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信噪比数据静校正技术综合应用研究

2020-11-06 01:29武永山
中国化工贸易·中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综合应用

摘 要:针对低信噪比数据静校正数据的综合应用问题,本次研究首先对综合静校正技术进行简单介绍,从基准面静校正以及剩余静校正两个方面出发,对低信噪比数据静校正技术的综合应用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为推动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研究表明:在某些地形较为复杂的地区,获取的数据信噪比相对较低,静校正问題相对较为突出,但是工作人员只需要充分利用地震中获取的资料以及地表信息,就可以对静校正技术进行充分的利用,同时,还可以解决静校正过程中的众多问题。

关键词:低信噪比数据;静校正技术;综合应用;基准面;剩余静校正

0 前言

在进行地震勘探作业的过程中,在某些地形相对较为复杂的区域,获取的数据信噪比相对较低,对地震勘探资料进行静校正作业的难度相对较大,同时还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最终使得地震勘探作业的效率严重降低,在另一方面,在对低信噪比数据进行静校正处理的过程中还会产生反射波畸变问题,进而使得地震成像的精度严重降低,如何解决静校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保障地震数据处理效果的关键所在[1]。针对此问题,本次研究首先对综合静校正技术进行简单的介绍,以我国某油田为例,进行低信噪比数据静校正技术的应用研究,为推动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1 综合静校正技术

所谓的综合静校正技术主要指的是利用地震勘探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初至波以及反射波等数据资料,对静校正的各种效果进行分析以及对比,最终可以得到适用于该地区的基准面静校正技术,然后再通过试验的方式对剩余静校正进行有效的组合,在得到最佳的反射波频率以后,使用反射波的分频来代替剩余静校正。在对综合静校正技术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首先需要对基准面进行静校正,目前常见的基准面静校正方法相对较多,各种类型的技术方法也都已经得到了成功的应用,工作人员需要对不同的技术方法进行试验对比,以此选择出适用于自身区块的静校正方法,然后工作人员就可以进行剩余静校正作业,对于某些区块而言,由于地形相对较为复杂,单一的剩余静校正技术很难起到应有的效果,因此,工作人员可以对多种类型的剩余静校正技术进行综合性的应用,进而全面提高剩余静校正的效果,为提高地震信号的处理效果奠定基础[2]。

目前,在进行地震勘探数据静校正的过程中,普遍存在三种类型的问题,首先,我国大多数油田处于地形相对较为复杂的区域,地表的起伏相对较大,地表的起伏已经超过了地震波的波长,通过对地震波的入射和反射进行全面的分析已经无法满足地表一致性的基本要求;其次,地层中存在严重的岩性变化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得到精细的低减速度数据资料,这会对地震勘探数据资料的分析带来一定的困难[3];最后,静校正量相对较大,已经完全超过了地震波的周期,静校正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周期跳跃问题。针对目前地震勘探中存在的三大问题,使用综合静校正技术都可以得到良好的应用。

2 低信噪比数据静校正技术综合应用

2.1 基准面静校正

我国某油田区块的地表类型属于山地,地面的起伏变化相对较大,其中最高点位置处和最低点位置处的高差可以得到1500m左右,在进行地震勘探作业的过程中,首先使用单点数字型的检波器对相关的数据资料进行了全面的收集,最终得到的数据资料属于多分量的资料,这种类型的数据资料具有很强的保真度,但是质量相对较差,还会出现信噪比相对较低的问题。在另一方面,在该区域侵蚀现象较为严重的区域,非常容易出现严重的静校正问题,对地震勘探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单炮记录以及反射波曲线都已经出现了严重的扭曲问题,在侵蚀区域内,地震剖面的同向轴分辨率相对较低,对该区域进行合理的静校正十分重要。

在进行基准面静校正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首先对整个工作区域内的地震资料进行精细化的拾取,首先优选出了三种基准面静校正技术,分别是高程静校正技术(利用地震数据资料中的高程变化情况对基准面进行合理的静校正处理)、三维折射波静校正技术(利用地震数据资料中的折射波对基准面进行合理的静校正处理)以及三维层析静校正技术(利用地层中的层系变化情况对基准面进行合理的静校正处理)。

通过对三种类型的基准面静校正技术进行全面的对比以后,进而优选出了菲涅尔带层系静校正技术作为本区块的基准面静校正技术。通过对层系反演过程中的表层速度模型、静校正量以及静校正作业过程中的单炮记录进行全面的对比以后发现,原始的单炮记录以及反射波的同向轴都已经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扭曲问题,如果使用高程静校正技术和折射波静校正技术,虽然反射波的同向轴相对较为光滑,但是也会出现相对较为严重的扭曲问题。在使用层系静校正以后,单炮的记录以及反射波同向轴的变化情况相对较为平缓,静校正作业的效果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通过对地震剖面进行对比以后发现,如果使用高程静校正技术或者折射波静校正技术,则剖面同向轴会出现连续性相对较差的问题,此时得到的地震信号信噪比相对较低,工作人员需要对长波进行合理的校正。如果使用层系静校正技术,得到的地震剖面效果相对较好,同向轴具有非常强的连续性,波组的特征也会得到明显的改善,此时并不需要工作人员对长波进行校正。

通过综合分析可以发现,在该区域内,层系静校正技术在本区块中的应用效果相对较好,因此,本区块将使用该种类型的技术进行基准面的静校正作业,事实上,不同区块的地形以及地下的情况存在明显的区别,在进行基准面静校正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对常见的静校正技术进行全面的试验对比优选。

2.2 剩余静校正

由于其地表的结构相对较为复杂,在北部区域存在较大面积的侵蚀岩石,单一的技术很难解决剩余静校正问题,因此,本次研究将综合多种技术进行静校正处理。首先,地表一致剩余静校正方法主要是利用地震勘探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地震道以及模型道,进而得到单道的相关时差信息,在地震数据信噪比相对较低的区域内,时差的获取难度相对较大,获取的时差存在严重的误差问题。超级道剩余静校正技术主要是根据时窗信息,对每个地震道进行全面的扫描,进而可以得到超级道,通过使用该项技术可以使得地震资料抗噪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在使用超级道的过程中,可以得到相关的模型道,工作人员只需要进行迭代计算和互相关计算,就可以得到检波点以及出炮点等位置处的剩余静校正信息。为了提高本区块的静校正效果,在信噪比较大的区域内将使用第一种技术,在信噪比相对较低的区域内将使用第二种技术。同时,在对静校正效果进行改善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遵循从低频到高频以及时差由大到小的基本原则,最终达到高频信号相互叠加的基本目的。在进行多次迭代以后对地震数据资料进行观察分析发现,第一种技术已经发挥了明显的效果,第二种技术也使得信噪比相对较低区域中存在的问题得到了明显的解决,最终使得剩余静校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3 结论

通过本次研究可以发现,受到地表状况较为复杂的影响,获取的地震勘探数据资料信噪比相对较低,在这种情况下进行静校正作业会出现各种类型的问题,进而使得地震勘探作业的效果以及效率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工作人员需要充分使用地震中获取的相关信息,对基准面静校正技术进行合理的选择,对剩余静校正技术进行综合性应用,就可以提高低信噪比数据的静校正效果。

参考文献:

[1]白旭明,崔宏良,袁胜辉,等.复杂探区综合静校正技术的应用[J].物探与化探,2014(3):582-586.

[2]黄健,刘远志,刘胜,等.综合静校正技术在龙门山双复杂地区的应用[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5,41(Z1):85-90.

[3]崔宏良,白旭明,袁胜辉,等.模拟退火静校正技术在低信噪比地区的应用[J].岩性油气藏,2012(11):15-21.

作者简介:

武永山(1973- ),男,黑龙江榆林人,工程师,从事地震资料处理工作。

猜你喜欢
综合应用
水稻综合应用土肥技术
减小盘古梁数字化示功图计量误差
基于风景园林设计中可持续雨水管理措施的综合应用探索
商务英语在国际电子商务中的综合应用分析
工业废渣在水泥工业的综合应用
“知识生长式”的思维课堂
拓展渠道,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高校实验室综合管理系统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