提升工程的质量,应对工程的管理进行全面完善,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加强对施工各环节的管理,严格控制施工质量,以此满足工程建设的需求,使工程施工的整体水平得到提升,从而为企业的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栗凯伟,门雪,梅江钟.基于知识推理的装配式建筑施工能耗管理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9(3):106-110.

[2] 杨云英,权长青,金仁和,等.建筑施工过程低碳信息集成管理技术[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20(3):139-144.

猜你喜欢
房屋建筑管理人员建筑施工
建筑施工及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初探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探讨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在土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房屋建筑设计中节能设计的探讨
对房屋建筑设计及其发展趋势的探讨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