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细节出发,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2020-11-06 04:16王勤超
数学教学通讯·初中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课堂设计有效教学细节

王勤超

[摘  要] 有效教学一直是教育工作者所关注的热点话题,尤其是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提出了极为细致的要求. 文章基于“细节对数学教学的影响”的视角,结合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学设计、作业布置、错题利用等方面,具体谈谈如何从细节出发,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细节;有效教学;课堂设计

课堂是实现有效教学的主要阵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直是每个教育工作者不懈追求的目标,亦是每个教师肩负的重要责任之一. 课堂是由一个个看似与大局关系不大,却又不能忽视的小细节所组成,而一个个小细节能让略显枯燥与抽象的初学数学课堂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因此,关注课堂细节,是决定教学成功的关键因素. 本文笔者从“细节决定数学教学成败”的视角,结合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谈一些拙浅的认识.

从细节出发,培养学生良好的

学习习惯

我们常用水滴石穿来形容良好习惯的养成. 水滴的力量微乎其微,但是它长年累月地坚持,竟然能滴穿如此坚硬的巨石,数学学习习惯亦需要通过日积月累的小细节慢慢养成. 魏书生先生说过:“所谓的教育,就是帮助受教育者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在上课之前,引导学生准备好上课所需物品,如笔记本、草稿纸、三角尺、圆规等,以便上课时使用. 试想课程正在进行中,学生忙着到处寻找笔、三角尺等是怎样的一种忙乱情景.

某位教师在第一节数学课上给每位学生发了一个文件袋,袋里装有竹签、集体照、橡皮筋等看似与学习无关的物品. 经教师讲解,原来这些物品都具有深意:①竹签,时刻提醒自己要挑出自己和别人的错误或短处;②集体照,寓意我们是一个团结友爱的班集体;③橡皮筋,时刻提醒自己保持弹性,认真完成每件事.

这是一个注重细节的教师,通过充满“人情味”的文件袋,传递给学生一个信息:老师关心你的一言一行,对每个学生都充满了期望,希望每个学生都能时刻提醒自己在这个温暖的集体中,关注自己和他人的言行,认真完成每件事,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拿着文件袋也能体会到教师的一颗期盼之心.

从细节出发,合理设计教学过程

2011版的新课标指出:“学习应该是主动、生动并富有个性的过程. 学生除了接受知识以外,还有自主探索、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等更重要的学习方式. ”因此,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设计环节,应注重细节设计,根据学生特点,组织一些探究性活动,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归纳、提炼,多方位接受多样化的信息,拓展学生的学习思路,形成有效教学.

案例1  “三角形的中位线”课堂导入环节的设计

师:首先请同学们回顾一下,三角形中有哪些线段?

生:三角形中有三条边、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

师:很好!现在请大家观察图1,在△ABC中,D是AB的中点,连接CD,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ADC与△BDC的面积是相等的.

师:DC这条线段将大三角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小三角形,这是一个重要的发现.

师:在上述条件下,如果E是AC的中点,连接DE(如图2),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生:因DE为△ADC的中线,所以△CDE的面积与△ADE的面积是相等的.

师:若去掉图2中的线段CD(如图3),能获得怎样的结论?

生:△ADE的面积和四边形ABCD的面积之比是1 ∶ 3.

师:很棒!由此可知,连接三角形两条边的中点,可将原三角形分成一个小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形,其面积之比为1 ∶ 3. 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的名称和性质,也就是教材中出现的“三角形的中位线”这个概念.

……

这个设计联系了前后知识,既是已学知识的延续,又为新知做了铺垫. 教师注重了新知与原有知识的衔接,通过问题的设计,引领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从而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 问题串的出现,让学生经历“中线——中位线”的认知,在细节中导入了新的概念. 这种设计巧妙而又自然,既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又将知识点抽丝剥茧地逐渐展开,使课堂教学在细节设计中顺利进行.

从细节出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师的教学设计可从细节着手,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的难易程度设计出恰当的教学过程. 但是,有些细节是不可预见却真实存在的,这就需要教师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因势利导地实施教学,通过一定的手段让课堂恢复生机与活力,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案例2  “數”的复习

问题呈现:在3、6、8、9、18这5个数中,哪个数跟其他数不同?

生1:8与其他4个数不同.

师:为什么?

生1:因为3、6、9、18这4个数都是3的倍数,只有8不是3的倍数.

师:有其他不同意见吗?

生2:我觉得3与其他4个数不同.

师:为什么呢?

生2:这组数中,除了3是质数,其他都是合数.

师:的确,这是一个很好的发现,我们为这位同学鼓掌.

生3:我认为18与其他数不同,因为18是唯一的两位数.

……

教师捕捉到课堂的细节部分,通过言语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极高. 部分学生从开始的拘谨到敢于想象,思维得以拓展,继而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整个课堂氛围非常融洽,教学效果也异常显著.

从细节出发,有效提高作业效率

作业具有提高和巩固知识的作用. 部分教师为了省事,直接利用练习册等教辅资料中的习题让学生训练,这种千篇一律的刷题方式,不能实现因材施教,不能有效提升各个层次学生的数学水平. 鉴于此,我们应该根据学情,从细节出发,控制作业的量,设计出具有层次性的作业,让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猜你喜欢
课堂设计有效教学细节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让学生喜欢你的英语课
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
良好课堂,共同打造
细节取胜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