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农业全产业链跨境电商发展及其平台合作模式

2020-11-03 07:45侯彦明刘丽梅
物流技术 2020年10期
关键词:生态圈中俄产业链

侯彦明,刘丽梅

(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8)

1 引言

全产业链概念最早由中粮集团董事长高宁提出,是指由农业生产一线到最终消费者的种植(养殖)的农资采购、物流、加工与深加工、品牌建立、产品销售等多个环节构成的完整的产业链开放系统。全产业链模式实质上是有一个核心企业,利用自身资源整合能力,形成一个开放但严格管控的链条,链条上每一个要素资源的配置和交换既开放又封闭,其优势明显。首先,全产业链是一种商业模式,具有创新性、整合性、系统性、体系封闭性等特点,这种模式形成后稳定性较高,具有高度排他性,资源高度共享且使用效率大幅提升,竞争优势明显;其次,快速反映消费者的信息,促进上游环节的创新与改善;然后,在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各环节之间建立战略协同机制,形成采购、销售集约效应,物流实行统仓统配,规模和成本优势突出;最后,全产业链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推进技术进步,有利于产业整体提升,以终端消费引领产业链,实现上游供应链的优势,保证在全产业链过程中可控度高、可追溯性强,食品安全更有保障,有利于打造品牌,提升影响力。

近5 年来,中俄基于电商跨境贸易往来频繁。2017年中俄跨境电子商务大会探讨了两国跨境贸易与电子商务发展情况与趋势,有效助推了中俄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目前,中国又在农业领域提出全产业链发展,中俄农业合作正在形成从农业生产的种植(养殖)、农机服务、农资贸易、农产品初加工和深加工、仓储运输、农产品贸易的全产业链发展态势。在“互联网+”背景下,研究如何借助跨境电商平台助推中俄农业合作向纵深发展尤为迫切。

2 中俄农业跨境电商现状

2.1 中俄农业跨境电商领域合作初步扩大

2017年中俄边贸数据显示,农业领域合作稳中有升,已经形成贸易增长的新动力。跨境电商为中俄贸易另一个快速增长的领域。两国农产品相互准入清单不断扩大,中国全年从俄罗斯进口的农产品已超过30亿美元,成为俄第一大食品进口国[1]。以中国黑龙江省为例,截至到2017年末,对俄农业合作面积已发展到900万亩,种植品种以大豆、玉米、水稻、小麦、蔬菜为主;养殖业配套发展,生猪存栏8万头,肉牛4 500头,家禽55万只;农业装备实力雄厚,过境农机设备达到6 550台(套)[2]。农业投资也趋向多元化、多角度,从农业生产、初精加工等领域向仓储、快递、市场建设等方向扩展,逐渐覆盖农业全产业链。

2.2 中俄跨境物流体系日趋成熟

中俄跨境物流最主要的口岸都位于黑龙江省,有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25 个,水运口岸15 个,公路口岸4 个,航空口岸4 个,铁路口岸2 个,已经初步建成实现陆海联运、陆铁联运、横跨欧亚的跨境物流体系。中欧班列已经通过试运行,全面开通;集装箱陆海联运已经贯穿中俄韩;哈萨克斯坦、哈尔滨和俄罗斯展开了陆铁联运;中国哈尔滨成为对俄跨境物流的桥头堡,中国绥芬河市已经建成铁路和公路国家级口岸。2017 年,绥芬河口岸当年进出口货物运量累计达到1 060万t,突破千万吨大关[3]。2018年中国牡丹江与俄罗斯进出口贸易实现198.4 亿元人民币。中国黑河市与俄罗斯布市直接连通的黑龙江公路大桥即将建成通车。中俄陆、海、空物流体系基础日趋成熟,陆铁、陆海等多式联运模式也获得双方认可,完善的跨境物流体系对跨境电商起到保障和助推作用。

2.3 中俄跨境电商平台初具规模,体系尚待完善

我国跨境电商发展比较缓慢,中外电商发展水平不均衡。中国国内电商发展水平、能力和规模成为世界强者,但俄罗斯相对发展较慢。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给中俄跨境电商的发展带来契机。两国的消费文化和需求互相认可度和互补度较高,俄罗斯电商市场与中国的电商市场相比,市场成熟度、市场规模相对较弱,但是市场潜力巨大。俄罗斯84%的电商市场被全球互联网巨头占据,其中全球速卖通、易趣、亚马逊分别占35%、30%、7.5%,阿里巴巴以及淘宝网占比分别为6.4%和5.0%。中俄跨境电商体系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俄罗斯国内电商企业规模和体量还没有形成对跨境电商的支撑,共享机制、资源整合能力、交易保障、商品采购销模式等使中俄跨境电商发展速度与两国贸易发展速度不相符。如何建设两国的跨境电商平台,深挖双边优势,形成互补互助,探索协同发展的机制是中俄跨境电商贸易发展的重要基础。

3 中俄农业跨境电子商务贸易合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3.1 中俄企业贸易形式和经营模式缺少创新

中俄之间的国际贸易经过多年的发展,近些年来基于农产品以及农产品初、深加工产品的贸易增长较快。但是,贸易形式没有突破和创新,两国参与贸易的中小企业居多,高附加值的精深加工产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较少,产品结构构成单一,很难延长产业链和价值链,企业获利空间较少。两国边贸企业已经开始认识到这些不足,着手基于供给侧角度提高产品的形象和附加值,不仅寻求产品本身的品质和形象的提升,双边深层次合作的发展也更加深入。俄罗斯近些年也开始增加新的贸易壁垒,来提高本国的农产品获利能力。中俄两国的边贸企业只有深入挖掘合作空间,创新贸易形式和经营模式才能突破多种限制,共享共生共赢。

3.2 跨境贸易结算方法未形成体系

跨境电子商务能否使两国参与企业获得更高的利润,能否成为经济增长的引擎,方便、安全、快捷的资金结算是最重要的环节。这个环节直接影响两国跨境贸易企业的资金安全、资金使用成本、企业现金流以及企业获利能力。高效、安全、快捷的跨境支付系统不仅能为企业降低成本压力,同时也能为两国的消费者提供满意的购物体验和优质服务,快速增加客户群体和客户忠诚度。然而,当前的中俄跨境电商贸易使用现金交易比较多,电商企业销售资金被长时间占用。虽然已经建立跨境电商支付平台,但受到国际金融体系美元中间汇兑的影响,仍然存在结算周期较长、操作程序较复杂、资金结算兑换成本高等问题,目前,这些跨境电商支付平台仍然无法满足急剧增长的中俄跨境电商贸易发展的需要。

3.3 中俄农业全产业链与电商跨境合作模式单一

中俄农业跨境全产业链体系没有形成,目前来看,俄罗斯农产品和食品已经受到中国消费者的认可和欢迎,市场占有率稳中有升。俄罗斯对中国出口的农产品以及农产品的初加工、深加工产品,品牌知名度、品牌影响力、品牌忠诚度正在不断提升,多数产品被中国消费者认为食品安全级别高,成为吸引中国人的卖点。从农业全产业链来看,中国农产品消费是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俄罗斯拥有丰富的优质耕地等自然要素资源。两国农业跨境电商只是涉及农产品之间的贸易活动,渔业、林业产品及其深加工没有形成全产业链条,包括种植、生产、销售与物流运输等链条体系不健全。跨境电商只从事单一贸易活动,多元化贸易活动体系没有形成,制约中俄农业向纵深方向发展。

4 中俄农业全产业链跨境电商平台合作模式

从两国合作的基础、趋势和现状分析,中俄农业全产业链合作的可能性是巨大的,符合两国的国情、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消费转型升级的需要。俄罗斯农业要素资源的禀赋优势突出,但潜力挖掘不足,两国共同开发农业资源,必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中俄合作模式本着“合作共赢、共建生态圈、服务两国企业和消费者”的宗旨,共建农业全产业链管理、监督和交易的跨境电商平台。

4.1 共建共营双语跨境电商平台

中俄双方企业或者政府共同出资组建合资公司或者管理机构,共同经营和管理全产业链双语跨境电商平台。由平台分析两国农业全产业链的种植(养殖)、加工、资金、结算、农资、物流、贸易、消费情况,进行产业分工,由出资者各自组织本国产业分工的资源,聚集到平台上共同经营和管理,平台风险和利益由两国出资者共担共享。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中俄共建共营双语跨境电商平台示意图

4.2 基于双语跨境电商平台开展农业全产业链运营

根据中俄两国农业产业链条布局,充分发挥双方要素资源优势,进行SWOT 分析,从农业全产业链角度布局和组建农业全产业链的生态圈。该平台将综合B2C(Business to Customer)、B2B(Business to Business)的特性和特点,继承B2B、B2C 交易平台的优秀基因,形成围绕跨境电商平台开展业务的农业全产业链生态圈。生态圈中每位成员都承担能发挥自身要素资源的分工,共性的、共用的以及需要与两国政府协调的工作由平台完成,即B2P2B、B2P2C 模式。农业全产业链跨境电商平台生态圈如图2所示。

图2 农业全产业链跨境电商平台生态圈

全产业链生态圈的生产(种植、养殖)、加工、农资、物流、信息、贸易、销售等环节形成一个既开放又封闭的供应链体系。开放是对所有消费者和产业链条上的企业,只要符合平台要求、遵循平台标准并获得平台认证即可成为生态圈的一员;封闭是平台经营的农产品、农资等所有商品只能是生态圈获得认证的企业或者商品才能进入平台销售。

5 实施中俄农业全产业链跨境电商平台合作模式对策

(1)在两国法律框架下制定农产品质量标准、农资使用标准、农资质量标准等系列标准,为全产业链生态圈提供技术保障。

(2)构建生产、加工、物流、贸易等全过程追溯体系,实现商品条码、物流电子面单和追溯码全面融合,多码合一,为全产业链生态圈提供过程管控保障。

(3)整合两国金融要素资源,引进俄罗斯著名的QIWI、Yandex.Money和中国的Alipay(支付宝)等结算平台,为生态群内两国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优化结算方式,为全产业链生态圈提供金融服务性质量保障。

(4)整合两国物流要素资源,加快“海外仓”、“保税仓”、“海外云仓”、“中欧班列”、“海、铁、公多式联运”建设,构建完善的跨境物流供应链体系,为全产业链生态圈提供物流效率保障。

(5)构建中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体系。中俄商务的俄语人才无法满足跨境电商急剧增长的市场需求,中俄两国高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体系和课程体系框架还不完善,依托在俄的孔子学院联合中国和俄罗斯相关高校共同建立中俄跨境电商人才联合培养机制,共同举办跨境电商专业及社会培训班,共同开发中俄跨境电商人才课程体系以及开发基于互联网络的MOOCS,迅速打造一批中俄跨境电商人才服务产业和行业的发展需要。

猜你喜欢
生态圈中俄产业链
筑牢产业链安全
打造藜麦全产业链稼祺从“芯”开始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薛范:毕生译配只为中俄文化交流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新区制造生态圈
构筑创新2.0时代中国特色的创新生态圈
跑步生态圈
“中国创造”首开裸眼3D 超多维SuperD携梦工厂建生态圈
穿越新丝路——渝新欧暨中俄两河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