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雕塑家唐国树

2020-11-08 12:27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天津美术学院雕塑专业

彭 怡 赵 纯

采访时间:2020年10月21日

采访地点:天津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办公室

采访人:彭怡 赵纯

唐国树老师是位非常低调谦逊的人,经过多次沟通他才同意上我们的栏目,关于他的资料在网上能查到的也很少,但其实他的雕塑作品遍及天津的各个公共空间环境,一些作品多次参加国家及省市级展览并获奖,退休之前历任天津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副主任、公共艺术系主任、装饰艺术系主任、工艺美术系主任等职务,天津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的建立发展和学科建设都与他的付出分不开。

赵纯(以下简称赵):看您的履历,您正好是改革开放那年考上大学,之后的工作及个人创作可以说也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展开,您能谈谈这段经历吗?

唐国树(以下简称唐):我1974年进入天津工艺美术学校学习。1977年毕业留校,那一年的10月,国家公布了恢复高考的消息。最初单位不允许我们考,后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号召各单位不要刁难和压制考生,单位才松了口,但错过了报名时间。允许我们参加考试的时候,中央美术学院的招生领导小组已经解散了,没能到央美和中央工艺美院试一试水平,是我的一个遗憾。幸运的是,天津这边组织因各美院考试时间重合而错过考试的考生补考,通过补考我得以录取,顺利进入天津艺术学院,也就是现在的天津美术学院。我记得那一年的考试,语文考篇小作文,名字是“春天来了”。

我这一生可以说很顺遂,大多数同龄人吃过的苦,我都没有吃过:到年龄的时候,留城政策来了,我就没有下乡,因为考学又没有到工厂去。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天津市第二轻工业局的服装技校,主要教授服装设计效果图的绘制。天津市的服装设计大赛还请我当过评委。服装设计大赛是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新事物,还有我的第一件室外公共空间雕塑也与那时的社会发展密不可分。20世纪80年代初,天津市政府要改造海河,在河两岸修建带状公园。在市政府的组织下,从各单位调集来的人集体创作了一座三米多高的雕塑,立在多伦道和张自忠路交口的青年园内。雕塑主题是四个手拉手的青年,材质是玻璃钢仿石。能做雕塑,而且是大型雕塑,参与的人都非常兴奋,尽管没有酬劳,我们还是加班加点完成了这项任务。

赵:您能绘制服装效果图,还会做雕塑,这些都是在学校里学到的吗?

唐:当时的专业教学涉及的面很广,更注重基础教学。我入学时学校只有两个系——绘画和工艺。绘画里包括国、油、版,工艺里有装潢、染织、工业造型和特种工艺美术。我是特种工艺美术专业的。这个专业与特种工艺品生产单位对接,包括牙雕、玉雕等。但77级、78级两个年级加在一起才9个学生,老师比学生还多,全系基本都在一起上课。吴纯斌老师带77级,王之江老师带78级。吴老师和王老师教学方法有所不同,但我当时没有流派这方面的意识,不在乎体系,毕竟在学校学的东西有限。学校教的主要是架上雕塑,架上雕塑和室外雕塑不是一个概念,在处理手法上,架上雕塑比较细腻,是给人静静欣赏的;室外雕塑讲究大的体块、形体剪影,尤其是城市雕塑,要让路人一眼记住它的造型,还要将空间、光线、角度等因素考虑进去。我的创作能力是在实践中一点点积累起来的,当年青年园的雕塑对现在的我来讲很容易,但当时确实是巨大的挑战,它是天津市最早的几座雕塑之一,没有前人的经验可循。我们边摸索边创作,采用的都是简洁概括的手法,在此基础上追求一些变化。

唐国树 茅以升 玻璃钢仿铜 190×75×75cm 2002年

唐国树 梦 白色大理石 70×130×60 cm 2002年

赵:除了自己的创作外,您在教学上也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工艺美术系几经变化,课程设置、教学大纲的编写都倾注了您的心血,可以说天津美术学院的工艺美术系是您一手建立起来的,请您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唐: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企改革前,特种工艺厂、工艺美术厂、工艺雕刻厂等普遍不景气,与之对口的特艺专业无法分配工作,特艺系就不再招收本科生了,只办了培训性质的大专班。我1992年回到天津美院任教。1995年教务处处长王家斌老师带着时任教研室主任的我在特艺专业的基础上创建了装饰艺术专业。从1996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在此之前这个专业在教育部的目录里,专业名称后面是有个字母“Y”的,表示编外、临时的意思,随时可能被取消。

与我上学时不一样,90年代初的工艺系包括环境艺术、服装设计等更多专业,装潢也改名为视觉传达。经过多年发展,工艺系下的各专业逐渐从工艺系脱离,独立设系。但装饰艺术专业因师资匮乏等原因未能独立,只能归在视觉传达系下,地位尴尬。这样一来,系里开展工作时很容易被忽略,老师、学生都有情绪,我只能一边安抚大家,一边到处去抢资源。

装饰专业从视觉传达脱离出来是2008年,和当时现代艺术学院的公共艺术系壁画专业合并,成为公共艺术系。三年后,学校搬新校区,壁画被划分进造型学院,使我们独立出来,当时(2011年)还叫装饰系,2012年,国家本科教育目录做修改,没有装饰专业了,设计系里只有环境艺术、视觉传达、服装与服饰、产品设计、工艺美术五大专业。装饰就改名为工艺美术,往这个方向发展扩充。现在的工艺美术系从专业数量到人员素质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老师好,学生也不错,大家一起努力,每次作品展览,都能引起一点小小的轰动,我感觉很欣慰,我们在一步步地发展壮大。

唐国树 快乐童年 玻璃钢仿铜 45×20×20cm 2006年

唐国树 春之舞 玻璃钢仿铜 90×140×50cm 2004年

彭怡(以下简称彭):在2015年我刚刚来天美兼职授课时,作为经验不足的年轻老师,看到唐老师对于学生的悉心辅导,并看到唐老师经常深夜了还在指导毕业班的学生们,给予学生鼓励的同时也指出创作中的问题和调整方案,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唐:我在这里多年养成的习惯就是陪伴学生,开始主要是在视觉传达系下怕学生受委屈。例如,系里开会谈论的都是视觉传达专业内的事情,很少涉及装饰,学生就会感到不被重视。这时我就要起到一个“灭火器”的作用,及时为学生调节情绪。很多同事说我爱争“地盘”,那是因为我们专业确实面临教学设备缺乏、教学空间不够等问题,我不得不争,但我没有私心,都是为了系里的建设。多年前,我在全校教学会议上提出的口号是“迈小步,不停步”,大家都笑话我,可这个口号符合我们的实际情况,我们摸着石头过河,经不起摔跤的风险,但我们不停步,一点点发展,总能有所收获。大家都讲改革创新,但大刀阔斧的改革不适用于我们专业,从专业上讲,手工艺需要有传承,在传承的基础上变化。工艺美术作品,在造型上可以是现代的,在思想内涵上是作者现在的想法,也就是当代的思想,但工艺是传承而来的,所以不能什么都不要地迈大步。

彭:我在去英国留学之前对中国传统文化没有太多概念,没有体会到中华民族文化符号的意义,去英国留学后反而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反思,认识到这些符号代表了我是一个中国艺术家,中国文化和中国传统元素反而成了我的一种符号,这些东西蕴含在我们血液里,在创作中自然就会流露出来。所以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是有很多情感的,我也想问问您在创作和教学的过程中,对于文化在作品中的体现是如何把握的,想听听您的感悟。

唐国树 假日 铸铜 50×80×35 cm 2003年

唐:因为你的个人经历,你始终站在一个全球的视野,脱离开自己的文化背景回过头来审视,本土文化的价值和传承肯定看得更清晰。我们身在其中的人常常忽略自己的文化,虽然一再强调传承发展,但有时只停留于喊喊口号,其中的一部分原因是我们对传统的东西不太了解。想发展传统文化,首先是要了解它,要在此基础上传承发展。当然也可以创新,但一个人不太可能没有积累地创新。我在创作中其实和你的感受还是有区别的,含有中国传统元素的作品不太好做,一味地强调中国传统符号,生搬硬套,太肤浅了,作品与当代人的文化、审美和生活不能完全脱节,要和当代人在心灵上有所沟通、碰撞,要与时代的发展和审美有契合。既要从技术上传承,还要从内涵上传承,其实很难把握。

在教学上,文化传承这方面主要靠引导。我教学的一个原则是:面对学生有缺陷的作品,告诉他们“不行”后,要给他们提供可行的思路。这点我做学生时是有切身感受的。我上学时,有一次做大悲院的佛像,虽然创作前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云冈石窟等地我都去观摩过,但是之后反复做小稿,都被老师否定。老师只告诉我“感觉不对”,却没有说具体。后来我自己大量地查阅资料,又经过一番苦思冥想,才发现是表现手法不一样,我们学的雕塑强调人体的骨骼、肌肉,但佛像没有这个概念,要是把骨骼和肌肉都表现出来就不像佛了,衣纹处理上用写实手法也是不合适的,大的衣纹应该塑造线的感觉,中西方的传统雕塑是两套思路。中国传统造像是带有装饰性的,用西方的方法行不通。现在很多雕塑作品都是中西方概念的结合,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多元化,无法评价中西概念孰好孰劣,只要作品完整,能表达出作者想表达的东西就是成功的作品。

唐国树 新的纪录 玻璃钢仿铜 90×52×39cm 1996年

唐国树 永恒 不锈钢 300×170×120 cm 2004年

唐国树 怒潮 铸铜 400×300×350 cm 2005年

彭:您对现在很多工艺美术作品采用跨领域、跨媒介的综合表达方式怎样看?

唐:我认为工艺美术还是有类别的概念在里面,装置、数字媒体,可以借鉴尝试,但还是要守住传统工艺的味道。材质方面可以探索,但做出来的东西依然需要有手工艺应有的情感和温度。任何材料的工艺美术作品都需要靠双手一点点塑造出来,有人的情感和时间凝固在里面。手工艺,以手之工,传心之意,作品普遍是较小的、可控的,它可能不如某些美术作品宏大,因为它们不是一种类别,就像雕塑替代不了绘画,绘画也替代不了立体造型的东西是一样的。

机械化生产和3D打印之类的东西不可能有手工艺的温度和质感。产品化之后的物品与敲打出来的作品,是完全不一样的。比如石雕,以前的石雕,像米开朗琪罗、罗丹等的作品完全是手工做出来的,现在则普遍使用角磨机,我认为用角磨机开大方可以,做到基底的时候还是要用手打,那种细腻的起伏和丰富的变化是机械操作无法达到的。工艺美术作品要有传统技艺、文化传承,也要有创新意识,完全仿制传统的东西也没有意义。

猜你喜欢
天津美术学院雕塑专业
巨型雕塑
天津美术学院2021届毕业生优秀中国画作品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我的破烂雕塑
天津美术学院油画系作品选
部分专业介绍
写实雕塑
李戬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