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辅导护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护理技能大赛的经验与体会

2020-11-03 05:43向华
青年时代 2020年23期
关键词:护生体会职业院校

向华

摘 要:本文在总结常德职业技术学院自2012年至2019年组织护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护理技能大赛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通过创造良好的参赛环境,层层筛选指导教师和选手进行科学严格的训练,紧密结合临床,注重人文关怀,培养选手的心理素质等训练方法,在历次大赛取得了较好的竞赛成绩,对今后院校竞赛成绩的提高和护理教育教学改革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护生;职业院校;护理技能竞赛;经验;体会

一、引言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和创新,是教育工作的一次重大改革。早在2008年6月28日,教育部就正式建立了职业教育技能竞赛制度,明确了“校校有比赛,层层有选拔,全国有大赛”的规定,形成了“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的良好局面[1]。从2012年第一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举办至今,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每年均派护生参与此项赛事,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校争得了荣誉。现将本人辅导学生参赛的经验与体会总结如下。

二、参赛经验

(一)学院重视是基石

院系两级领导对参赛的部署、对实训设备的支持直接影响着竞赛的成绩,为竞赛之基石。为备战竞赛,学院专门成立了参赛领导小组和训练小组,并投入了充足的资金安排专人负责采购,比赛所需仪器设备乃至耗材均达到与竞赛用物一致。训练期间,系部分管领导每周召开一次参赛师生交流会,意在关心了解师生的训练、生活和身心状况,及时解决训练中出现的难题。从备赛开始,大到训练方案,小到选手的饮食起居都落实到人,并一一督导完成。师生由此切身感受到了领导的关怀,更加坚定了勤奋练习、为校争光的决心。

(二)指导教师和选手是核心

每年的竞赛项目既有基础护理技能操作,又有临床案例分析,领导小组决定采取“多教师辅导,老中青搭配”的辅导方案。老教师经验丰富,办事沉稳,中青年教师头脑灵活,思路开阔,可相互取长补短,全方位指导学生。经系委会讨论确定,由六名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有指导参赛经验的教师共同承担竞赛的训练指导工作,其中副教授1人、讲师4人、助教1人;2名内、外科护理主讲教师重点辅导临床案例分析,4名基础护理主讲教师分别负责一项竞赛项目,实行责任制,以确保竞赛训练工作规范有序运行。

护生报名采取自愿、班主任推荐双重方式,初定20名学生参加复试。入選者须通过面试、理论和技能操作三重考核。通过层层筛选,最终确定了气质佳、亲和力强、语言表达和学习能动性强的四名选手参赛,建立了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参赛核心。

(三)科学训练是关键

1.坚持体能锻炼,保证充足营养

护理技能竞赛实际上是技能与体能的双重比拼[2],尤其是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不可能顺利完成的。为此,在整个训练阶段,教师要求选手每天都坚持30分钟的晨跑,以达到强健身体、提高耐力的目的。在饮食方面,教师要求每餐营养搭配合理,保证每天摄入鸡蛋1个、牛奶1杯,鼓励多饮水,禁食生冷食物,以确保身体达到最好的状态迎接竞赛。

2.紧扣评分标准,制订操作流程

在公布评分标准后,指导组教师分项研究、集体备课、专题讨论、相互切磋,使各项护理技术操作的理论和考核标准都得到深化和完善。在统一指导组教师认识的基础上,学院邀请行业专家,共同讨论,经过反复推敲,统一各项操作流程。设计的操作流程以不同的案例为依托,展现真实情境,细化选手的每一步操作,用物的摆放、动作、语言、表情都一一设计。选手按照流程进行练习,但并非生搬硬套,在遵守护理操作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可灵活运用,力求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3.紧密结合临床,重视人文关怀

技能大赛除了要求标准、精确的操作之外,还要求有很好的沟通能力,注重对患者的人文关怀[3]。而人文关怀,在训练中是最容易被忽略的。目前,护理教学方式大多为仿真教学,在护生完全面对无法说话的模型时,无法将护理的感受与之交流,更无法体验不同病人的社会、情感、精神需求。因此,操作过程只是一种机械记忆的表述或床头说教的表达,未进行实际的人文关怀。所以,指导教师在训练过程中特别注重人文关怀的体现。选手在训练过程中征集了大量护生扮演不同性别、年龄、疾病的患者,并进行角色互换。训练强调以下三方面内容:一是交流时的语言、语速、表情等;二是询问患者需要,保护隐私,如静脉输液操作前一定要询问患者是否需要上厕所,操作完毕后及时为患者穿衣盖被;三是动作轻柔,避免粗暴,如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抢救时轻移枕头,复苏完成后应双手将患者的头轻轻放下,即时刻展现对患者的关爱、同情,将人文关怀贯穿于操作全程。

4.领会竞赛精神,重视赛项说明会

全国性的竞赛,领会竞赛精神是至关重要的。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每年均派指导教师代表参加护理竞赛的赛项说明会,认真听取并做了详细会议记录。在会上,护理专家多次强调竞赛不仅是一次比赛,而且是教学成果的检验和进入临床前的演练,切勿说得多、做得少,忌表演。听取了专家意见后,指导小组再次研讨并对原有的操作流程进行了修改,坚持以护理操作为依托,与医嘱相结合,统筹安排时间,边操作边沟通,去除了一些表演式的操作。经过训练,选手的操作时间缩短了,整个操作更具有连贯性,更贴近临床。

5.采取多重措施,提高选手心理素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技能大赛取得良好成绩的要素[4]。因此,学院多次进行模拟竞赛,并请临床护理专家和专业教师、学生定期观摩模拟赛,经常改变练习和比赛环境,努力营造竞赛气氛,提高选手对竞赛的适应能力和掌控能力。同时,指导教师重视培养选手适宜的竞赛动机,让其正确看待竞赛的结果和荣誉的得失;每次训练前让选手做深呼吸,仔细检查是否备齐各种用物,检查物品的摆放顺序是否正确,把整个操作流程在脑海里“过”一遍,操作时做到集中精神,做到“旁若无人”。通过以上措施,选手在参赛时做到了情绪平稳、心态良好。

6.定期举办模拟比赛,不断提升操作技能

训练期间,学院会定期为参赛选手举办模拟比赛,安排大批自愿者充当模拟病人,供學生真人实操,并请系部领导、教师及学生观摩,努力营造比赛氛围。这种身临其境的训练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承受挫折的能力,而且有利于训练其对病人的关爱及保护病人权益等无形技能。模拟比赛的压力感和紧迫感,为学生从容应对竞赛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5]。

7.邀请行业专家点评,努力做到精益求精

在备赛后期阶段,学院邀请权威临床护理专家对参赛选手的操作进行现场指导,在技术、技巧的改变,与病人的沟通技巧,语言的表达和提炼等各个方面,力求做到与临床接轨。从临床上来,到比赛中去,专家指导对辅导团队、选手及训练效果都有很大的帮助。

8.定期进行临床观摩,近距离体验真实临床

当选手经过几个月的训练,对竞赛项目掌握牢固后,学院会将学生送至学院的附属医院,由科室安排带教经验丰富的教师带领其接触临床,细致观摩临床教师如何实施操作项目,如何与病人自如交流。经过一段时间观摩后,选手再在带教教师精心指导下亲自为病人进行操作,由此获取临床真实体验,杜绝面对模型的表演式操作。

三、参赛结果

经过学院领导与教师的指导,学院护生在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了一些成绩。2012年,学院荣获国赛三等奖2个,省赛一等奖1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3个;2013年,荣获国赛二等奖1个,省赛二等奖3个,三等奖2个;2014年,荣获国赛二等奖2个,三等奖1个;2015年,荣获省赛二等奖3个,三等奖1个;2016年,荣获国赛二等奖1个,省赛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2017年,荣获国赛二等奖1个,三等奖1个,省赛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3个;2018年,荣获省赛三等奖4个;2019年,荣获国赛二等奖2个;2020年,荣获省赛三等奖3个。

四、参赛体会

虽然学院在大赛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必须承认,选手培训过程中还存在一定问题和不足。具体表现在,选手的理论知识有待加强,不会灵活运用知识;首优护理问题有很大差别,致使学生在确定首优护理问题排序时出现困惑,最终理论失分;选手心理素质有待提高,在新的竞赛场地面对众多评委近距离评分时,不由自主地出现紧张胆怯、流程缺失、项目超时的问题;缺少人文关怀,在操作中不注意观察病人的细微不适,没有考虑到病人的理解能力和配合程度,也缺乏爱伤观念,没有及时询问病人需要等。

护理技能竞赛本着“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的原则成功举办,让各院校展现出了各自的护理专业教育教学成果和水平,彰显了自己的办学特色。通过历届技能竞赛,学院找出了与兄弟院校之间的差距,明确了努力的方向,这为今后的比赛奠定了参赛基础。笔者相信,随着护理职业技能大赛的持续开展,我国的卫生职业教育的教学水平会不断提高,护理人才将拥有更广阔的职业舞台。

参考文献:

[1]张雅文,马晓荣,徐庆梅.浅析护理技能大赛培训要点[J].卫生职业教育,2016(6):75-77.

[2]高丽洁.高职院校职业技能竞赛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J].当代职业教育,2015(9):10-12.

[3]吴萍.全国职业院校护理技能大赛辅导经验的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6(18):62-63.

[4]张丽娟.浅谈如何缓解护理技能大赛赛前及比赛中的心理压力[J].卫生职业教育,2013(2):156-157.

[5]刘小林,周立平.参加全国高职组护理技能竞赛的经验和反思[J].卫生职业教育,2015(3):97-98.

猜你喜欢
护生体会职业院校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浅谈如何做好办公室文秘工作
浅谈留级生的教育管理实践与体会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职业院校不能仅培养一线普通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