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科研工作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0-11-13 02:09刘卫华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院校职业高职

刘卫华,李 焰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青岛26655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山东、青岛并发表重要讲话,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山东确立了“走在前列,全面开创”的目标定位。随即青岛市委提出15 个攻势,明确要“推动人才聚集、科技研发”以“科技引领城市建设”的目标。2019年1月,国务院发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 条”),明确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并提出了“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启动了由教育部和财政部共同研究制定并联合实施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简称“双高计划”)的重大决策。

在此背景下,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青职院)作为山东省的优质校、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应当更主动、更有效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对接国家、省市创新发展战略,发挥高职教育人才聚集的优势,适应山东省、青岛市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对人才迫切需求,主动融入中国—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在“合作、共赢”的背景下,强化校企合作构筑人才高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因此,全面分析目前形势,找准问题目标,实现高质量发展,有效推动青岛市的区域优势和高等教育的影响辐射力,对增强青岛市高等教育的整体实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现状

(一)《国家示范性和骨干高职院校科研竞争力评价研究报告》的统计排名情况分析

2015年,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等四家研究机构联合发布《国家示范性和骨干高职院校科研竞争力评价研究报告》,对200所国家示范性和骨干高职院校的科研成果进行了评估,比较全面地展现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领军院校的科研水平和能力,可以说,也客观反映了高职院校的整体科研实力。该报告的科研竞争力评价指标包括七大类:2010-2014年国家级课题、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北大核心期刊、论文H指数、全部专利、全国高教类中心核心、期刊论文等。通过各类统计数量并对其进行排序,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金华职业学院、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名列前茅(见下表)。

国家示范性和骨干高职院校科研竞争力排名前五位

以《2020年中国高职院校综合竞争力评价报告》为依据,其中在国家示范性和骨干高职院校科研竞争力排行名单中,青职院排名位居136名,其中承担国家级课题0项,CSSCI论文16篇,CSCD论文6篇,核心期刊论文70篇,高教类核心期刊论文0篇,全部期刊H 指数为10,全部专利20 项。从科研竞争力评价七个方面的主要数据可以看出,青职院在研究领域教师发表论文的数量、质量与同类院校相比均不占优势而且位居较后。

(二)“金苹果排行榜”的排名情况分析

2020年5月“金苹果排行榜”(又称“中评榜”)向社会公开发布,其综合竞争力排行显示,全囯首批28 所全囯示范院校之一的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位居高职高专类院校榜首,这也是其连续第五年获评全国高职高专院校竞争力排行首位。

“金苹果排行榜”(又称“中评榜”)是由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教评价研究院、浙江高等教育研究院和高教强省发展战略与评价研究中心、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联合中国科教评价网研发,包括中国大学、世界大学、研究生教育和学术期刊四大评价报告,以教育部最新公布的《2019年全国高等学校名单》为依据,确定发布了“2020年中国高职院校综合竞争力排行榜800强”等榜单,具有较强权威性。从评价指标看,“中评榜”较2015年发布的评价指标体系更加广泛,是从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科教产出、学校声誉四个角度拓展,继续采用得分、排名、等级与位次比相结合的表示方法,更加准确地从宏观和微观分别了解高职院校的各自定位。

在1429 所高职高专类院校为评价对象的报告中,青职院排名第59 位。从排名来看,青职院由2015年排行榜的100 名跃进到800 强的第59 位,较前5年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在高职院校类型排名中,青职院并不占优势,而且位列山东省非国家示范院校的淄博职业学院之后。

二、高职院校科研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前文对比、分析,基本反映了我国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开展的整体状况,体现其科研竞争力的实力。调研过程中发现,青职院目前自身存在的科研“短板”,在其他同类高职院校亦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些问题比较集中和突出,亟待引起高职院校的重视并尽快解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科研基础比较薄弱

多数教师目前还是注重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在科研工作方面不够积极、投入。校企合作开展的横向课题少、技术服务类研究项目少而且没有形成实质性的技术服务内容,教学内容、人才培养模式与区域经济建设需求相脱节;尚未形成特色鲜明的科研高地和拳头产品,应用型研究、技术服务等高职特色凸显不足。

(二)缺乏良好的技术服务供求信息平台

虽然设有校企合作技术研发中心,但缺乏科研带头人、学术领军人物或者在行业内有影响的高层次专家,承担的“国字号”项目很少,缺乏具有核心竞争力科研成果,技术服务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程度偏低,科技创新投入产出不对称,技术服务面窄对社会贡献率不高。

当前,在我国铁路建设基金中,国家财政性资金(以铁路建设基金为主)、铁路建设债券和银行贷款占了绝大部分。随着铁路建设规模的扩大,国家财政性资金和地方政府投资所占比重越来越少,铁路建设资金来源逐渐以银行贷款和发行债券为主。铁路建设项目过度依赖间接融资或债务性融资,导致铁路总公司负债累累。

(三)缺少有效的激励机制

目前正当青岛市发起“科技引领”建设攻势之际,全青岛上下都在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科技引领城建设攻势,这对作为建设“双高建设”的青职院又提出了新课题,如何发挥优质人才智力资源,服务青岛经济发展,目前只是停留在理论研讨多,并没有形成有效机制与对策,缺乏推进校企合作的良性机制与政策支持。

三、高职院校提升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的对策

(一)明确和坚守高职院校服务定位,坚持为行业和区域经济服务的科研方向

“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准确把握定位和发展方向,自觉承担起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时代责任,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与本科教育的根本不同点在于具有高等性和职业性。高等职业教育特性决定了高等职业院校的科研方向和定位,就是要明确为人才培养、课程改革、专业建设服务;以技术服务、应用研究为主,为政府决策当好参谋和顾问,提供咨询服务。高职教育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是其特有的属性,也是其职能使命。

当前重中之重就是要围绕山东省八大战略、青岛市十五个攻势特别是“科技引领城建设攻势”寻标、对标,找出高职院校可以对接的“点”,从高校发展顶层做好科学规划并组织实施,加大校企合作开展横向课题研究,注重成果转化与应用,以此带动其它专业开展面向中小微企业技术服务的应用技术研发与合作,要把争取企(事)业投入的横向课题作为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重点和主攻方向。结合“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等重大国家战略迫切需要高职院校快速转型,在人才培养和专业设置等方面与区域经经济发展相适应,不断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吻合度;在破解行业企业参与、“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深化“五个对接”,突破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融合发展的瓶颈,为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对外经济新优势作出贡献。

(二)建立和完善科研激励、保障机制,适应区域经济产业转型升级

1.通过完善科研创新制度、科研绩效评价改革、职称聘评等改革,完善横向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和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净化科研学术生态,以科研成果的转化作为教师科研工作目标导向。从根本上扭转过去科研与企业生产实际需要不协调“两张皮”的局面。通过不断完善科技创新制度,引导和强化教师与中小微企业联合成立研发团队,开展联合攻关,使之成为高职院校改革发展和教师关注的方向,提高科研为企业、为社会服务的贡献率。

2.建立行之有效的保障机制。充分运用科研的政策导向作用来激励广大教师,广泛调动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和支持教学、科研团队以专业为依托积极参与、并与企业联手解决生产技术难题,对校企合作科研项目在资金和政策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建立更加有效的保障机制。建议为教师参与科研、技术服务等工作提供学术假期。面向企业行业,开展技术、产品研究开发,同时积极联合一些大国工匠、技术大师、非遗传承人等合作建立大师工作室,推动技术技能积累发展。健全专业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机制和教学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推进“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服装服饰、旅游管理、电子商务、海洋化工、学前教育”七大专业群发展。

3.建立科研与研究成果应用效益评价制度,加强对科研项目的监管与评估。进一步明确科研创新主体及其责任,坚持科研经费以自筹和引进相结合,提高学校为社会服务的附加值和校企合作中的话语权。科研部门应及时发布学术期刊预警名单或负面清单,严格要求教师遵守学术规范,恪守学术道德,同时在各类科研评优评比中对发表在国内外核心期刊、高层次高水平刊物上的学术成果加大奖励力度,以切实提高学院科研竞争力,逐步形成教科研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

(三)深化多元合作、共建共享共赢技术服务平台

1.加强科研创新平台内涵建设力度。以国家、省市经济建设目标和人才需求为依据,制订专业发展规划;积极争取申报国家级教科研项目和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以重点研发项目引领和提高研究层次和水平,形成具有广泛推广和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以“地方需求”为导向,打造“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服装服饰、旅游管理、电子商务、海洋化工、学前教育”七大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建设青岛市生物医药产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和职业教育联盟,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和新兴产业集聚地。

2.完善决策咨询平台建设。重视发挥各专业产学研理事会的作用,推动并开展应用技术服务、校企合作研发、管理咨询服务等工作,提升服务能力水平,创建社会服务项目品牌。进一步加强与其他兄弟高职院校,以及本科高校的横向科研合作与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学院科研信息网站可以关联科研院所、相关科技主管部门,多渠道服务教师,提供最新科研信息;积极承担政府政策与管理咨询服务。

3.完善科研成果应用和推广平台建设,打造技术服务品牌。一是实施“1+1+N”工程。深度参与青岛市产教融合示范区(园)和共享性大型智能(仿真)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主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牵手泰国博仁大学和海尔、海信、酷特、赛轮、中誉等“走出去”中企,共建鲁班工坊或海外教学、实训、培训基地,拓宽跨境办学渠道。加快筹建“一带一路”高职院校战略联盟平台建设,积极争取教育部和地方政府在政策、资金、项目等多方面的配套支持。通过联盟平台,力促科研成果的推广和转让,进一步推进技术服务和技术咨询服务等工作见成效,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二是以技术服务项目为载体,提高教师研发能力。加大科研领军人物及其团队的建设培养力度,发挥现有高层次、高学历人才的作用,以重点专业为主体开发一批有较高技术含量和市场价值的研发成果(项目);依托优势专业,建设一批区域性应用技术研究中心、产品开发中心、管理咨询中心等。以大企业、大院所支持为依托,以“三创”教育融合平台为载体,针对中小型企业的需求,通过科研互助、校企“双赢”来实现持久合作。

(四)围绕职教高地重点加强理论实践研究提升理论研究水平

注重理论实践研究,密切衔接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支撑和引领作用。

1.从服务国家层面,更加突出时代特征、问题导向和创新意识。为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找准突破口、着力点,为全国其他地区,探索可复制的经验模式,结合人才培养、产教融合、“双师型”队伍、服务经济社会等重点领域,加强理论研究、实证研究、比较研究和跨领域研究,积极吸纳国内外职业教育研究的前沿进展和优秀成果,不断拓展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着力推出体现国家水准的研究成果,填补职业教育理论研究空白。

2.从高职院校自身发展层面,更加重视职教高地理论实践研究。强化教师科研素养的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省职业教育研究在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中,取得了长足进步,为全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随着山东省职教高地建设推进,理论供给作用更加凸显,急需从学理上把握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创新实践,探究新时代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引导广大教师掌握科学研究的技能和方法,在努力提升自身教学、科研实力的同时,不断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和科研创新水平。

3.充分发挥学院高职研究所的功能以及学术研究阵地的辐射作用。学术刊物作为所在高校教学和科研的“窗口”,不仅是体现教师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的主要载体,也是呈现教师科研成果承载的一个重要媒介,还是教师从事科研活动的最重要的信息源之一,在体现教师科研能力和帮助教师从事科研活动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发挥学术期刊的信息传递职能和科研评价职能在教师的科研能力培养和提升过程中的导向功能作用,为职教高地建设提供智力支撑,助力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研究体系和话语体系,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建设履行高职院校的职责使命。

猜你喜欢
院校职业高职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