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分析

2020-11-06 09:12刘鹏程
科学与财富 2020年24期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管理对策施工技术

摘要:目前市场中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建筑标准,即装配式建筑,本文主要对这种建筑的建筑方式、建筑过程中的重难点以及这项施工技术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介绍,使读者认识到这种建筑方式未来必定会有规模化的发展,同时这种建筑能够大幅度促进建筑市场的发展,也能够保证建筑市场长期处于稳定的发展之中。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对策

1     装配式建筑优势

1.1  节约建筑资源

通常来说,施工都需要耗费大量的基建材料以及动力燃油等,经调查显示,我国平均的建筑行业能耗是其他发达国家的3 倍~5倍,除此之外,大部分的建筑都属于粗放式的生产,这就导致这些建筑是不符合建筑节能的要求的。同时在建筑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资源浪费的现象,导致水泥或者是矿石这类不可再生资源被耗费,这对于形成节能建筑是非常不利的,用这种方式所建筑的相关建筑在拆除之后也很难再循环进行利用。但是装配式建筑则能够有效对这些建筑资源进行利用,这种建筑方式通过对建筑物的结构、特点等部门进行合理的设计,使得混凝土或者是水泥的消耗量大幅度降低,而且对于水资源的消耗也大大降低,与传统的建筑方式相比,这种新型的建筑方式能够对资源进行有效的利用。

1.2  缩短制造工期

在用装配式建筑和进行建造时,通常都会对外墙板或者是其他构建预留安装卡槽以实现对这些建筑的外部包围或者是封闭,用这样的方式能够大大缩短工作时间,同时也能够大大降低功耗,除此之外,装配式建筑通常都会用集约化的生产方式,对于每一个单体来说,都有其固定的加工车间,这就使得各个部件在加工过程中都能够井然有序,便于快速实现浇筑、防护或者是涂层工作,用这样的方式能够大幅度降低工作时间,同时还能够有效提高工作质量。一般来说,在对建筑进行组装的阶段,如果用那些大型的吊机进行组装就能够大大降低工作周期,能在1~2周内就建立起相关建筑,同时也能够减少对施工现场的影响。

1.3  工程费用的降低

装配式建筑的相关构件都是在工厂内部进行生产的,这就需要员工能够熟练的对相关设备进行操作,加强管理安排,这样能够大幅度的降低在每个阶段的劳动成本,随着现在机械化设备的发展,这就使得预制构件的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此外,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标准化预制施工也将严格控制材料用量,同时减少材料的浪费,这样就能够减少工作过程中的费用开支,同时在施工阶段还不需要很多的劳动工人进行工作,施工周期也比较短。总而言之,与传统建筑施工相比,装配式建筑所需的工程费用已经被大大降低。

1.4  工程质量的保障

装配式建筑的相关构件都是在工厂内部进行生产的,所以在建造过程中对于混凝土、钢筋或者是砂石都是有着严格规范的,构件按不同工房分配施工,保证了装配式建筑的标准化生产程序。采用装配式建筑时,必须要从结构安全、材料控制以及截面设计等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对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要提前规避,避免在装配式建筑构件预制装配前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通过熟练的操作工人完成装配式建筑的装配作业,可以保证装配式建筑整体质量的提高。

1.5  大大减小了对周边居民的生活影响

用装配式建筑进行生产时,从生产阶段到最终的组装阶段都需要有特定的人员进行操作,最重要的就是最后一步的组装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并不需要对混凝土进行拌合,这就使得现场丰产飘散以及废水随便排放这一类问题基本上没有,而且用这种方式建造所耗费的时间也相对比较短,对居民的生活影响也大幅度降低。

2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

2.1  施工时很常见的重难点以及相关解决措施

1)在用装配式建筑进行生产时,必须保证钢筋的数目与位置是一样的,尽可能的在拼接过程中保证对接的准确,对预制板梁进行钢筋连接后,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施工时可能遇到的各种突发情况。

2)    對构件的位置进行确定时,还要考虑到机电管线的排布情况,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在固定时对机电管线所造成的二次损伤,通常情况下,对构件进行固定时都必须与图纸进行对照。

3)    一般来说,装配式建筑构件所采用的生产方式都是集约化生产,这就使得对尺寸的精度要求很高,而且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还需要对相关构件的尺寸或者是精度进行更为精细化的施工,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构件与设计不完全闭合的问题。这就需要员工有很丰富的经验,能够严格按照图纸进行操作,再安装过程中也需要考虑到操作的复杂程度等一系列现实问题。

4)    为避免在吊装或者是运输过程中对装配式建筑构件造成损害,在装配式建筑吊装作业中,必须对相关构件进行保护包装,同时,操作人员也应该把自身的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在吊装作业中,应与相关构件保持一定距离,按照施工的安全要求,所有上岗操作员都应具有相应的职业资格。

2.2  关键施工技术及工艺流程

20世纪末,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开始投入使用,但是由于当时的生产工艺相对比较落后,一系列问题也随之出现,严重制约了该技术的发展。随着现在社会的不断进步,装配式建筑已经逐渐投入实际生产之中,但是对于该建筑方式的建筑工艺以及施工技术了解还有待深入。通常来说,外挂版或者是内墙板都是用工厂预制的方式进行生产的,而且在搭接过程中还会用垂直方式进行固定,地板底部的钢筋也是采用预制的,现场浇注施工,可缓解由于建筑物整体拼接不良,抗震等级低等问题。同时,提前考虑相关施工工艺,可减少混凝土、钢板等材料的消耗。组合式建筑施工工艺流程一般包括:建筑部位定位,这些都需要与图纸进行对照,严格按照图纸进行操作,并配有防护网框架,组合式建筑构件的安装,梁柱钢筋的绑扎,古式内墙板内安装,埋设相关机电管道,现浇相关部位混凝土等。

3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

1)    用装配式建筑进行施工时对于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相对较高,还需要熟练度较高的人员接受专业的技能培训等,这能够直接提高这些员工的综合能力,同时对于提高建筑质量也有积极的作用。

2)    组装式建筑构件出厂时,施工单位必须对相关构件进行技术指标的确认,只有保证这些部件的质量是合格的才允许出厂。在进行输送过程中必须考虑到输送的距离、输送带体积等各因素,合理的对运输方案进行制定,对于那些容易损耗的部位要进行保护。部件运输到指定的施工现场后,在部件的堆存、存放过程中也需要一定的保障管理。

3)    在进行现场组装时,施工人员必须把周围环境中一切危险因素进行排除,同时还要结合建筑物的特点对施工环节进行优化,尽可能的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上降低施工环节,完善监督体系以及质量管理体系,促进该技术的不断进步。

4)    为使装配式建筑能够更大范围的传播,建设单位必须要用信息化管理的方式对其进行控制,还要考虑到业主的相关需求、定制设计、规范施工、现场施工等方面进行一体化管理,以推动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志华.试析装配式建筑结构的设计要点及相关探讨[J].智能城市,2019,5(11):57-58.

[2]   周永明,苏章,李文建.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信息交互与管理平台设计[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7):42.

[3]   李国,蒋跃楠.浅析钢筋混凝土装配式建筑[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19,35(1):52-56.

[4]   黄浩贤.附加粘滞阻尼器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分析[J].广东建材,2019,35(3):56-57.

作者简介:

刘鹏程,男(1979.07.19)广西桂林,本科,广地建设有限公司建筑施工。

猜你喜欢
装配式建筑管理对策施工技术
建筑工业化之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思考
浅谈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装配式建筑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
中学生考试作弊问题分析及其管理对策
国有风险投资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研究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关于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