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场景解读的策略

2020-11-06 05:24钱津津
中小学班主任 2020年10期
关键词:小说教学场景策略

钱津津

[摘要] 小说通过典型形象的刻画和充满矛盾冲突的故事情节发展来反映现实问题。故事情节的推动和发展对人物形象和主旨表现都具有重要意义。这就需要从文本中找到解开助推故事情节发展的密码,即场景,掌握了场景解读的策略便能帮助学生准确、深入把握文章主旨内涵并学会同类文章的有效阅读。本文以蒲松龄《狼》(其一)的教学内容选择和设计为例,试对小说教学中特定场景的作用及解读文本的策略进行思考。

[关键词] 小说教学;场景;《狼》;策略

所谓“场景”,是指在一定时间、地点,一些人就某个话题,以某种方式,为某种目的(意图)进行言语交际的一种境况。在叙事性作品中,作家总是通过场景的变动来展示人物的心理、性格、思想的变化历程。“交际者活动的场景总是处在一定的变动之中,场景的特点会在不断地变化着。”[1]

《狼》选自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本文试从文章的释义、解码、评鉴三个角度对其进行文本解读,并对本课课堂教学内容选择和教学设计进行探讨。

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屠户晚归途中遇狼,与狼斗智斗勇,最终战胜狼的故事,从而表现了禽兽即使再贪婪、狡猾也敌不过人的聪明智慧这样一个主题。文章的主题就是通过屠户与狼较量的变化来实现的,而屠户与狼较量(即矛盾冲突)的变化又是在一个个特定场景中展开的。实际教学中通过抓住这些特定场景这个密码,抓住矛盾冲突、理清情节发展去解读小说的故事情节,能有效把握小说的形象和主旨。

一、抓住矛盾冲突

小说情节的矛盾冲突是小说吸引读者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让小说情节充满矛盾冲突,更加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呢?那就先设定一个主角。主角必须有强烈的渴望,其渴望的强度一定要让人感到危险的存在。[2]《狼》这篇小说中狼有着强烈的吃肉的渴望,所以它对屠户步步紧逼。在屠户“投以骨”之后一狼“仍从”,“复投之”后“两狼之并驱如故”,这就塑造了一个贪得无厌的狼的形象,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屠户所面临的危险。而屠户从遇狼开始就渴望摆脱狼带来的危险,这种渴望自始至终都存在,也正是这种强烈的渴望使得屠户想方设法摆脱狼的尾随与进攻。所以第一课时从释义层和解码层入手,将教学重点设为通过抓住关键词句把握狼之“黠”和屠户之“智”。借助预习单落实字词,让学生以“我要温馨提示大家……”的句式解决生字词的读音与重点词语的意思。狼的形象把握则通过一个问题来解决,即小说刻画了一个怎样的狼?试用课文中的一个字来概括:黠。“黠”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这样的:形色,从黑,吉声。本义:坚黑色猾,含有内心险恶、耍弄小聪明来伪装之意。可以这样提问学生:狼之“黠”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提示学生根据释义从文本中找对应的词句。引导学生抓住动作和神态描写来品味狼和屠户的形象。“缀行甚远;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后狼止而前狼又至;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可以看出狼的贪婪凶恶;而“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看出狼的狡诈阴险。此时教师可以追问:是什么因素促使狼对屠户步步紧逼呢?又是什么原因驱使屠户不断地设法与狼周旋,最终果断劈狼呢?从而引导学生说出狼对肉的强烈渴望以及屠户对摆脱狼的威胁的强烈愿望。这样就抓住了把握小说形象的“密码”。作者越是将狼刻画得贪婪凶恶和狡诈阴险,越是能衬托出下文屠户的果断和机智。带着学生品读了狼之“黠”和屠户之“智”后,才可使他们领会作者如此构思的用意。

二、理清情节发展

除了有强烈渴望的主角以外,还要有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联系和联系的中断。在小说家兼诗人罗伯特·摩根认为:“故事既包括冲突,也包括联系。”[3]作者是如何在狼和屠户之间建立一种联系的呢?那就是用“晚归”这个特定场景和“剩骨”引出故事,并且一开始就将屠户置于危险的处境中。当屠户发现遇狼后而“惧”时,采取的行动是“投以骨”——防御。平常的教学中教师可能只是浅显地告诉孩子这句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真是如此简单吗?为什么不是白天?为什么不是担中无肉无骨的情况呢?如果教师这样追问,也许学生的思维活了,课堂也就活了。语文老师的职责之一不就是激发学生思维吗?试想,如果故事发生在白天,而且担中无骨的话,会发生什么?

再看作者是如何巧妙地将危险一步步逼近的。先让屠户与狼之间的联系中断,即“骨已尽矣”,狼并没有因屠户的投骨而止,反之“两狼之并驱如故”。此时狼的贪婪形象和屠户的处境之危险已经跃然纸上,读者的心也悬了起来,后面将发生什么呢?屠户的命运将会怎么样?蒲松龄可谓吊足了读者的胃口,我们不得不佩服作者的高明。

然而故事情节还需推动,那该怎么推动呢?继续建立联系,让中断的联系再联系。此时作者又设置了“麦垛”这个特定场景使得屠户和狼再次建立联系,从而进一步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什么不选择其他事物而非得是麦垛呢?因为只有麦垛能为狼提供策略上的所谓聪明进攻,也只有麦垛才能为屠户提供暂时的安全庇护,这为屠户的机智果断劈狼奠定基础。麦垛这一场景的出现,将故事情节推向了高潮,也进一步表现了狼的“黠”和“变诈”,反衬出屠户的沉着、果断、机智。当屠户果断劈狼后,结尾处作者自然而然發表议论,文章的主题亦清晰明了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一篇小说的故事情节需要学生抓住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几个要素来梳理。这个相对来说比较好把握。作者如何架起狼和屠户之间一次次较量的桥梁?即狼和屠户之间的较量是通过什么推进的?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不交代晚归、只有剩骨以及麦垛,故事将会怎样发展?这些问题会引导学生寻找解读文本的密码——晚归途中、担中剩骨以及麦垛。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在引导学生思考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起助推作用的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对表现主旨的作用。这样学生就对特定场景对推动故事情节有了一定认识,从而为今后的小说学习提供了具体的思维策略,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

上完第一课时后给学生留作业——改编故事,如果故事发生在白天,如果没有麦垛,故事将如何发展?请学生改写故事。此设计意图让学生揣摩缺少特定场景对故事情节发展的影响,进一步体会场景的作用。

第二课时从评鉴层面入手,通过学生小组内交流改写的作文,讨论改写后的故事和原文相比在故事情节发展和表达主题方面有什么不同,从而体会场景在故事情节发展和表达主旨方面的作用。再让学生运用场景解读策略去解读《狼》其二、其三两篇文章。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和掌握情况。最后布置两道课后迁移运用作业,一是课外阅读《水浒传》中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章节,体会特定场景在推动情节发展和表现主题方面的作用;二是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尝试创作一个故事,让故事波澜起伏。

[参考文献]

[1]王建华.现代汉语语境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2][3]珍妮特·伯罗薇,伊丽莎白·斯塔基-弗伦奇,内德·斯塔基-弗伦奇.小说写作:叙事技巧指南(第九版)[M]. 赵俊海,李成文,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283,290.

猜你喜欢
小说教学场景策略
场景传播视阈下的网络直播探析
高中小说教学策略探究
汉语语篇英译中词汇场理论和框架理论的应用研究
场景:大数据挖掘的新标准
浅论小说教学对于中学生人格塑造的意义
《远大前程》的哥特式解读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