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缺失与重构策略

2020-11-02 02:35蔡立欢
写真地理 2020年31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蔡立欢

摘 要: 受传统教学观念因素影响,数学教学往往缺失对学生的德育渗透,这与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形势相悖。强化学生的德育教育,是各个学科教学共担的一项责任。数学教师不能缺失德育渗透,反倒应该重构德育渗透教育功能,借助数学教学,强化德育渗透,助力学生提高德育素质。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德育渗透缺失,德育渗透重构;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31.209

新课程改革要求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学生德育素质又是综合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数学教学同样需要强化对学生的德育素质进行培养,而培养的方式,主要是通过数学教学内容加以德育渗透。这就需要数学教师充分挖掘数学教学内容当中蕴含的德育教育素材,并根据挖掘到德育教育素材,向学生进行不失时机的德育教育,以体现数学学科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作用,為共同打造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做出学科教育贡献[1]。

1  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缺失问题

1.1 探索数学教材中德育素材的深度不够

许多数学教师并不重视对学生德育素质的培养,他们往往只是为教数学而教数学,淡化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即使有些数学教师有种德育渗透意识,但也仅限于教材教学内容表面,不能深度挖掘数学教材内容中蕴含的德育教育素材,造成德育渗透的肤浅化。

1.2 实施德育渗透的内容超限

有些数学教师在教学德育渗透时,并非考虑小学生接受能力实际,他们伴随教材内容出现的德育渗透元素,实施随性渗透。有些德育渗透内容,明显超出小学生理解与接受能力,造成德育渗透出现了一种盲目性和随意性。

1.3 德育渗透形式欠缺合理

有些数学教师尽管有了德育渗透意识,但他们在德育渗透形式上,却是表现为一种欠缺合理性。其主要表现是将德育渗透内容以成人理解的视角去进行渗透,令小学生就像挺热闹一样,不能理解教师德育渗透内容的意思或意义,难以起到德育效果。

1.4 教师的示范言行缺乏严谨

教师是率先垂范的使者,他们应该为学生建树道德榜样。但有些数学教师的言行带有很大的随意性,语言粗俗,行为随性。即使他们能在教学中对学生施加德育渗透影响,但因为他们言行所欠缺的严谨性,也是弱化了德育渗透的教育效果。

2 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重构

2.1 提升德育渗透教学意识

数学教师要彻底转变德育教育观念,不能在认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仅仅是德育教师或班主任的责任,要建立依靠数学教学强化德育渗透意识,并清醒意识到,数学学科教学同样具有担纲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责任,并注重挖掘数学教材中蕴含德育元素,对学生施加德育教育。比如,有的数学教师在编制应用题的题干时,涉及到了我国乒乓球运动项目内容,这时,就可以对学生顺势渗透德育教育,以我国优秀乒乓球运动员为了为国争光,坚持刻苦训练而勇夺世界冠军的事迹,教育学生要有吃苦耐劳精神和争先创优意识,激发学生爱国情怀。

2.2 强化数学科学精神的熏陶

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逻辑的学科,重点培养学生学会对问题的探索问题与解决能力。所以,需要数学教师依据数学知识,做出相应的榜样熏陶,以优良数学科学精神,感化学生形成相对缜密的逻辑思维,培养他们的良好数学德育观。比如,数学教师在进行“分数的混合运算”这些数学知识教学时,就应该落实好三维数学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好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理解它们的计算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科学精神[2]。

2.3 提高数学教师的综合素质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是为适应新时期现代教学需要。教学改革以及现代教育技术的引入,需要教师学习很多新东西,因此,想吃老本的教师,将被时代所淘汰。多媒体教学,电子白板的应用以及虚拟教室的启用,均需数学教师跟进新知识的学习与接纳,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必须主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尤其要提高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德育渗透的教学素质。比如,数学教师在教学“圆周率的历史”这节数学知识内容时,就应该顺势对学生进行祖冲之刻苦钻研精神的教育,进而展开学生要学习我国著名教学家华罗庚等人的先进事迹,让学生知道我国先人和今人对世界数学领域做出的卓越贡献,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4 结合生活实施德育渗透

数学知识充满生活,生活现实到处可见数学知识。学生德育品质也许在生活中得到彰显。所以,凭借数学教学,并紧密结合生活,对学生实施德育渗透,同样是数学教师值得关注的一点。比如,数学教师在教学“三角形分类”这些数学知识时,就可以人学生在教室内,寻找出现的锐角、直角与钝角,引导学生观察国旗上的五角星,在他们发现五角星角的类型同时,及时向学生渗透热爱祖国教育,教育的理由是四个小五角星为何要围着一个大五角星,如学生解读其中的象征寓意,并进行各族人民大团结教育。

2.5 关注学生具有社会公德心的渗透教育

只要数学教师学会善于挖掘,就能从教学的数学知识中,获得较多德育教育素材。具有社会公德心是学生德育品质中必有的一个元素。在社会现实中,有些商业经营者,常有偷漏税款行为,与国家法治建设相悖。这时,数学教师就可以借助教学“百分数的应用”数学知识的机会,用一定的折扣和成数问题,说明商品价格的折扣,跟国家规定的税收比率关系,渗透教育学生在未来,要遵纪守法,学会自觉纳税,养成一定的公德心。

3 结语

利用小学数学教学渗透德育教育,关键在于数学教师的教学观念问题。这就需要数学教师,更多学习新课程改革以及实施素质教育的相关精神要求。在新课程改革与实施素质教育背景下,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并非是哪一学科或哪一位教师的责任,而是需要全员教师共担的一项具有责任。教学数学并非仅仅要教给学生的相关数学知识,同样要凭借数学教学,强化对学生的德育渗透。无独有偶,其他学科的教学,也都像数学学科教学这样,都要借助学科教学,向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这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时代要求[3]。

参考文献

[1] 黄惠群.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缺失与重构策略[J].中学生作文指导,2018(7):46.

[2] 李颖.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缺失与重构策略[J].中外交流,2017(6):5.

[3] 梁会娟.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缺失与重构策略[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8(9):79.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求初相φ的常见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浅析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
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