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夯法在高速公路路基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2020-11-10 11:21丁亮
中阿科技论坛(中英阿文) 2020年8期
关键词:工程案例强夯法路基

丁亮

摘要: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网络的日益完善,公路建设中面临的地质条件也越加复杂,为保证道路路基承载力,必须做好相应的处理工程。本文主要围绕强夯法展开详细分析,首先探讨了强夯法的发展情况,其后详细分析了强夯法路基加固机理与特点,最后围绕工程案例展开具体论述,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强夯法;高速公路;路基;加固机理;工程案例

中图分类号:U445.72                    文献标识码:A

在高速公路路基施工中,强夯法是一种最为常用的处理方法,被广泛运用于砂土、黏性土、粉土、湿陷性黄土等各类地层中,有效提高了路基承载力,保证了高速公路使用寿命。加强强夯法加固机理及其施工要点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此展开详细分析。

1 强夯法概述

强力夯实法,简称“强夯法”,最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在重锤夯实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主要是利用8t~40 t的重锤在5m~40 m的高空自由下落,实现对地基的强烈冲击,达到加固地基的目的。

自1975起我国开始引入强夯法,施工技术方法不断改进,适用范围从碎石土逐渐发展至黏性土,加固深度也在增大。强夯法可提高地基强度,减小地基压缩性,有效消除土的湿陷性[1]。综合来看,强夯法运用于路基施工中,可操作性、经济性均较好,施工简单、方便,且不存在环境污染的问题[2]。

2 强夯法路基加固机理与特点分析

2.1 强夯法路基加固机理分析

强夯法加固路基,主要是借助夯锤自由下落施加冲击荷载,具体可将其作用机制归纳为加密、固结和预加变形等三点,土体整个加密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如图1所示。

从土体的构成来看,其主要包括固相、液相、气相,在整个强夯过程中,将气体充分排出后,固相与液相形成饱和土,重锤下继续排水并固结土体,实现路基强度的提高。

2.2 强夯法路基加固特点

结合相关理论与工程实践经验分析,对强夯法路基加固特点进行归纳,具体如下:(1)适用于各种土层,包括砂性土、粉土、一般黏性土、黄土、人工填土等;(2)应用范围广泛,包括工民建、公路、铁路、桥梁等;(3)加固效果显著,结合上文分析可知强夯法在提高路基承载力、压缩模量等方面效果显著;(4)有效加固深度大,一般能量强夯处理深度6m~8 m,高能级强夯处理深度可达12 m,多层强夯处理深度可达24m~54 m;(5)施工设备简单,常用的有履带式起重机、龙门式起落架等;(6)材料用量省,强夯法主要是对原状土施加冲击力,无需使用建筑材料,若是辅以其他方法加固,也可起到较好的节省材料的效果;(7)节省工程造价,强夯法无需建筑材料,相应地节省了购买、运输费用,工程造价相对较低;(8)施工快捷,强夯工艺施工较迅速,尤其是粗颗粒非饱和土的处理方面效率更高、周期更短,具有好的间接经济效益[3]。

结合大量的工程實践分析显示,强夯法可处理各种不同地基,速度快、处理深度大,可较好改善地基承载力,不受施工季节限制,综合效益显著。

2.3 强夯法的运用要点

2.3.1 基本程序

从目前的工程实践情况来看,强夯法在高速公路路基处理中的运用,需根据项目地质情况选择施工设备、施工参数,并由此开展现场试夯工作合理调整参数,具体程序如下:(1)查明项目地质情况、周边环境,并判断实际工程规模及其重要性;(2)根据查明的资料,结合路基加固要求计算夯击能力、加固深度,并在此基础上合理选择锤重、落距、夯间距、夯击数等;(3)根据已确定的施工参数,制定施工计划,布置强夯点位,并明确施工要求;(4)高速公路路基施工前,实施试夯工作,对试验路段路基的加固效果进行检验分析,根据试验结果确定是否需要对施工参数进行调整、优化;(5)严格按试夯后确定的施工参数进行作业,检验加固效果,合格后方可完工。

2.3.2 运用要点

从强夯法的现场施工经验分析可知,在实际路基处理中,必须合理选用强夯设备,夯击次数、遍数以及夯击点布置均要合理,由此方可保证最终的夯击结果能够满足实际要求。

(1)强夯设备的选择

高速公路路基强夯施工时,强夯设备的选择主要分两大部分:①夯击锤。目前工程实践中运用较多的就是方锤和圆锤,夯锤质量根据项目实际所需有效加固深度确定,通常情况以10 m为分界线,加固深度10 m以内,多选用10 t~18 t重锤;加固深度超过10 m,则重锤质量必须在18 t以上。②夯击设备。以履带式起重机的运用居多,具有稳定性好、行走便利以及施工快等诸多优势。

(2)夯击次数与遍数的确定

夯击次数与遍数,主要取决于高速公路路基加固要求,通常情况下根据现场试夯结果确定,不同土层的夯击要求可归纳如下:①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湿陷性黄土、填土等,尽可能增加夯实次数、减少夯击遍数,2~3遍为宜;②饱和度较高的黏性土,需合理控制夯击次数,夯击遍数可适当增加,3~8遍为宜。相关工程实践显示,我国大部分工程夯击2遍,再以低能量满夯一遍,均有较好的加固效果。

(3)夯击点布置

在强夯法处理地基时,夯击点布置的合理性直接决定强夯加固效果。一般根据地基土性质、加固深度要求,确定夯击点间距;根据基地平面形状,采用梅花形、正方形布置[4]。我国强夯工程实践情况显示,常用夯距为3 m~12 m,且间隔夯击效果优于连夯,对深层加固更有利。

3 工程应用实例

本文主要围绕高速公路项目实例展开具体分析,明确强夯法的运用要点及其效果,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3.1 工程概况

此高速公路项目路线全长265.753 km,基岩地层以火山岩、泥岩、泥质粉砂岩地层为主,岩石强度低、抗风化能力差,区域分布有黄土,包括原生黄土和冲洪积次生黄土,其湿陷性部分为自重性、部分为非自重性,平均厚度4 m~12 m,最厚处20 m。

3.2 路基处理设备

经综合分析,本项目决定采用强夯法进行路基处理,选用履带式起重机(起重力>15 t)+夯锤进行作业,夯锤的性能参数要求如表1所示,具体设计如图2所示。

3.3 试验路段分析

本项目采用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为保证强夯后路基稳定,必须合理选择施工技術参数,做好现场监测,防止出现地基回弹的问题。

现场试验路段强夯作业,夯击动能为1 000 kN·m,按边长4 m画布正方形网格,以正方形为中心进行夯击,先间隔夯击,后整块夯击地基下沉0.5 m。夯击试验时,每点夯击4次、6次、8次、10次,确保压实度>50%。试验结果显示,每点夯击8次可达到施工质量要求[5]。

3.4 强夯施工技术要点

3.4.1 施工人员配置

本项目强夯施工人员配置情况如表2所示。根据施工情况来看,每台机械每天可强夯处理1000 m2。

3.4.2 施工过程要点

本项目强夯法施工要点如下:(1)清理、平整施工场地;(2)测定地基原始标高、布设夯锤落点;(3)测量夯锤施工前顶面标高;(4)吊起夯锤至设计高度,自由下落夯击地面成坑,适当平整坑底;(5)按设计要求,重复夯击操作,完成设计要求的次数;(6)继续夯击下一夯点,直至完成整个场地夯击为止;(7)点夯后平整地面,1000 kN·m夯击能满夯2遍,重新平整地面;(8)回填整平地面坑印,记录地基标高;(9)按设计要求的时间间隔,重复上述操作,直至完成低能满夯要求次数,对地基高程进行测量[6]。

3.4.3 质量检验

本项目质量检验主要分为施工前、中、后三大阶段,具体如下:(1)施工前,主要检查施工区域土质、排水设施与夯锤参数等;(2)施工中,主要检查落距、夯击遍数、夯点位置、夯击范围;(3)施工后,主要检查地基强度,完成承载力检验工作。

3.5 施工效果

结合机械设备费用、人工费用以及管理费用等综合分析,计算可得强夯处理单价为6.32元/m2,经济性相对较好;完成强夯施工后,结合设计标准控制指标,对每个夯点最终两次夯击平均沉降值进行检查,显示满足设计要求,质量达标。

4 结语

综上所述,强夯法在路基处理中运用普遍,可单独使用,也可配合其他处理方法联合作业,有效加固路基。在强夯法作业前,需做好现场勘察工作,掌握区域地质条件,合理确定强夯施工设备、技术参数等,并通过试验路段进一步优化相关参数,保证路基处理效果达标,为高速公路稳定运行提供可靠的基础。

(责任编辑:侯辛锋)

参考文献:

[1]刘海峰.强夯法在高速公路路基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04):91-92.

[2]温伟.阐述强夯法在高速公路路基施工中的运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9,42(02):87+89.

[3]郑瑞君,李海滨.石安高速公路路基强夯法关键设计参数分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5,38(07):9-10.

[4]王治强.强夯法在高速公路路基施工中的应用[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5,11(07):79-80.

[5]肖元伦.强夯法在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地基处治中的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3,33(06):7-8.

[6]翁效林,王玮,刘保健.湿陷性黄土拓宽路基变形特性及强夯法处治效应模型试验[J].中国公路学报,2011,24(02):17-22.

猜你喜欢
工程案例强夯法路基
含软土高等级公路搅拌桩施工路基沉降监测研究
试析市政道路路基翻浆施工处理建议
道路桥梁施工中防水路基面施工技术
市政道路顶管施工技术的应用
模具CAD/CAE/CAM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分析
强夯法在公路软基路堤工程中的应用探讨
浅论公路路基质量要求及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