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模式下的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2020-11-09 03:08倪天丰朱世彦高占欣
基础教育论坛·上旬 2020年11期
关键词:家校合作问题与对策心理健康教育

倪天丰 朱世彦 高占欣

摘要:对初中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单纯依靠学校和教师,还需要家长的支持。只有开展家校合作模式,加强学校、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联系,才能及时发现学生身上存在的不健康心理因素,对症下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文章首先分析了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其次阐述了家校合作模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最后探讨了家校合作模式下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家校合作;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与对策

一直以来,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任务主要由学校心理教师完成,授课形式以知识点讲解为主,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事实上,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还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家校合作,充分发挥家长、学校和教师的教育优势,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由此可见,家校合作模式对初中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性。

一、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足

首先,学生的认识不足。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发展期,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都可能会遇到困难,但是他们并不会将这些问题与心理问题相联系。一般而言,去心理咨询室的都是成绩较差的学生,这就容易让人将心理问题与学习成绩联系起来,导致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产生抵触心理。

其次,学校的认识不足。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阶段的一个转折点,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过分强调学生课堂知识的讲授,而忽视了学生学习压力产生的可能性。虽然学校也开设了心理教育课,但是大多数都是走形式,缺乏教育实践,难以发挥出对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帮助作用。

最后,家长的认识不足。初中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自理能力,有些家长仍然认为只要给予孩子足够好的物质条件,他们就能健康成长。这种想法其实是错误的,家长忙于工作,将孩子的教育管理全交由学校和教师,缺乏与孩子的沟通交流,不仅加大了学校和教师的教育负担,同时也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

2.心理健康教育保障条件不足

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过分注重学校的升学率,并且将学科教育列为办学的重点。虽然在文化教育方面学校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但是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却没有专业化的教育团队。一些心理教育课是由班主任或其他任课教师兼任,无论是教育方法,还是教育内容都不够专业,对做好学生心理健康的引导收效甚微。

二、家校合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

1.家校合作,改变了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

家长和孩子生活成长的年代不同,他们对现代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认识也不足。开展家校合作,增强家长与学校、教师的沟通交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家长对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并且能够根据自己孩子心理上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对孩子进行适当引导,促进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2.家校合作,缩短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距离

由于大多数家长只关注孩子的成绩,导致对孩子心理健康发展不重视。父母存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当孩子成绩不够理想时,如果只是一味地责备,就会造成孩子心理疾病的产生。通过家校合作,提升了家长对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家长不仅对孩子的学习给予充分的支持,还能够理解孩子,并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这样孩子也会愿意去和家长倾诉自己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心理问题。

3.家校合作,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目前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性格比较内向。一些学生在遇到困难时,不愿意寻求他人的帮助,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心理疾病。通过家校合作,不仅使家长与学校、教师的沟通增加了,学生与家长、教师的沟通也变多了,使家长、学校、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并合理加以引导解决。

三、家校合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

1.在家长会上宣传心理健康教育

家长会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环。在家长会上,家长能够了解自己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教师也能了解到学生在家的学习状态。家长会为家长与教师提供了良好的沟通平台。教师不仅要向家长汇报学生在班级的学习情况,还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向家长深入分析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让家长意识到心理健康因素是与学生的学习成绩相联系的,從而提升家长对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

2.向家长介绍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为了更好地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教师要采取多种渠道向家长讲授教育方法,家校结合,共同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教师可以通过家访、召开家长会、建立家长微信群、打电话等渠道,勤与家长沟通交流,向家长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并且鼓励家长上网查阅与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文章,积累经验。这样不仅增强了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还能通过家长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减轻教师的教育负担。

3.建立学校与家长的沟通平台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家长与学校的沟通提供了便捷。学校可以利用网络技术的便利性,与家长建立沟通平台。在这个平台中,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时间,引导家长提出自己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和建议。通过不懈努力,一定能发挥出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成长的促进作用。

总之,初中生的思维和情感仍处于发展阶段,应该通过科学、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这不仅是教师的工作,也需要家长的配合,只有开展家校合作,增强家长与学校、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才能促进初中生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平,左恩玲.长春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家校合作”模式初探[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1).

猜你喜欢
家校合作问题与对策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讨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讨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家长参与下的家校合作
信息化条件下供电公司电力营销管理策略探究
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机制分析
浙江省中小企业民间借贷问题探讨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