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电视台新闻记者的采访艺术及技巧

2020-11-06 04:22李芳菲
新闻传播 2020年14期
关键词:电视台新闻记者技巧

李芳菲

[摘要]基于互联网背景,信息量不断增加,使得社会民众在信息质量方面的要求也持续增加。而新闻是民众获取信息的关键渠道,所以,记者需要不断提升自身采访水平,以提高新闻质量。对此本文简单介绍新闻采访特点,分析现阶段新闻采访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几点提高记者采访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电视台;新闻记者;采访艺术;技巧

在科技速发展推动下,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有效提高了信息传播速度,民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得到拓展,致使媒体行业竞争也日益激烈,要想保证自身竞争优势,及时获得信息,并保证信息量充足,新闻节目应该持续升级,提高节目新鲜感或是增加新节目,以满足民众需求。

一、新闻采访特点

(一)时间限制性

该特点主要为时效性,其也是它与其他信息的关键区别,属于新闻信息独特特点。记者开展采访工作时,需要在规定时间内结束采访,对采访中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归类,并完成采访过程撰写"。整个过程中的各个步骤对于新闻质量而言均十分关键,在保证效率的同时还应该保证质量。基于此特征要求,新闻记者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采访工作与稿件撰写工作,同时及时向公众与社会播报这些新闻内容,进而快速准确报道新闻事件。

(二)知识全面性

新闻信息主要就是通过采访获取,在记者不断努力过程中,可以为社会民众提供大量新闻信息。传播新闻信息时,记者具有重要作用,特别在新闻行业持续发展以及新媒体背景下,民众在新闻信息方面的要求不断增加,对知识类信息需要日益增加,所以新闻报道还有着知识全面性特点。现阶段,民众非常重视精神生活发展,因此涉及的领域较为广泛,记者为了提升采访效果,不仅应该具有良好专业技能,同时应该对相关领域知识进行充分学习,进而满足受众需要。

二、现阶段新闻记者采访工作的不足

(一)传统采访思路使得新闻采访创新受到阻碍

基于传统思维影响,一些新闻记者开展采访工作时循规蹈矩,仅仅在传统采访流程以及相关环节的框架内开展工作,实际工作中缺少创新勇气以及创新意识,所以在新媒体快速发展背景下,新闻采访中的新鲜性、速度等方面劣势日益明显,采访方式缺乏新意,节目制作缺少创新,致使电视受众出现流失问题。

(二)表达方式不够灵活,无法吸引受众

虽然一些电视台积极创新采访形式,然而现今社会的信息呈爆炸式发展,所以在采访速度方面始终存在不足,并且电视新闻特点,导致其在采访过程中需要从头到尾地进行,同时需要保证新闻要素完整性,导致其不仅速度无法得到有效提升,还需要保证新闻质量。另外,我国近年新闻采访同质化问题较为严重,各个媒体之间的采访特色培养与塑造略显不足,个性化是新闻质量重要部分,若是电视媒体无法将此种优势与特色充分展现出来,则其傳统新闻媒介地位、传播话语权等优势会逐渐被其它媒体形式取代。

(三)记者双向互动思维不足

现阶段,一些新闻记者工作思路并未得到充分拓展,开展新闻采访工作时无法充分理解强化节目互动性含义,导致工作过程主要以“讲述”形式为主,缺少悬念设置,无法引导受众进行思考,进而无法和受众进行良性互动。另外,新闻媒体在新媒体技术应用方面不足,无法有效拓展互动途径,与受众的联系不够密切,使得电视新闻和受众的黏合度逐渐降低,进而无法进一步占据市场份额。三、提高新闻记者采访能力的策略

(一)积极创新工作思维,认真挖掘素材

基于新媒体背景,为了保证新闻采访改革效果,应该积极培养新闻记者互联网意识以及创新意识等,提高新媒体背景下传统媒体参与度,在工作中能够熟练运用新方法与新技术"。新闻记者应该将新时代采访要求不断融合于采访思维中,构建“电视+新媒体”思维导向,勇于采用新媒体采访形式,对新媒体报道动向保持良好关注度,在发现相关新闻题材具有重大价值之后,应该及时到达现场收集资料,并且进行深入调查,促使该新闻报道的社会脉络更加完整,将电视媒体权威性充分体现出来,进而达到即便其它媒体也报道了该新闻事件,但是受众能够通过电视媒体获得深层次内容的目标。

同时,记者应该积极跟上时代发展步伐,及时更新采访技术,应该充分了解受众信息接受习惯与信息需求,尽量突破长篇累牍报道方式的限制,使采访内容更加精炼,进而满足人们在快节奏生活背景下的新闻信息阅读需要。应该勇于借助互联网技术与信息技术,采用互联网采访形式制作节目,借助互联网直播、线上交流以及电视直播等性质,促使新闻采供具有良好即时性。

(二)突破传统表达方式,持续提升采访特色与质量

在传统新闻采访模式中,一般存在原则性、严肃性较强等问题,导致采访内容缺少活泼性,采访内容不够接地气、不够丰富以及过于“高大上”,无法充分吸引90后与00后年轻受众。基于新媒体背景,新闻技术需要对人们在娱乐化新闻方面的需要予以尊重、重视,在保证采访素材完整、内容真实、报道及时性基础上,对新闻表达方式进行充分创新,将节目特色充分展现出来,进而吸引年轻受众4。例如央视新闻节目主持人朱广权,其播报新闻节目时,经常使用一些深入浅出的话语播报新闻,使得整个过程更具幽默特点,被年轻观众授予“段子手”称号,获得广大网民喜爱,充分提升节目关注度。另外,还可以积极借助新媒体手段播报。比如新闻联播节目通过开通抖音账号等形式,实现创新发展,不仅使得播报内容更加精简,还充分满足年轻观众需要。

(三)坚守工作原则与底线,强化观众互动

电视媒体属于传统媒体,属于真正新闻事业单位,基于新时代背景,电视记者应该积极学习新媒体工作手段与创新性思维,同时需要认识到一些新闻媒体为了提高自身传播优势,所采用的“不择手段”方式应该完全摒弃。电视媒体应该具有甘于奉献、甘于寂寞的精神,需要克服工作过程中遇到的诱惑,始终“讲真话,走正路”。同时电视记者还需要牢记自身使命,开展采访工作时,能够坚守原则与底线,不断提升、丰富自己。

同时,在新闻媒体背景下,新闻出现膨胀现象,其中掺杂大量虚假新闻,从促进自身稳定发展与认真履行社会责任角度分析,新闻记者需要强化观众互动与交流,进而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勇于报道真相、坚持真相,进而创造良好社会风气与行业风气,提高自身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四)提升采访速度

时代发展节奏较快,新闻记者需要不断提高自身效率,在采访前记者要对事件来龙去脉以及相关人员信息进行充分了解,及时构建采访步骤以及采访问题等采访思路,进而才能够有效利用采访时间,使得被采访者能够予以主动配合。在采访政要以及名人时更需要注意这个问题,以体现自身专业素养。

(五)合理运用采访技巧

记者和受访者展开交流时,交流技巧非常重要,主要涵盖倾诉与倾听等内容。认真倾听能够使受访者感受记者的友善,使其心情更加放松,在表达对受访者尊重的同时,还能够有效保证采访成功。在一些采访中,受访者基本上不愿意向记者倾诉,难以消除戒备心理,所以记者难以获得充足的信息。因此,记者和受访者交流时,应该坚持公正原则,并保持良好耐性,充分了解受访者想法,进而获得真实信息。

另外,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应该具备察言观色能力。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在采访过程中受访者心理状态是持续变化的,極易出现戒备、紧张等心理,记者应该对受访者情绪与反应保持良好关注度,合理确定提问时机。并且,受众在某个事件中的看法主要来自记者的具体描述,所以记者提问相关问题时,应该积极思考与观察,以掌握受访者真实想法,进而提高采访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在时代快速发展过程中,对新闻记者的工作要求不断增加。记者应该积极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并保持良好职业道德。通过积极创新工作思维认真挖掘素材、突破传统表达方式持续提升采访特色与质量、提升采访速度、合理运用采访技巧等策略,不断提高自身采访能力,进而为社会民众提供高质量、精炼的新闻信息,提高电视新闻媒介在新闻行业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1]常亚旭.电视台新闻记者采访艺术和技巧分析[J].传媒论坛,2019,2(06):58-59.

[2]杨威.浅谈电视台新闻记者采访艺术和技巧[J].西部广播电视,2018(21):165-166.

[3]李云辉。电视新闻采访中记者的提问艺术与技巧探讨[J].新闻研究导刊,2017,8(03):200-200.

[4]宋刘明.新媒体下电视台新闻记者采访艺术的提升策略[J].新闻传播,2017(13):81-82.

[5]李化栋.浅谈电视台新闻记者采访艺术和技巧[J].人文之友,2019(02):97-97.

猜你喜欢
电视台新闻记者技巧
求数列和的几个技巧
领取新闻记者证人员公示名单
指正要有技巧
提问的技巧
我是新闻记者
公示
例谈三角恒等变换的常用技巧
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