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的中职会计教学策略初探

2020-11-06 11:11张璀璨
科学与财富 2020年24期
关键词:中职会计教学策略信息化

张璀璨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已经越来越被使用到社会各领域。中职教育以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专业型技术人才为办学目标,在教学管理中更应该顺应社会的发展,引入时代化的教学元素。在中职会计的教学过程中,学校应该充分挖掘信息技术为教学管理带来的便捷信息,通过引入先进的教学管理方法和先进的教学管理设备,对传统的中职会计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生命力,使得人才培养更具时代性,更符合社会需要。本文针对信息化背景下中职会计教育的现状,为中职会计教学中如何结合信息化的大背景进行教学做了简单探索。

关键词:信息化;中职会计;教学策略

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为社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巨大的便利性,会计信息化已经日益显示出其优越性,并逐渐在实际应用中取代传统的会计电算化。随着信息化趋势的日益成熟,教育信息化的趋势也日益凸显,中职会计教育为会计行业培养了大量专业型人才,在中职会计教育中,教学管理也必须顺应社会的发展和行业的需要,在人才培养方面紧跟时代的步伐,将信息技术应用于传统的中职会计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技能学习与行业的人才需求的匹配程度,使中职会计教学能为社会发展提供大量技术型人才,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1.    信息化对中职会计教学的影响

1.1  信息化有利于课堂教学的便利性

信息技术的发展,拉近了世界的时间与空间距离,让一切变得可能。会计信息化教学,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便捷性,教师能够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等信息化设备进行辅助教学,让原本具有一定抽象性的会计学科变得更加生动形象,让教学过程更具有趣味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极大提高学习兴趣,面对新机技术手段在中职会计教学中的应用,课堂教学不再是枯燥的教师讲授会计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固有局面,有利于活跃课堂氛围。针对诸如会计素养、会计法律知识等抽象知识点的讲述,教师运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授课,将这些抽象的概念通过图片或视频的方式进行展现,将现实生活中的会计案例搬至课堂之上,充分将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相结合,拉近专业学习与行业发展之间的距离,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行业的了解程度,

1.2  信息化有利于教学资源的整合性

传统中职会计教学中,教学资源主要依赖于课本知识,对于课堂之外的教学资源没有较好的利用。通过将信息化手段引入中职会计教学过程中,有利于教学资源的全面整合,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学形式多样化。在对会计学的基本知识进行讲授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整合来自世界各地的教学资源,对知识点进行讲解,利用图片、视频、动画等多种方式的知识载体,使得会计原理具体化,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运用,让教学内容不再仅仅局限于对书本知识的讲解,通过信息化技术将教学资源与世界接轨,有利于拓宽学生眼界,发散学生思维,对不同地区的会计行业要求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更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未来职业的认知。

1.3  信息化有利于教學方法的创新性

在过去的中职会计教学中,教学方式呆板固定,会计课堂主要以教师为主体,学生除了被动听课,课堂参与度也不高,课堂互动性不够。将信息化技术引入中职会计教学全过程,有利于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改变教学模式,利用互联网的便捷性,教师可以通过学习网络上有趣的教学视频,为自己的教学方法提供新的思路,通过借鉴他人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同时,教师在对同一知识点进行讲授时,由于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也不一样,教师可以通过播放教学视频,从另一种角度进行切入,引导学生更好地思考和理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    中职会计教学现状

2.1  学生学习兴趣度不高

在中职学校中,现有的状况是,大多数学生都是由于中学学习成绩不理想、学生的主动学习的意愿较差、或是由于父母的要求被迫学习职业技术等各种原因,导致学生本身的学习意愿不强烈,学习的兴趣不高,这也加大了职业教育的难度。在中职会计教学中,由于会计学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在学习的过程中还有各种各样的会计科目需要学生耗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理解和记忆,更是加大了学习的难度。很多学生只看到了这一职业未来的稳定性发展,却未曾考虑过学习过程中的辛苦,由于学生本身的基础知识薄弱,在学习过程中必然会有自信心受挫的时候,在面临一门又一门高难度的专业学科时,难免会产生厌学的心理。

2.2  教师教学方法不合理

在中职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是由本科毕业生担任,教师的教学经验不够丰富,基础素养也参差不齐,在教学过程中普遍以过去的教学方法为参照,而忽视了对具体职业的认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倾向于单方面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课堂互动性较差,难以提高学生的专注程度,学习效率也大打折扣。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太过重视对理论知识的讲授,而忽略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在就业之际,无法很快适应职场环境和着手工作内容。

3.    信息化背景下中职会计教学策略

3.1  提高对信息化教学的重视程度

意识是行动的先导,在信息化背景下创新中职会计教学方式,首先需要全体教师提高对信息化教学的重视程度,相关教学管理部门需要为信息化教学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提供优良的教学设备,号召全体教师提高对信息化教学的重视程度。例如,通过召开教学研讨会、信息化教学动员大会、教师信息化素养培养与提升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师自身对信息化教学的认知,在会上鼓励教师们相互之间交流信息化教学心得,轮流邀请教师发言阐述自己对于信息化教学的认识,通过观点之间的交流与碰撞,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素质,更有利于中职会计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

3.2  增设趣味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兴趣

针对学生学习兴趣不够高的现状,中职会计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增加趣味性的教学环节,通过课堂游戏或趣味互动的方式,营造积极的课堂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对于专业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课堂专注度。例如在对会计科目进行记忆时,教师可以通过“接火车”的小游戏方式,由老师负责出题,如“资产类会计科目有哪些?”,而后学生以此轮流作答,“固定资产”,下一位接“银行存款”,以此类推,中途有卡顿或答错的学生,则需要写一笔会计分录或者其他与会计相关的题目。通过这种趣味性的教学方式,加深学生对会计科目的记忆与理解,同时学生在写会计分录或者其他与会计相关的题目过程中可以锻炼对会计科目的运用能力,一举两得,更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3.3  加强实践练习,提高动手能力

会计学科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中职会计教学只停留在对理论知识的讲解是远远不够的,会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更加复杂,因此,中职会计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锻炼,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好地贴合行业发展要求。例如,在对原始凭证进行入账的相关知识进行讲解后,教师可以找来一些账簿,让学生按照课堂所学知识对企业的会计业务进行登记和入账,对于账户之间的结转和期末资产和负债的清算进行实际操作,达到账实相符、账账相符的会计要求,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領会会计行业的全过程,提高职业化素养。

结束语:

信息化作为社会发展的有效推动力,在中职会计教学中应该将信息化手段运用其中,利用信息化技术的优势,为教育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使学校教育与社会要求接轨,做好“学社衔接”工作,发挥职业教育的优势所在,提高学生对未来职业的认知,真正为社会发展培养先进的技术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庞苗苗.浅析" 互联网+"视域下中职会计信息化教学[J].现代职业教育,2019,(36):90-91.

[2]   王英艺.试论信息化背景下中职会计教学模式改革[J].现代职业教育,2020,(3):92-93.

[3]   罗红淑.数据时代中职会计信息化教学探索[J].魅力中国,2020,(18):101.

[4]   卢燕.中职会计教学中信息化技术应用现状与对策[J].知识经济,2020,(7):144-146.

[5]   欧阳述娟.浅谈大数据时代下会计信息化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J].通讯世界,2019,26(12):317-318.

猜你喜欢
中职会计教学策略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巧借现代信息技术优化中职会计教学研究
职业角度下中职会计教学效果探析
分析体验式教学在中职会计课中的应用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