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年李鸿藻丁忧始末研究

2020-11-09 03:15沈玉雪
文存阅刊 2020年17期
关键词:孝道

沈玉雪

摘要:同治五年(1866年),都察院左都御史李鸿藻的嗣母病逝,朝廷因政治军事等原因,令其移情作忠。李鸿藻多次恳请终制,请求回藉守孝,最终连疏称疾,才得以赐告。此时李鸿藻作为太子少保兼都察院御史,地位尊崇职分重要,三年丁忧必然对时局产生很大影响。本文从政治与礼义角度,对这一重要事件进行梳理,希望有助于晚清史的研究。

关键词:李鸿藻;丁忧;移情作忠;孝道

李鸿藻(1820-1897年),字兰荪,亦作兰孙,直隶高阳人。咸丰二年进士,成为翰林院庶吉士。十一年,进京教授大阿哥读书,穆宗登基后成为帝师。同治四年,入值军机处。其为人清高廉洁、正气凛然,做事深明大义,心怀家国,是朝廷的肱股之臣。同治五年,坚守礼义,为母丁忧守制。此时距他成为军机大臣不足一年,正处于仕途鼎盛时期,为何他要急流勇退,守孝三年?

一、丁忧事件

同治五年五月,李鸿藻的嗣母姚太夫人患疾,七月逝世。按照清朝的礼制,李鸿藻需要开缺守丧,时间为27个月。但李鸿藻身为帝师兼都察院御史,地位尊崇,职分重要,故两宫皇太后下旨令其夺情:“皇太后懿旨,援雍正、乾隆年大臣孙家淦等故事令鸿藻开缺守孝,百日后仍授读,兼参机务。”[1]也就是准其居丧三个月,三个月过后继续为皇帝授读,并且参与军机政务的处理。并且下旨:“御赐治丧费银二千两,赐祭一坛”以示眷怀,可见朝廷对李鸿藻可谓恩眷有加。但李鸿藻却以“追惟罔极,惨烈五中,今已不能尽子职于生前,而并不能持丧服于身后.......夫以不可为人不可为子之人,岂能匡辅典学”[2]坚决请辞。“亲死而不奔”的夺情本就违背纲常伦理,况且他身为帝师,更应严守礼制。因此李鸿藻多次恳请终制,朝廷也数次挽留。不久皇太后再次下旨:“李鸿藻惟当恪遵前旨......前旨有令,遇朝会不必与列,尚不足以示恤。李鸿藻著遵照雍正年间世宗皇帝谕旨,二十七月内不穿朝服,不与朝会筵席,遇有祭祀典礼咸集之处,均勿庸与列。”三年期间里不仅不用参加朝会,还可以不穿朝服,不参加朝会筵席,祭祀典礼,这足以看出朝廷对李鸿藻的优厚待遇。但十月十六日,百日期满后,李鸿藻称病不入旨,表明了自己堅决守制的态度。随后,两宫皇太后加恩准其调理,直到同治七年李鸿藻重新起复,才开始入值中枢。

二、夺情缘由

李鸿藻其人禀赋聪颖、博古通今,自咸丰十年成为载淳的授读师傅以来一直尽职尽责,勤勉善诱,深受两宫皇太后的赏识。七月初九,在接到李鸿藻要回籍守制的上疏后,两宫皇太后即刻懿旨:“皇帝春秋鼎盛,缉熙典学,功修正笃,李鸿藻谆谆纳诲,皇帝乐成,诚不可或离左右。”同为帝师的还有翁心存、倭仁、徐桐等大学问家,由此可见李鸿藻以其博学最受皇帝太后尊重。据同僚翁同龢日记记载:“李兰荪侧读遂勤,非他人所能及。兰荪至诚悱恻,其口才亦非吾所及。”“兰荪于书房最吃重,今以忧去,益难措手矣。”[3]皇帝冲龄,李鸿藻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多年的授读教诲使皇帝产生很大的依赖。皇帝的学业教育问题是朝廷让其夺情的原因之一。

此外,晚清朝局动荡,各地农民起义不断。《清李文正公鸿藻年谱》中记载:“捻败僧格林沁于鲁山。”同治四年,捻军在山东曹县埋伏,全歼僧格林沁所部,一时之间朝野震动,朝中人心浮动。五年,捻军势如破竹,突破鲁河防线,曾国藩因围剿不力被撤免钦差大臣。此时朝廷正当用人之际,出于政治利益的考虑,朝廷肯定不会让李鸿藻离职丁忧。十月皇太后懿旨:“李鸿藻受恩至重,与国家有休戚相关之谊,当此圣学日新,军务方及,该侍郎岂能恝然于怀?著即于百日后,仍遵前旨,照常入值弘德殿、军机处,以副重任。”李鸿藻丁忧是同治年间的一件大事,作为军机重臣,李鸿藻的各种作为都与国家有着密切联系。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同治五年三月二十八日,军机大臣曹毓英病逝。二十九日,朝廷下旨:“命公(鸿藻)在军机大臣上行走。又命胡家玉(小渠)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李鸿藻是在曹毓英病逝之后才入值军机,如果李鸿藻要丁忧守制,那么应由胡家玉接替入值。然而在该年九月,“湖北巡抚曾国荃因与湖广总督官文不协,上疏弹劾官文贪庸骄蹇,并牵及官文曾以官银馈送胡家玉程仪一事。由于事态扩大,也许此时上头已有将胡家玉逐出军机之意。”[4]这也是朝廷要求李鸿藻移情作忠的重要原因,之后李鸿藻为能顺利丁忧,向朝廷保举了两人。

三、坚决守制

李鸿藻出自官僚家庭,其祖父李殿图,官至闽浙总督。他从小接受儒家礼制教养,崇尚理学,坚持百善孝为先,深谙《孝经》中“夫惟孝者,必贵于忠。忠苟不行,所率犹非道。是以忠不及之而失其守,匪惟危身,辱其亲也。”[5]所以他在请辞的上疏中写道:“经典所言,不外伦常礼义,若今为自蹈愆尤,言与行戾,则......又将何以置辞?”最后在朝廷坚持让他移情作忠,且百日期满的情况下,他甘冒风险,称病不出。时人评价他“清流之盛,李文正公鸿藻实主之。”[6]李鸿藻严守忠孝大节,坚持回籍守制,在很大程度上维护了儒学礼制,树立了清流的形象。

近代中国在枪炮的威逼下被迫打开国门,在“欧风美雨”的冲击下,中学与西学产生了剧烈的冲突。李鸿藻作为清流首领被划为了守旧派,这主要因为他深受传统封建教育,对孔孟之道深信不疑。加之受“天朝上国”观念的影响,不愿意接受外来事物。这主要表现在他反对西学,反对洋务运动。李鸿章曾说过:“高阳(李鸿藻)秉笔,洋务甚为隔膜。”[7]六七十年代,正处于洋务运动的盛行阶段,但同时洋务运动的种种弊端也开始暴露。例如,洋务运动的官僚腐败现象,以及收效不理想等。于是以李鸿藻为首的清流常常抨击这些弊端,“自咸丰以来,无年不办洋务,无日不讲自强”,结果却是“事阅三朝,积弱如故”[8]。但他并不仇视清流派的士大夫兴办强兵富国的实业,比如张之洞建设海防、兵工厂等。李鸿藻拒绝接受新事物很大程度上在于他与维新派政见上的不同。所以说李鸿藻在此时提出守孝三年,也表明了自己对待洋务的态度,与朝中的党争有很大关系。

结语:李鸿藻信守程朱理学,在个人守礼方面十分自律,其人“性至孝,为学守程朱,务实践,不苟言笑,持躬勤,有若寒素,与倭仁最善,以道义相切。”李鸿藻为官清廉,官至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死后获谥文正,是清代文官的最高谥号,由此可见其一生道德文章,成为时人楷模。

参考文献:

[1]赵尔巽.清史稿·李鸿藻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7.4.

[2]李宗侗,刘凤翰.清李文正公鸿藻年谱[M],台湾,商务印书馆,1981.149-150.

[3]翁同龢.翁同龢日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9.234-235.

[4]陆德富.同治年李鸿藻丁忧诸事补证——一通李鸿藻未刊书札考释[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6(05):119-124.

[5]孔子.孝经[M],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89-91.

[6]徐珂.清稗类钞[M],北京,中华书局,1986.42.

[7]戴逸等.李鸿章全集·朋僚函稿[M],海南,海南出版社,1997.233.

[8] 苑书义,孙华峰,李秉新.张之洞全集[M],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8.45.

猜你喜欢
孝道
情景剧《时间都去哪了》
孔子思想体系中的“孝道”和“公平”观念
大学生践行孝道的途径探析
搭建孝道教育与实践平台,探索校园文化育人新途径
塑成作为伦理主体的父母与子女
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尽孝而亲不待
孔子哲学思想中的孝与仁
浅谈中学生的孝道教育
论孔孟思想的现实意义
用美德丈量人生 将温情遍洒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