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本科大学生优良学风建设研究

2020-11-06 11:59祁赛喃
科学与财富 2020年24期
关键词:学风建设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

祁赛喃

摘要:高校学风建设不仅具有艰巨性和紧迫性,还具有长期性,优良的学风可以保证和促进学生高质量圆满地完成学业,可以为当代大学生塑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对学校的发展和建设也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阐述了新时代背景下本科大学生优良学风建设的重要意义,针对当下大学生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新时代背景下本科大学生学风建设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新时代;学风建设;思想政治教育

一、新时代背景下本科大学生优良学风建设的意义

学风建设是校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优良的学风是保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我国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加强烈。党中央决定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从这看出了国家对高校高等教育质量培养的重视,优良又是学风是保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学风建设,是大学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条件。在大学阶段,学生的中心任务是学习,只有培养优良的学习习惯,大学生才能充分利用大学期间的宝贵时间,充分发展自己的智力和潜力,不断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良好的学风,当代大学生是直接创造者,也是最大的受益者。当前从大学生整体来看,学风的主流是勤奋上进、刻苦认真的,大部分学生有着远大的抱负,积极进取,注重全面发展,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学风是读书,治学,做人的风气,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和气质。因此,加强新时代背景下本科大学生优良学风建设,是大学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条件,同时对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二、大学生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学习主观能动性。

现在在校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学风问题就是上课玩手机、睡觉、不认真听讲、与任课教师缺乏互动性等。每一个经历过高中学习生活的学生到大学之后都有一个共同的想法,没有老师约束,没有升学压力,因此就放慢了自己的脚步,开始懈怠。外部环境的突然变化,使一部分学生不能立刻适应环境的改变,不能尽快的融入到新的集体,找不到学习的动力和目标,对于大学四年的学习没有认真的规划,也会被身边更散漫的同学影响。部分同学对自己所报的专业并不理想,缺乏学习兴趣,得过且过,加上大学课程相对较少,自主支配之间较多,导致一些自主能力差的学生不能拒绝网络的诱惑,进而形成上课迟到、睡觉、玩手机旷课等不良现象。

(二)大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缺少学习兴趣。

学生的上课出勤、课堂听课、课后复习、考试等都体现了学生的学习态度。通过调查发现,因为现在大部分课程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每节课的知识量非常大,课堂上大部分学生很少做笔记,只是把教师课件拷贝回去,课后也很少花时间复习功课。学生的课堂学习和课后复习状况不容乐观,考试前采取临时“抱佛脚”的策略,考试过程中有作弊行为,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另外,部分同学因对所学专业兴趣不足,加上未制定学习规划,导致出现不遵守课堂纪律,形成不良学风,给自己和其他同学都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三)大学生群体行为的影响

大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同学之间的关系在他们的学习、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种影响往往呈现“从众效应”,好的班风和寝室风气可以带动和约束其他学生学习,而不良风气也很容易导致其他学生荒废学业。寝室成员作为相互活动、接触较紧密的群体,彼此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状态相互之间的影响不可忽视。学习成绩不好的现象常常集中发生在某一寝室,不学习而天天看电视、玩游戏、打牌等行为往往是整个寝室的群体行为。因此,大学生群体的学习风气需要引起重视。

三、加强新时代本科大学生学风建设的主要途径

(一)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学风建设的基础任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学生在当前形势下认清我国国情,懂得自己在当今社会下的角色以及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培养远大理想,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激发潜在的学习动力,使之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然而,当前有部分学生由于无法承受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等各方面的競争压力,产生畏难和厌学情绪;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处理学习与恋爱、娱乐、休息的关系,导致热恋、做兼职、沉湎于网络而影响学业;有些学生不喜欢所学专业或者就业信心不强而出现专业思想不稳定现象,学习热情不高;还有一些学生因为学习方法不当未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失去了继续学习的信心。这些现象都是缺乏学风教育的表现。因此对学生的教育重在引导,每一届在新生入学教育时就做好优良的学风建设的培养,从思想、政治、学习能力等各方面加强对他们的培养,夯实基础,对今后在学生中开展好学生学风建设工作至关重要。

(二)新时代背景下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拓展新时代大学生综合能力素质,是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有效途径。学校给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场景,不定期举办一些相关活动,如校园歌手大赛、主持人大赛、礼仪风采大赛、辩论赛等系列活动,丰富和充实学生们的大学生活,不仅可以通过活动展示同学们的才华,还能给同学们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目的使同学们树立信心带动学习的动力,进而促进大学生优良学风建设。

(三)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大学生日常事务管理

行之有效的日常管理工作有利于优良学风的建设。作为辅导员做好学生课堂和晚自习监督管理工作,对学生上课进行查课、查出勤、深入班级听课等方式方法,对经常迟到、旷课、上课不认真听讲、挂科课程较多的学生进行人文性思想政治教育。同时,要定期与任课教师进行沟通,及时了解所带学生的听课情况、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平时小考和期末考试成绩情况,进而有针对性的开展学风建设工作。每学期末定期做好学生诚信教育,杜绝违反考试纪律,强化约束性,并充分运用新媒体平台加强宣传力度,进而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教育。

(四)发挥新媒体优势,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空间

利用QQ、微信等新媒体,进行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等单、双、多向的相互交流。当我们要传达学校下发的文件、规定、通知时,可以利用QQ群,一对多地通知全体学生,达到工作效率的最大化。突破了以往发布通知时要求全体学生到场的时间、场地等限制,学生们只要有手机即可收到相关信息。当学生需要心理疏导时,可以利用QQ、微信、短信来沟通,避免了面对面交流的心理负担,同时可以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为学生保密,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猜你喜欢
学风建设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
论大学生学风建设的途径
浅议武夷学院“无手机课堂”学风建设活动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