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

2020-11-06 02:49徐圆圆申璐林哲宇
青年与社会 2020年26期
关键词:亲社会行为受助者影响因素

徐圆圆 申璐 林哲宇

摘 要:亲社会行为是良好人际交往形成和维持的重要基础。文章主要从外部环境、施助者、求助者三个方面分析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为增加亲社会行为与减少不良亲社会行为提供指导方向。

关键词:亲社会行为;影响因素;受助者

一、亲社会行为的概念

亲社会行为是指个体自发性做出符合社会期望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助人行为与利他行为。在社会交往中人们所表现出的帮助、分享、合作、安慰、同情、谦让、互助,甚至为了他人或集体的利益做出自我牺牲都属于亲社会行为。从个人层面讲,亲社会行为对个体适应社会起着关键作用;从社会层面讲,亲社会行为对于维持整个人类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二、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

(一)自然的物理环境因素

自然物理环境是影响个体助人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即不同的天气情况、城市发展速度和规模的大小以及各种等级的噪音水平对个体的亲社会行为均有重要影响。例如:亲社会行为发生在晴天多于雨天;个体白天对陷入困境的行人提供帮助的行为多于夜晚。心理学家还发现一个普遍规律:生活在小城镇中的居民比生活在城市中的居民相对更友好,且更容易产生互助的行为。对此较为合理的解释是,个体在发展速度较快的城市中生活,信息量负荷,会尽量回避各种刺激,包括他人的求助信息。另一个重要的物理环境因素是噪音,噪音使人们对周围所有事物的反应能力下降,更少顾及周围人所处的紧急困境。

(1)是否有旁观者在场

“旁观者效应”最早由拉特纳与达利定义,指个体在有旁观者存在时会抑制助人行为的发生。当出现紧急事态时,即使个体很明确自己有义务去帮助受害者,但当周围出现较多的旁观者,人群中的匿名性会使个体的责任感分散,认为他人或许比自己更有义务实施助人行为,从而减少个体的助人行为。

(2)助人事件是否紧急

在紧急事件中,个体是否付出助人行为大多由个体的认知所决定。研究发现,与一般情境相比,紧急情境中的助人行为更少。这是因为在紧急情境下个体助人行为的动机更加单一,更多是考虑情境本身紧急程度或是感受到受助者的痛苦;而在一般情境中,人们更多考虑助人行为为自己带来的积极影响。

(3)社会文化传统

Joan miller 等人指出亲社会行为也与社会文化传统有关。这里只探究中国人的亲社会行为,中国的儿童从小就接受“群体内部的成员要互相帮助”的教育观念。因此,大多数中国人在帮助他人时会解释为“自己的义务和责任”,认为帮助他人是理所当然的事。此外,中国人在付出亲社会行为之前,还会先考虑对方与自己的关系,对与自己关系亲密的人付出更多亲社会行为,而与自己关系较为陌生的人较少提供帮助。

(4)陌生或熟悉的情景

研究表明,个体在熟悉的环境比陌生的环境更倾向付出亲社会行为。这是因为个体在陌生的环境中会感受到更多的焦虑,焦虑的增加会使人做出更多的自我保护行为,从而更少顾及周围的紧急困境;在熟悉的环境中个体会感受到更多的安全感,而安全感的增加可以缓解焦虑,从而增加助人行为。因此,个体在熟悉的环境中可能付出比陌生环境中更多的亲社会行为。

(二)施助者因素

(1)家庭的影响

家庭的环境氛围、父母的教养方式都对个体的亲社会行为的形成与发展有重要影响。Ma&Leung(1995)的研究发现:生活在和谐,有安全感的家庭中的儿童会表现出更高水平的亲社会行为;Hoffman(1975)在进一步的研究中指出,儿童表现出的亲社会行为大多是因为父母在教育中以身作则的结果。

(2)施助者情绪

亲社会行为的产生与助人者的情绪有同样有重要关系。在积极情绪的影响下人们更容易采取积极行为,同时帮助他人也可以维持个体的积极情绪。消极情绪对亲社会的影响则较为复杂:第一,若消极情绪使个体将注意力集中于个体自身的需要,付出亲社会行为的概率也会随之降低;第二,消极状态释放模型认为,通过对他人行善可以减少自己的忧伤和烦恼,当个体认为帮助别人可以抚慰自己的坏心情,那么个体付出亲社会行为的概率也会随之增高。另一个重要消极情绪因素是个体的内疚感。内疚是个体知觉自己的行为对他人或社会造成不良影响而引起的消极情感,个体常常靠各种方式的助人行为来摆脱内疚所带来的不适感,从而达到内心的平衡。故内疚感可以增加个体的亲社会行为。

(3)施助者的人格特质

研究发现,外向、开朗、宜人的人格特质通常会付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外向的人乐于关注身边事物的发展,对偶然出现的求助事件具有更高的敏感性,而乐观开朗的态度使个体常常怀有积极的情绪,敢于在他人面前表现自己。

(4)施助者自我认知

自我认知包括对自身角色与自身条件的认知。当遇到有人需要帮助时,个体首先会考虑自己的角色定位,包括身份、性别等,其次还会考虑到自身条件,如能力,知识,工具。若个体结合自我认知判断自己不具备帮助他人能力时,则较少实施助人行为。

(5)移情

移情指个体在人际交往中知觉到对方的某种情绪时,自己也能体验到相同的情绪反应。许多研究表明,移情对助人行为有激励作用,当个体目睹了他人处于悲伤之中时通常会出现移情反应,从而表现出助人行为。Bastson的移情利他主义假设提出,如果个体移情的程度足够高时,个体将不再考虑助人行为的代价而纯粹因为利他的动机而付出助人行为;当移情程度较低时,社会交换理论则起主导作用,人们会基于自己的付出与收益来决定是否提供帮助。

(三)受助者因素

(1)受助者的外表

研究发现,求助者外表对亲社會行为的产生有显著的影响。外表包括个体的长相、体型、身高、服饰、种族、肤色及其他一些具体的外貌特征。在同样的情境下,外表吸引力高的年轻男女更可能受到别人的青睐和协助。另一方面,人们更倾向于对与自己外表相似的人付出亲社会行为,如:帮助同一肤色的人要比帮助不同肤色的人可能性大;对同一国家的人提供的帮助要比对一个外国人提供的帮助更多。

(2)受助者是否值得帮助

研究指出,个体在决定是否助人的同时会参考受助者需要帮助的原因或理由,更倾向于帮助由不可控因素导致问题的人或是不能靠自己的力量完成任务的人。例如,相较身体健康的乞讨者,人们会给予残疾的乞讨者更多施舍;课后借笔记时,大学生们更愿意把笔记借给一个上课认真听讲的同学,而不愿借给那些上课并不用心的同学。

(3)受助者的性别

男性自古以来被视作强大且更有能力走出困境的群体,女性则被视作弱小且易受伤害的群体,当女性与男性同处于困境中时,施助者会更倾向帮助女性求助者。

三、研究不足和展望

亲社会的影响因素可以从更多角度入手,可以有更多的考量与切入点。本研究参考的文献数量有限,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参考更多的文献与资料,做出更全面的归纳与分析。

参考文献

[1] 张殷鹏.基于自我概念视角下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8.

[2] 李振莹,郝垒垒,王大伟.个体嫉妒水平、受助者外表吸引力对助人行为的影响[J].心理研究,2016,9(03):60-67.

[3] 夏勉,王远伟.状态共情、情境安全程度对助人行为的影响——人际信任的调节作用[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54(04):168-176.

[4] 关旎.大学生的主观社会经济地位、移情与助人行为的关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

[5] 康家慧.高职院校学生道德判断能力、内疚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6] 邹莉.不同情境中求助者求助方式与旁观者态度对初中生助人行为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4.

[7] 黄荣纯.彭宇案与小悦悦事件中的蝴蝶效应[D].东北财经大学,2012.

[8] 吴小琴.自尊、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

[9] 丛文君.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类型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

[10] 余娟.中学生亲社会行为及其与自我概念的相关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

[11] Daniel E, Bilgin A S,Brezina I, et al. Values and helping behavior: A study in four cultur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2014, 50(3): 186-192.

[12] Emswiller T, Deaux K, & Willits J E. Similarity, sex, and requests for small favors.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1971, 1(1): 284-291.

基金項目:江苏省高校哲社基金项目“情绪启动条件下共情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2017SJB2140)。

猜你喜欢
亲社会行为受助者影响因素
受助者视角的帮助行为:后果、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
人人都该学点心理急救
扶困助学活动有效性对受助者心理、思想影响的案例研究
高职生学校社会行为的调查研究
亲社会行为研究综述
角色游戏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