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书画”待价而沽

2020-11-09 03:24余一
收藏·拍卖 2020年11期
关键词:岭南文化书画作品题跋

余一

今季9月份春拍中,一批记录广东明清文人交往痕迹的文献书画现身广东崇正拍卖市场。包括有“岭南文化符号”之称的陈白沙先生诗稿;有清代著名画家谢观生为十三行总商伍元华所绘的《听涛楼图》,体现岭南文化中文化精英与官僚、富商交往频繁诗画雅集的特质;而另一位清代著名画家罗天池《赏雨楼诗画册》则重现广州在道咸时期的文学活动盛况……引起文史研究者和藏家关注的,除了这些作品的艺术价值,还有文献价值——这些文献价值在作品的题跋题诗上呈现于世人之前。

书画作品是一个贮藏历史记忆的容器,这些旧日墨痕承载了冷冰冰的正史里没有记录的生动细节,承载了宏大历史背景下个体的心灵、情感、诉求……书画的文献价值研究不可或缺,研究者们应该给予更多重视,后市更值得期待。

书画藏着岭南文人的交往痕迹

这次崇正春拍有两件岭南画作十分惹人注目。第一幅是清代画家谢观生的《听涛楼图》。谢观生为著名学者、越华书院掌教谢兰生之弟,兄弟二人有“二谢”之名。然而,较之谢观生精湛的画艺更吸引人的是,该长卷的上款人及画后题跋。此长卷是谢观生为十三行总商伍元华所绘,画后题跋多达25位,包括吴荣光、翁心存(翁同龢父亲)、许乃济、卓秉恬、谢兰生等当时学者、书画名家及清朝方面大员,从中可以观察道光前期广州文化精英与官僚、富商的交往。作为其时十三行之一的“怡和行”掌舵人伍元华的朋友圈,亦有助于后人了解、研究广州十三行的历史。

此外,由清代著名画家罗天池所绘的《赏雨楼图诗画》册页后有当时诗书画名家学者41人的题诗、题记共61题,其中题记6篇,各体诗歌100首,为清代咸丰年间广州三次上巳修禊雅集的诗歌唱和记录,这是一份珍贵的文献材料,涉及岭南地区的文学史、文化风俗如修禊雅集及私家园林等方面,更为我们提供了一份岭南文化荣光的见证。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除“人品、学问、才情、思想”之外,书画中的文本内容、笔墨中所承载的史料文献价值,也是值得研究的价值所在。不过值得留意的是,文献书画的艺术价值、学术价值是比普通的书画作品门槛要高一些,因为藏家需要比较深入了解其背景,才能发现其价值。不过,这正是文献書画的魅力所在。

市场在挖掘书画的文献价值

近年来,一些有历史价值和文献价值的书画作品、来往信札等,正逐步受到市场的认可,尤其是一些经过专人系统研究整理,包括手稿、信札在内的书画作品。

文人雅集的诗书画创作、题跋题词、来往书信、互赠作品,其中都会留下不少值得细细推敲探索的文化信息。这些隐藏在书画笔墨之下的历史文献信息,犹如草蛇灰线般,等待后人解读发掘。这种探索往往会带来更深层次的趣味。以雅集题词、来往书信文稿、互赠作品等书画文本作为载体来研究文人、大儒之间的文化交流,既能多维地反映他们的人格、学识、胸襟,也能通过他们之间的交往历程与人脉网络,立体地展现当时的社会关系、人文风貌与世俗情状,从而为进一步研究当时的社会、文化与历史提供有益的借鉴。

“书画作品也是史料,可用于证明未记载在史书上的内容,只是随着艺术收藏市场的崛起,其文献价值也逐渐被弱化,而艺术价值则被强调。”美术史研究者、广州美术学院李若晴教授说。美术史研究者也对题跋越多的书画作品越感兴趣。“题跋多,信息量大,有话题,可以对复杂完整的信息链进行梳理。”李若晴称,如果没有这些信息,只对书画本身进行孤立的研究,很可能是盲人摸象,只能停留在皮毛。

书画的价值,大体由两个重要方面构成:一是历史文化价值;二是艺术审美价值。但随着艺术市场的发展,藏家相对仍更关注作品的艺术价值,令许多具有文献价值的名家作品的价格、价值被低估。但从近些年的市场表现看,凡是有文献价值的书画,价格均高于一般艺术品。原因是一部分收藏者的意识和学识不断提升,用包括艺术、文献等多方面的综合标准进行收藏。

猜你喜欢
岭南文化书画作品题跋
岭南文化融入广东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途径的研究
唐山博物馆馆藏《史梦兰行书题跋手卷》考
广东粤语发展及岭南文化的传承保护策略探究
中国画题款中的钤印艺术
论刘克庄词学理论管窥
少儿书画作品8幅
新岭南文化引领广州新型城市化建设的SWOT分析
梁启超藏书题跋述略
《粤海风》与我的岭南文化研究
书画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