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2020-11-02 02:35徐鸿
写真地理 2020年31期
关键词:价值导向思政教育校园文化

作者简介:徐鸿(1986.10—),男,河南郑州人,法学硕士,研究方向为校园思想政治工作。

摘 要: 校园文化包含学校办学宗旨、管理制度、学校精神等各个方面,作为学校文化文明与改革创新发展的灯塔,校园文化既起到对师生员工的思想熏陶效应,同样也发挥着规范行为、引导正确价值导向以及素质拓展的育人功能。从校园文化的视角下加强高校思政教育,旨在将校园文化思政教育相结合,以发挥校园文化育人的实效性、导向性,提升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可行性。

关键词: 校园文化;思政教育;价值导向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31.193

引言:校园文化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与学校建设与发展统一战线,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积极作用,能有效的促进学校思政教育的具体落实与完善,从而保证学生综合素质和全面能陪的培养与发展。

1 校园文化与学校思政教育的关系

校园文化蕴含着深层的价值体系,是学校能够健康、良性建设与发展的立足基础。从客观上来讲,校园文化是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指引者,而思政教育则是校园文化的承载者,是校园文化得以有效落实的重要依据。一方面,校园文化的引导和熏陶作用,为思政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打下基础。另一方面,校园文化的渗透性、普及性,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和接受思政教育,在日常的渗透、普及中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价值认知。

2 校园文化视角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新时期,学校思政政治教育取得了新的突破,教育实效性进一步的提升,为校园文化的健康建设与发展提供积极的影响依据。从客观上来讲,无论是校园文化还是学校思政教育工作,都作为学校建设与发展的核心内容,在实践过程中都需要围绕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文化为导向,以满足学校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全方位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1)完善健全校园制度的建设。新时期背景下,学校的发展和学校制度的建设都需要适当的调整、创新,建立系统化、时代化、多方位的制度体系,以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引导学校师生形成良好的行为资管。同时,将校园文化通过具体制度加以落实,根植学生思想与行为中,提升师生的学校认同感、归属感和集体感。

(2)强化对学校精神的培养。学校精神作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对提升校園凝聚力,发挥学校教学价值的重要内容,积极加强对校园精神文明的建设,规范师生行为准则、思想作风,树立统筹观念,以直观、渗透、快速的特点让师生理解、接受,从而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的开展作出铺垫,使思政政治教育不再单一的停留在课堂教育、教材教育,而是围绕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体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发展。

(3)创设积极、民主、和谐的校园环境,强化思政教育。学校思政教育工作不仅局限与思政课堂教育教学中,应该贯彻于学生在校的各个方面,积极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校园环境,提升学生对校园的认可度和喜爱度。同时还要遵循学校办学宗旨和办学特色,合理规划校园环境建设,通过标志性的文化建筑打造学校特色,提升学生的知名度和文化水平,使师生在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校园氛围中得到文化和思想的熏陶,自觉的遵守学校行为准则,改正自身不良的行为,提升自身的素质。

(4)营造健康的校园网络环境。网络对于学生的影响是可想而知的,在校园文化视角下的思政教育过程中,要尽可能的规避网络对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营造一个积极的、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环境,让学生在校园网中能够受到知识的教育、受到思想品质的正确的引导以及正确价值观的构建。如:遵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点,开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网络模块,吸引学生注意和关注,培养学生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和兴趣爱好。同时,要及时的更新网络信息,既要保证网络信息与外界练习的同步性,同时也要杜绝负面信息的传播对学生造成不好的影响,让学生在健康的网络环境下冲浪、浏览、学习,合理的利用网络的优势和价值引导学生健康发展。积极加强对社会注意核心价值观的宣扬,让学生多了解、关注优良传统与文化,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发观念。除此之外,还要注意网络信息的安全性,及时的清理一些消极、恶俗的信息,维护校园网络环境的健康、安全,使校园网络更好的服务与校园文化建设,服务于对学生思政的正确引导和道德品质的良性发展。

(5)注重思政教育的人文关怀。学校是学生的象牙塔,但学生总要走入社会,面对社会的各式各样的压力与挑战,着重对学生的思政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念和良好的素质,实际是让学生在面对压力和挑战时能够采取积极向上 、健康的心态和手段去缓解压力,面对挑战。对此,学校在对学生思政教育过程中,要多从学生实际出发,解决学生实际中存在的问题,重视人文关怀,尊重学生个体的价值导向,帮助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认识个人价值与集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充分的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在加强思政教育和学习中,能够在自我的认知上,形成正确的观念,以提升思政教育的拓展性和延伸性,增强思政教育对学生的积极引导作用,体现校园文化的充分关心、尊重学生的精神,让思政教育与实际相结合,提升思政教育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结束语:校园文化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遵循客观的实际要求,树立统筹观念,充分的发挥二者之间的相辅相成的作用,从长远的角度,开展校园文化,落实学校思政教育,多方位的加强对学生正确思想观念、行为品质、价值观、道德观的熏陶与引导,不断的寻求思政教育的改革与创新,以此发挥思政教育的教育价值,实现对人才高素质培养。

参考文献

[1] 雒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的校园文化建设[D].陕西科技大学,2014.

[2] 陈艳红.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微[J].思想教育研究,2009(02):59-62.

[3] 何小龙.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微[C]//同行.

[4] 郑南,王春雷,于钦明.校园文化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中国科技投资,2014,000(011):463-463.

猜你喜欢
价值导向思政教育校园文化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基于价值链导向的会展旅游产业链提升研究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绩效评估的价值导向分析
简析公共政策制定过程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琅琊榜》浅评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