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残游记》在英语世界的译介、研究与传播

2020-11-09 03:23张义宏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

张义宏

〔摘要〕 《老残游记》在英语世界经历了作品的英语翻译、中国文学史类英语著述中有关作品的一般性介绍、文本的英语研究等多种跨文化传播形式。它们合力提升了作品在英语世界的传播范围与接受效果。《老残游记》的英语翻译为英语世界的读者与研究者提供了直接的文本阅读依据,而中国文学史类英语著述中有关《老残游记》的简要介绍则有有助于英语世界对于作品背景与内容的初步了解。两者构成了作品在英语世界跨文化传播进程中的重要一环。《老残游记》的英语研究为作品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的多角度解读提供了“他者”的参照视角,反映出英语世界的研究者对于作者与作品跨文化阐释的独特立场,更是作品在英语世界传播进程中逐步深化的重要体现。

〔关键词〕 《老残游记》;英语世界;译介与研究;跨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H315.9;I0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89(2020)05-0106-07

引 言

《老残游记》是较早通过译介与研究在英语世界得到广泛传播的清代小说之一,但是国内目前对于《老残游记》在英语世界的传播历史与现状还缺乏足够的了解。尽管已有研究对《老残游记》的个别英语译本与研究情况做了初步的梳理,但是并未完整反映出英语世界《老残游记》传播的全貌①。实际上,英语世界的《老残游记》传播至少包括三种形式:第一,《老残游记》英语译介。它是作品在英语世界传播进程中的前提条件,因为很多英语世界的读者正是通过作品的英语译本才对作品有所了解,因此有必要对于《老残游记》各种英语译本的特点做一全面的呈现。第二,中国文学史著述中对于《老残游记》的简要介绍。这是国内以往有关英语世界《老残游记》传播研究中普遍忽视的领域。由于篇幅所限,英语世界中的多数中国文学史类著述中虽然重在对于《老残游记》的故事情节与艺术特点的一般性介绍,但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文学史著述编写者对于《老残游记》文学价值的肯定态度,同时对于英语世界的读者有关作品思想与艺术价值的认识判断也起到了一定的导向作用。可以说,它们对于《老残游记》的传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第三,《老残游记》的英语研究。它们是《老残游记》在英语世界传播进程中的深化阶段,而作品传播的主体则主要包括对于中国文学和文化较为热爱与熟知的学者。他们往往注重作品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理性分析,尤其表现在侧重于作品背后反映出文化意蕴与价值的宏观解读。虽然中西学者在《老残游记》研究的理论视野与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种种差异,但它们无疑有助于深化《老残游记》思想与艺术价值的认识。英语世界《老残游记》传播历程是《老残游记》学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当引起国内研究者的重视。

一、 《老残游记》的英语翻译

《老残游记》的英语翻译集中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末至50年代初,包括节选译文与单行译本等多种翻译形式,而其英语翻译者则包括国内本土译者与英语世界的译者。《老残游记》的各种英语译本尽管存在诸多差异,但是产生出的多样化英语译本却共同提升了作品在英语世界的影响力,为后来英语世界的《老残游记》研究做出了必要的铺垫。

韦利翻译的《老残游记》第二回节选译文是目前所知《老残游记》的最早译文,取名“歌女”(The Singing Girl),载在《亚洲》(Asia)1929年11月号上(876-877,904-909页)[1](390)。1936年,林语堂《泰山的尼姑及其它选译》一书收录了林语堂本人翻译的《老残游记》“二编”一至六回的译文,但略去了章回题目的翻译,并对第一回内容做了部分删减[2](1-114)。该译文后曾收入林语堂的《泰山、尼姑与妓女》一书中[3](113-180)。

1939年,林疑今(林语堂的侄子)与葛德顺合译的《老残游记》节译本出版。译本前有其父林玉霖所做“序言”一篇,对原作品的内容与写作特色做了简要介绍,林疑今与葛德顺两位译者则在“译者注”中介绍了作品的艺术特色等内容。该译本虽然保留了原书二十回的章节内容,但行文中存在不少省略之处,因此并不是完全忠实的译本[4]。1939年,沙迪克《〈老残游记〉:社会小说》一文中选译了《老残游记》一、四、五、六、七、九、十六、十七、十八回等部分的片段譯文[5]。1947年,杨宪益与戴乃迭翻译的《老残游记》译本出版。该译本并不能算作严格意义上的全译本,因为内容上存在不少省略之处,主要包括《老残游记》的作者“前言”,第九、十、十一、十六、十八、十九、二十回等章节。此外,译本行文过程也存在不少删减之处,而故事的结尾也被做了重新改写Liu, E.Mr.Decadent.Yang, X.Y.& Yang, G.(tr.)[M].Nanking: Tu Li Publishing Co., 1947.钱钟书认为Decadent一词有“疯狂、糟糕、难过的颓废派”之意,因此并不适宜用作该书的译名。见Qian, Z.S.A note on the second chapter of Mr.Decadent[J]Philobiblion, 1948, 2 (3): 8。 。1948年,杨宪益与G.泰勒合译的译本《流浪者》出版,该译本与杨宪益、戴乃迭的《老残游记》译本内容基本相同Liu, E.Mr.Derelict.Yang, X.Y.& Tayler, G.N.(tr.)[M].London: Allen & Unwin Ltd, 1948.据黄宗泰所言,泰勒实际上就是戴乃迭本人,见Wong, T.C.Notes on the textual history of the Lao Ts'an Yuchi[J]. T'oung Pao,1983, 69 (1): 23.中国文学出版社于1983年将其列为“熊猫丛书”的一种出版,见Liu, E.The Travels of Lao Can.Yang, X.Y.& Yang, G.(tr.)[M].Beijing: Chinese Literature Press, 1983。。

1952年,沙迪克《老残游记》全译本出版。该译本是《老残游记》的真正英语全译本,因此在英语世界有着较大的影响力。译本除了正文外,还附有“插图”“译者前言”“注释”“附录”“术语表”“汉语发音要领”等副文本信息Liu, E.The Travels of Lao Ts'an.Shadick, H.E.(trans.)[M].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52.1990年,哥倫比亚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沙迪克译本的“晨边版本”(Morningside edition)。译本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山东及邻省地图”“晨边版本译者说明”“翻译说明”等信息,详见Liu, E.The Travels of Lao Ts'an.Shadick, H.E.(trans.)[M].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0。。1961年,安德森编写的《东方的杰作》中收录了沙迪克英译的《老残游记》“作者前言”,第一、二、八、九回等章节的内容[6](254-288)。1989年,黄宗泰翻译了《老残游记》“二编”第七至九回的内容,以作为林语堂翻译的《老残游记》“二编”前六回译文的补充[7]。1990年,陈家宁编写的《中国古典小说精选》一书收录了杨宪益所译《老残游记》中第十二回后半部分、十三、十四回的片段译文[8](460-482)。

《老残游记》的英语翻译前后历经六十年之久,产生了节译文、节译本、全译本等不同翻译形式,其背后反映出作品在英语世界译介的逐步深化过程。由于《老残游记》的不同译者受到各自翻译目与翻译策略以及所处历史语境的影响,《老残游记》的英语译本也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征,但是《老残游记》不同的翻译形式彼此之间互为参照,递进互补,以多种形式共同促进了作品在英语世界的传播。

二、 文学史类英语著述对于《老残游记》的介绍

英语世界的中国文学史类著述中有关《老残游记》的记述对于作品的传播与接受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们虽然多表现在对于作者刘鹗与《老残游记》故事情节的一般性介绍,但对于《老残游记》的早期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不但有助于读者对于作品写作背景与内容的初步了解,而且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国文学史著述编写者对于作品思想与艺术价值的肯定态度。

1901年,翟里斯撰写的英语世界第一部中国文学史类著述《中国文学史》出版,但是这部早于《老残游记》两年出版的文学史中并没有收录有关《老残游记》的任何信息。这当然是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并非由于编写者本人在中国文学作品收录上的局限性所致。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英语世界出版的多数文学史类著述都对《老残游记》有着详略不等的介绍,为英语世界的读者了解作品背景与写作内容提供了重要帮助。

陈绶颐在《中国文学史述》中对刘鹗的出生地、从事过的职业、兴趣还好、治理黄河的成绩、赈灾救民措施等内容做了简要介绍,并引用原书第十二回内容来说明刘鹗对社会现实问题的讽刺,认为“像许多问题小说和讽刺小说的作者一样,他把注意力集中在中国面临的各种社会、政治和经济问题上”[9](618-619)。赖明的《中国文学史》中对于《老残游记》做了简要的记述,其中称刘鹗为最好的白话谴责小说作家,并提到由于杨宪益分别于1947与1948年出版的《老残游记》译本的传播与影响,《老残游记》已成为英语读者广为熟知的古典小说[10](348)。伊维德的《中国文学史导论》则简要介绍了刘鹗的履历与作品的故事情节,尤其提到其在甲骨文研究上的开拓性贡献。作者认为《老残游记》受到赞誉的原因尤其来自于作品中令人难忘的大鼓书表演[11](248-249)。安德森编写的《东方的杰作》中简要记述了刘鹗的生平、创作《老残游记》的缘起、《老残游记》的结构特征等内容[6](254-256)。房兆楹在恒安石编写的《清代名人传略》中的“刘鹗”词条中对刘鹗的生平和文学成就做了相对全面的介绍,涉及到出生地与家庭背景等信息,尤其详述了刘鹗曾经从事过的职业,以及他在黄河治理与铁路建设上的功绩,并对于《老残游记》的版本与流传情况有着相对详细的介绍[12](516-518)。沃德在《中国的伟大著作:从古至今》一书中对刘鹗的生平背景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并称《老残游记》“对于行将灭亡的中国清朝(1644-1911)做了有趣的描绘,其中对于风景名胜的抒情描写、侦探情节、机智描写等巧妙地融合在一起”[13](172-175)。此外,李田意编著的《中国小说研究论著目录》[14](219-222)与杨力宇等人编写的《中国古典小说》[15](262)都对刘鹗的生平和作品情节有着简要的介绍。

英语世界中国文学史类著述中的《老残游记》经历了缺席到出场的变化过程,其背后反映出《老残游记》文学价值被认识并逐步深化的过程。可以说,《老残游记》之所以被纳入到英语世界中国文学史的书写体系中,不仅只是因为英语世界既有的中国文学史书写传统,更多地反映出文学史著述编写者对于《老残游记》自身的思想与艺术价值的认识水平,这也是它们成为作品在英语世界进行跨文化传播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  《老残游记》英语研究与作品的跨文化解读

英语世界的《老残游记》研究包括作者生平身世的考证、作品思想与艺术价值的文本批评、作品背后反映出的文化现象研究等层面,无疑是中国文学作品通过译介形式“走出去”后在英语世界学术研究领域开花结果的产物。

(一)  刘鹗生平与思想研究

刘鹗生平与思想研究集中体现在对刘鹗生平行状的回顾与梳理,刘鹗与作品中老残之关系的探讨,以及刘鹗在《老残游记》中表现出的写作目的与创作心态等。萨进德《老残和虚构思维》[16]与黄宗泰《小说的事实:刘鹗对于〈老残游记〉的评论》[17]两篇论文着重介绍了刘鹗的兴趣爱好以及交游情况等。马幼垣在《刘鹗》[18](315-316)一文中对于刘鹗的生平履历,太谷学派对刘鹗产生的影响,以及刘鹗的著述情况进行了简要的说明。

《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鹗与作品中老残的关系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研究者普遍认为刘鹗本人正是作品中老残形象的原型。夏志清在《〈老残游记〉的艺术成就与政治意义》[19](67)一文中认为作品带有作者刘鹗的自传特征,表现在刘鹗对国事极其忧愤,并对中国的文化传统和前途抱有信心。黄宗泰在《刘鹗小说中的“老残”之名》[20](104)一文中则认为老残是作者愿望体现的自画像,因此应该结合文本外的历史或者传记情况对小说进行细致研究。他还在《方士传统中的刘鹗》[21](304)一文中指出刘鹗兼有真正作者和作品中主人公的雙重角色,并分析了刘鹗与老残身上反映出的方士传统的种种表现。侯宇明的博士论文《暴露与隐蔽之间:刘鹗在〈老残游记〉中的自我表现探析》[22](333,339)认为刘鹗在《老残游记》中塑造的老残正是作者自我形象的反映。刘鹗将个人经历写进“隐喻”之中,来表达各种情感、思想以及焦虑情绪,其中始终交织着作者自我暴露与自我隐蔽的各种行为。侯宇明后来发表《〈老子游记〉:隐喻的自我描写》[23]和《心境:刘鹗在〈老残游记〉中对时空的处理》[24]等文表达了基本相同的观点。

《老残游记》不但是刘鹗自身心路历程的直接反映,而且也是晚清特定历史社会时期的一个缩影,因此促发了英语世界从历史社会视角对于作者刘鹗的写作目的与创作心态的考察。邝兆江的论文《现代中国的自我与社会:刘鹗(1857—1909)与〈老残游记〉》[25](360)通过对刘鹗生平的回顾,审视了中国清朝最后几十年里作为受过教育的精英知识分子内心世界中的思想、情感、和抱负等。林子龙在《事实与小说:刘鹗〈老残游记〉中的人物处理方式》[26](100-101)一文中认为作品中的人物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现实中的人物与事件。刘鹗将事实与虚构融为一体,表达了对中国破败状态的悲痛,并抒发了自我情感。古二德瑟沙的论文《反对亚洲权威主义的案例:刘鹗〈老残游记〉的自由论解读》则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对《老残游记》中所表现出的哲学与自由主义思想进行了深入探析[27]。

刘鹗所受到西方文化影响的探讨构成了刘鹗思想研究的重要部分。黄卫总在《文人与自我的再呈现:中国十八世纪小说中的自传倾向》[28](151)中认为《老残游记》的主题表现在当时文人对于所扮演社会合适角色的探求,即文人在受到西方文化影响下的社会剧烈变革时期所面临的困境。科尔曼的《领悟与否:〈儒林外史〉、〈老残游记〉及清代儒家传统的衰退》[29](77)认为刘鹗一方面固守中国古老的意识形态,另一方面又受到西方的影响,表现出的是悲观与忧郁的情感。赵毅衡《苦恼的叙述者》认为作为“严肃小说”的《老残游记》中的一些侦探情节片段是受到西方小说影响的结果[30](28)。林顺夫的论文《中国最后一部古典小说:〈老残游记〉中的视觉和设计》[31](549)认为对于刘鹗在中国小说贡献上的评估应该同时考虑刘鹗对于传统模式的适应与对于西方文化影响的吸收。林子龙认为《老残游记》是最早借鉴西方小说传统的晚清小说之一,因此它既是政治、社会、哲学意义上的文学著作,又是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小说[26](148)。何谷理在《结论:关于时代终结的判断》[32](524)一文中认为《老残游记》中毁坏的船只象征着来自西方的政治制度对中国传统的影响,代表着中国迫在眉睫的政治制度变化的到来。

(二) 作品题材类型与情节结构研究

《老残游记》的题材类型由于审视角度的差异在国内形成了中国命运的预言书、社会小说、谴责小说、自叙传、太古学说的传道书等诸多说法。英语世界则提出《老残游记》为讽刺小说、政治小说、游记小说等各种题材类型,可以视作国内该领域研究的进一步发展。《老残游记》的情节结构同样是英语世界一些研究者关注的焦点,而多数研究者普遍认为《老残游记》的独特情节结构是作者精心设计的结果。

海陶玮《中国文学中的论题:概览与书目》[33](107,111)一书中认为作为讽刺小说的《老残游记》连接着从脱胎于说书故事的中国传统小说到现代小说之间的过渡,成为外来小说模式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代表着另一个小说发展的脉络。

《老残游记》触及到的晚清现实问题引发了有关作品社会政治题材的解读。夏志清认为与其同时代的讽刺小说和谴责小说的作者完全不同,刘鹗在书中探究国家的现在和未来,可以说是中国的第一本政治小说[19](41)。杨力宇等人赞同夏志清的说法,认为《老残游记》作为最早政治小说之一的表现在于对中国现实问题的关注[15](110)。霍洛克在《〈老残游记〉中的讽喻叙事》[34](145)一文中对《老残游记》中的叙事结构与讽喻叙事等内容进行探讨,认为作者抒情描写背后的动机在于对于政治社会现象的关注。林顺夫则反对将《老残游记》简单归为政治小说,认为《老残游记》在中国小说史中的重要地位来自于“它有趣地综合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学和文化传统中的元素”[31](549)。李欧梵在《孤独的旅行者: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自我形象》[35]中认为主人公老残是一个孤独的旅行者,小说标题表明它是中国的传统游记作品,因此是游记文学的一部分。

《老残游记》题材问题的争论还延伸到作品情节结构的探讨。夏志清[19](40)指出《老残游记》缺乏统一的情节结构是作者有意为之的结果,而非出于作者的笨拙和粗心。……它表明作者不满意于过去以情节为中心的小说形式,而是有着包容更高与更复杂统一性的野心,这反映出他个人对于整个国家的观点。普实克的《20世纪初中国小说叙述者角色的转换》[36](175)一文认为《老残游记》是唯一成功地将不同看似散乱的情节因素合成为统一连贯情感的一部晚清小说,其所具有的“整体感”使其成为最接近当代文学的一部作品,它也可能因此倍受西方读者欢迎,并不断译为多种文字。

米列娜《晚清小说情节结构的类型研究》一文指出西方小说概念下的《老残游记》一向被认为缺乏情节与主题上的连贯性,但是从类型原则与语义分析的视角加以审视又可以看出《老残游记》情节结构的合理性[37](39)。米列娜的另一篇文章《晚清小说的叙述模式》分析了《老残游记》开篇中的梦境描写在全篇叙述模式中的寓意作用[38](61)。林顺夫认为《老残游记》中的叙事结构并不是随意的文学技巧,而是体现了人们看待生活和世界的方式,从而引出作者对于作品“抒情视野”视角叙事结构的阐发[31](549)。何谷理指出《老残游记》结尾的五回内容具有的模糊叙事特征,而正是这种模糊性构成了《老残游记》与先前小说写作实践的重要差异,对于读者而非作者有着重要的意义[32](525)。

黃宗泰《〈老残游记〉文本史笺注》一文则避开作品题材与情节结构问题的论争,致力于介绍《老残游记》“初编”“二编”“外编”的出版情况[39]。黄卫总的论文《从自我辩护到自我庆祝——〈老残游记〉自传旅行及其续集》论述了《老残游记》“二编”与“初编”之间的关系,强调了后者对于前者在文本解读上的重要作用[40]。

(三) 作品艺术成就研究

英语世界对于《老残游记》取得的艺术成就总体上持肯定态度,其中或聚焦于《老残游记》在中国小说发展史进程中重要地位的强调,或着眼于《老残游记》写作技巧与样式创新性上的探讨。英语世界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虽然数量十分有限,却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作品艺术成就研究的理论视野。

普实克与米列娜对于《老残游记》的研究散见于其他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研究之中,总体表现在试图结合作品产生的历史社会背景对于《老残游记》的艺术成就做出文化层面上的解读。普实克《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一书中侧重于《老残游记》现实主义写作特色的探讨,指出《老残游记》的“分析”描述性叙事技巧呈现出复杂多样的现实性,因此是中国文学中当代现实主义的里程碑著作之一[41](128)。米列娜所编的《世纪之交的中国小说》[42](13)一书“前言”中探讨了包括《老残游记》在内的晚清小说在中国小说的现代化进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尤其提到:“《老残游记》中的象征性叙事构成了作品风格的主要特点。作品的叙事模式则表现为客观性方面,给读者提供了直接可见的阐释线索。”

夏志清[19](40-41,57)致力于《老残游记》文本的思想与风格、形式与技巧等内容的具体阐释,认为《老残游记》是清末十年间最受欢迎的中国小说,所得到的学术关注也远远超过同期的其他任何小说。刘鹗对于叙述、对话、描写的运用表明他是个熟练老成的艺人,而非初出茅庐、自不量力的小说作者。……如果作者不是坚持用第三人称的写作方式,它很可能成为中国首部第一人称的抒情小说。……它也因此成为一部“情感丰富、结构独特,并兼具抒情与政治意味”的杰出作品。杨宪益在《老残游记》的英译本中提到《老残游记》在语言的运用、观察的敏锐以及细节描写上都表现出了独创性,因此就写作艺术而言堪称晚清小说中的佼佼者[43](10)。林顺夫则考察了《老残游记》作为最后一部经典作品的品质,主要包括作品的结构设计、叙事模式、深层抒情视野等内容[31](550)。

英语世界的《老残游记》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作品解读的空间,但是其中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具体表现在专题研究的成果数量还十分有限,而且针对一些问题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等。尽管如此,英语世界的《老残游记》研究无疑给作品的研究提供了具有借鉴意义的跨文化参照视角。

结 语

文学作品的跨文化传播受到文本内外多种因素的制约,它们在很大程度上阻滞或者促进作品的跨文化传播进程。《老残游记》的英语译介向英语世界完整展现了作品的全貌,为英语世界的读者提供了最为直接的阅读依据,构成了作品在英语世界得到有效传播的前提条件,同时也反映出作品在英语世界的传播范围与流行程度。中国文学史著述中有关《老残游记》的介绍则是作品在英语世界深入传播进程中的重要一环,因此一定程度上启发了对于该书思想与艺术的深入解读。英语世界的《老残游记》研究则在作者考证、文本批评、文化考察等层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它们虽然在研究成果的数量与深度上与国内该领域研究尚存差距,但是其中的一些研究成果却不乏自身的鲜明特色,因此对于国内的《老残游记》研究不乏一定的借鉴意义,并构成了《老残游记》整体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一些学者将《老残游记》的题材类型归结为讽刺小说、政治小说、游记小说。尽管此种说法的合理性还需作进一步的考察,但它们至少为《老残游记》的题材类型提供了另一个参照视角。再如,普实克与米列娜对于《老残游记》在中国小说发展进程中地位的肯定,这些都是国内研究鲜有涉及之处。比较而言,英语世界的《老残游记》研究者倾向于将作者与作品置于晚清当时的社会背景中,试图结合政治、经济、文化等视角对于作品做出理论上的阐释,因此具有较为开阔的理论视角,这是英语世界《老残游记》研究的亮点之一。但是也正因此,一些研究者却忽视了《老残游记》自身文学特性的考察与探究,造成了“见林不见树”的研究弊端,我们对此应该持有清醒的认识。总之,《老残游记》在英语世界的传播历程表明这部“倍受西方读者欢迎”(普实克语)的清代小说自身所具有的思想与艺术价值,同时也彰显了这部作品在英语世界之译介与研究跨文化传播中的典范意义。

〔参考文献〕

[1]王丽娜.中国古典小说戏曲名著在国外[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8.

[2]Lin, Y.T.A Nun of Taishan (A Novelette) and Other Translations[M].Shanghai: The Commercial Press, LTD, 1936.

[3]Lin, Y.T.Widow, Nun, and Courtesan[M].New York: The John Day Co., 1951.

[4]Liu, E.Tramp Doctor's Travelogue[M].Lin, Y & Ko, T (tr.).Shanghai: The Commercial Press, 1939.

[5]Shadick, H.E.The travels of Lao Ts'an: a social novel[J].The Yenching Journal of Social Studies, 1939, 2 (1): 55-68.

[6]Anderson, G.L.Masterpieces of the Orient[M].New York: W.W.Norton & Company, Inc., 1961.

[7]Wong, T.C.The sequel to Lao can youji: chapter 7-9[J].Renditions, 1989, (32): 20-45.

[8]Chen, J.The Core of Chinese Classical Fiction[C].Beijing: New World Press, 1990.

[9]Ch'en, S.Y.Chinese LiteratureA Historical Introduction[M].New York: The Ronald Press Company, 1961.

[10]Lai, M.A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M].New York: The John Day Company, 1964.

[11]Idema, W.& Haft, L.A Guide to Chinese Literature[M].Ann Arbor: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1997.

[12]Hummel, A.W.Eminent Chinese of the Ch'ing Period (1644-1912)[C].China Taipei: Ch'eng Wen Publishing Company, 1970.

[13]Wood, F.Great Books of China: From Ancient Times to the Present[M].New York: BlueBridge, 2017.

[14]Li, T.Y.Chinese Fiction: A Bibliography of Books and Articles in Chinese and English[M].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1968.

[15]Yang, W.L.Y., Li, P.& Mao, N.K.Classical Chinese Fiction: A Guide to Its Study and Appreciation: Essays and Bibliographies[M].Boston: G.K.Hall Publishers, 1978.

[16]Sargent, S.H.LaoTs'an and fictive thinking[J].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1977, 12 (1): 215-220.

[17]Wong, T.C.The facts of fiction: Liu E's commentary to The Travels of Lao Can[A]. In Chan, M., Tao, C.P.& Tao, J.(eds.).Excursions in Chinese Culture: Festschrift in Honor of William R.Schultz[C].China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2002: 159-171.

[18][美]馬幼垣.刘鹗(刘德平译)[A].刘德隆等编.刘鹗及老残游记资料[C].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19]Hsia, C.T.The Travels of Lao Ts'an: an exploration of its art and meaning[J].Tsing Hua 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 1969, (7): 40-68.

[20]Wong, T.C.The name “Lao Ts'an” in Liu E's fiction[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1989, 109 (1): 103-106.

[21]Wong, T.C.Liu E in the fangshih tradition[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1992, 112 (2): 302-306.

[22]Hou, D.Y.M.Between revelation and concealment: an exploration of Liu E's selfrepresentation in The Travels of Lao Ts'an[D].Toronto: The University of Toronto, 2003.

[23]Hou, D.Y.M.The Travels of Lao Ts'an: a delineation of metaphoric self[J].Journa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2004, (1): 29-43.

[24]Hou, D.Y.M.A landscape of mind: Liu E's treatment of time and space in The Travels of Lao Ts'an[J].Tamkang Review, 2006, (36): 35-82.

[25]Kwong, L.S.K.Self and society in modern China: Liu E (1857-1909) and Laocan Youji[J].T'oung Pao, 2001, (87): 360-392.

[26]Lem, H.Fact and fiction: Liu E's treatment of characters in The Travels of Lao Can[J].Portland State University McNair Scholars Online Journal, 2011, (5): 86-154.

[27]César, GP.The case against Asian authoritarianism: a libertarian reading of Liu E's The Travels of Laocan[J]Libertarian Papers, 2016, (8): 129-152.

[28]Huang, M.W.Literati and SelfRe/Presentation: Autobiographical Sensibility in the Eighteenth — Century Chinese Novel[M].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29]Coleman, J.D.With or without a compass: the scholars, The Travels of Lao Ts'an and the waning of Confucian tradition during the Ch'ing dynasty[J].Tamkang Review, 1976, 7 (2): 61-80.

[30]Zhao, H.Y.H.The Uneasy Narrator: Chinese Fiction from the Traditional to the Modern[M].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31]Lin, S.F.The last classic Chinese novel: vision and design in The Travels of Laocan.[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2001, 121 (4): 549-564.

[32]Hegel, R.E.Conclusions: judgments on the ends of times[A].In Wang, D.D.& Shang, W.(eds.).Dynastic Crisis and Cultural Innovation from the Late Ming to the Late Qing and Beyond[C].Cambridge and Lond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523-548.

[33]Hightower, J.R.Topics in Chinese Literature: Outlines and Bibliographies[M].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6.

[34]Holoch, D.The Travels of Laocan: allegorical narrative[A].In Milena, D.(ed.).The Chinese Novel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C].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1980: 129-149.

[35]Lee, L.O.F.The solitary traveler: images of the self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A].In Hegel, R.E.& Hessney, R.C.(eds.).Expressions of Self in Chinese Literature[C].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5: 282-285.

[36]Prusek, J.The changing role of the narrator in Chinese novels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J].Archiv Orientální, 1970 (38): 169-178.

[37]Milena, D.Typology of plot structures in late Qing novels[A].In Milena, D.(ed.).The Chinese Novel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C].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1980: 38-56.

[38]Milena, D.Narrative modes in late Qing novels[A].In Milena, D.(ed.).The Chinese Novel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C].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1980: 55-75.

[39]Wong, T.C.Notes on the textual history of the Lao Ts'an Yuchi[J].T'oung Pao, 1983, 69 (1-3): 23-32.

[40]Huang, M.W.From selfvindication to selfcelebration: the autobiographical journey in Lao Can Youji and its sequel[A].In Huang, M.W.(ed.).Snake's Legs: Sequels, Continuations, Rewriting, and Chinese Fiction[C].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 Press, 2004: 237-262.

[41]Prusek, J.The Lyrical and the Epic, Studies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M].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80.

[42]Milena, D.Introduction[A].In Milena, D.(ed.).The Chinese Novel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C].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1980: 3-17.

[43]Liu, E.The Travels of Lao Can[M].Yang, X.Y.& Yang, G.(tr.).Beijing: Chinese Literature, 1983.

(責任编辑:夏 雪)

猜你喜欢
跨文化传播
跨文化视域下好莱坞电影的传播研究
“内外有别”原则的传统、困境与未来
韩系咖啡品牌在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
《功夫熊猫》三部曲的跨文化传播策略研究
跨文化传播背景下商标品牌命名及其译词研究
澳门:古代与现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节点
中西文化差异下影视传播的现状与对策
中国对外宣传片的跨文化传播策略探究
互联网时代字幕组的跨文化传播效果分析
探析新媒体语境下中国形象的跨文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