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机器人对会计职业的影响及对策

2020-11-13 02:09张玉珍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重复性会计工作会计人员

张玉珍,徐 寒

(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咸阳712000)

2017年5月德勤会计公司推出财务机器人“小勤人”,表明会计工作进入了人工智能时代。随后普华永道、安永、毕马威等国际四大会计公司相继推出财务机器人,我国会计软件企业如金蝶、用友也推出财务机器人。财务机器人的应用也在逐步推广,大连华锐重工集团、中建投信托、中航租赁等大型国企应用了德勤财务机器人,中化国际应用了普华永道财务机器人。可以预见到,随着财务机器人优势的显现,其推广速度将越来越快。

一、财务机器人应用现状分析

财务机器人是能够部署在服务器或计算机上的应用程序,是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RPA)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从国际四大和我国会计软件公司研发财务机器人的状况看,财务机器人主要应用于下列领域:

(一)大量重复的会计工作。在会计工作中,有些业务需要人工机械、重复地进行操作,如与银行对账、与往来单位对账、月末和年末结账等,这些工作具有流程固定、规则明确、重复性高、价值低等特点。这些特点正好满足RPA 的应用的条件。RPA的应用一般来说需要符合两大前提条件:大量重复和规则明确。大量重复让RPA有存在必要,规则明确让RPA成为可能,而简单重复的会计工作刚好满足这两个条件。

(二)7×24小时工作模式。传统的人工会计核算模式下,会计人员是八小时工作制,每周的有效工作时间为5×8小时模式,这种模式在传统企业中能够满足信息处理的需要,但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兴起,企业间的交易不再局限于5×8 小时模式,变成了每周7 天、每天24 小时随时可以交易,尤其是互联网企业,其业务的发生更具有实时性,因此5×8模式的会计核算不能满足及时性的需要。而财务机器人弥补了这个缺陷,它可以按照7×24 小时工作模式随时在线处理业务,真正实现了会计核算工作的及时性。

(三)存在多个异构系统。在企业存在多个信息系统如劳资系统、订货采购系统、生产调度系统、销售系统、资产管理系统、财务系统的情况下,各系统存在壁垒,传统的人工核算模式下,会计人员需要逐一从上述系统中人工获得数据,工作效率不高,工作较繁重。财务机器人应用后,上述数据采集工作由计算机完成,财务机器人根据工作需要登录上述系统完成数据的输入、采集等工作,同时是在原有的信息系统架构下运行,不改变原有的信息系统的形态。在存在多个系统且系统间数据接口未开放的情况下,采用财务机器人进行相关信息处理是比较好的解决方法。

从目前财务机器人的研发看,财务机器人只能依靠固定脚本执行命令,并且只能进行重复、机械性的劳动,以外挂的形式部署在服务器上,目前的财务机器人最多只能说是人工智能在会计中应用的初级阶段,属于“弱”人工智能。随着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财务机器人将更“智能”,可以从事更多的会计工作。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推广,大部分会计核算、财务分析、会计监督等会计工作将由人工智能替代,到底是现有财务机器人的升级,还是出现另外的人工智能软件,我们不好预测,但人工智能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应该是不可逆的。

二、财务机器人对会计工作的影响

(一)财务机器人给会计工作带来的积极影响

1.提高了会计工作效率

从中化国际应用普华永道财务机器人案例中可以看出,财务工作应用机器人后,工作效率大幅度提升,财务机器人每天可以自动完成15家银行共80个银行账户的对账,并且自动编制并打印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如果由人工完成这80 个银行账户的对账工作,查找未达账项、查找错账、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这将是工作量较大的工程,这也导致不可能做到每天与银行对账,但应用财务机器人后,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由于计算机处理数据的高速性,就可以做到人工做不到的工作,提高了会计工作效率。

2.提高了会计工作质量

会计人员的工作质量受身体、情绪、环境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出现差错是难免的,因此财政部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规定了各种各样的错账更正方法。各种会计错误的出现,降低了工作质量,也降低了工作效率。应用财务机器人后,财务机器人依靠固定脚本执行命令,在没有人为干预情况下,其运行的准确率是100%。因此,应用财务机器人后,提升了会计核算工作质量。

3.将会计人员从枯燥繁琐的工作中解放出来

财务机器人代替人工从事了银行对账、增值税发票验证等工作,这些工作对财务人员来讲属于高频、重复、长时间且附加值低的人工操作,这样通过财务机器人将会计人员从繁重枯燥且低价值的事务中解放出来,有更多的时间从事预测、决策、财务预警等高价值的创造性的工作。

(二)财务机器人给会计工作带来的消极影响

据统计,在国内企业中,超过80%的会计人员从事简单的财务会计工作,他们85%以上的工作时间从事低附加值的会计核算工作,这些工作既这些简单同时重复性高,很容易被财务机器人所替代,而且机器人任劳任怨,没有情感,不会疲劳,不会出错,对老板来讲,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是不用发工资。在人工成本高企的今天,公司应用机器人替代人工有着天然的冲动。因此,我们可以预见到,当财务机器人普及后,大部分仅从事财务会计工作的会计人员会面临转岗或失业。因此可以预见到,随着财务机器人的推广,传统的会计核算工作对人员的需求量越来越小,大批的从事传统财务会计的人员将会失去原有的工作。

财务机器人研发的高投入性和应用的低成本性,有利于在企事业单位中应用推广财务机器人。财务机器人对会计工作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长期的、不可逆的,我们必须高度关注财务机器人应用后对会计职业带来的影响,积极寻找应对的策略。

三、会计职业界应采取的对策

(一)积极拥抱财务机器人

随着会计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会计人员无需惊慌,人工智能改变的是会计工作的形式,会计工作不会消失。就像产业革命时期,纺织厂替代了纺织作坊,机器织布机替代了作坊的土织布机,对织布工人来讲,劳动工具发生了巨大变化,工作效率提高了,劳动强度降低了,技术的进步对工人是有利的。同时,对会计职业来讲也一样,在二十年前,如果谁讲以后会计人员不需要算盘,人们会认为是天方夜谭,今天计算机把算盘替代了。因此,技术进步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要适应这种变化,如果不能适应,就会面临淘汰。就像当年会计电算化来临,抱着算盘不放的会计人员就因为没能跟上时代步伐而被迫出局。

(二)会计人员要进行职业规划

人工智能应用到会计工作后,从事简单的会计核算工作的会计人员会大幅度减少,以下三类会计人员的需求将会增加。第一是既懂会计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会计人员;第二是精于大数据分析,能建模并利用大数据分析的财务分析人员;第三是熟悉企业经营和战略,能参与企业战略管理的财务管理人员。会计人员应根据自身条件,明确职业发展方向,积累知识和经验,成为能跟上信息化时代步伐的会计人员。

(三)与财务机器人分工协作

目前,财务机器人主要从事的工作主要是核对类、收集类等重复性高、技能要求低的工作,比如银行账号的对账,周报表、月报表数据的汇总梳理,利用内部财务系统、外部税务系统、进项税票管理系统、前期申报的留底税额等数据源,进行增值税差额的核对。由于财务机器人运算速度快,并且按照固定脚本运行,工作准确性高。因此像常规业务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工作可能就不需要会计人员人工操作了。因此,当人工智能时代来临后,会计人员要正视人工智能对会计职业的冲击,分析当人工智能将传统会计核算岗位替代后,我们会计人员能干啥、会干啥。

我们可以按照复杂性和重复性的高低对会计工作进行分类,具体分类结果见图:

会计工作分类图

上述会计工作分类中,人工智能最先替代的是第四象限的高重复性、低复杂性的工作。高重复性,可以发挥人工智能高频率计算的优势;低复杂性,有利于降低人工智能进入会计行业的门槛。因此可以预见到,人工智能首先替代的是出纳、编制会计凭证并记账、编制财务报告、纳税申报这些低端会计工作。这些高重复性的低端会计工作,由人工完成也容易出错。

人工智能替代人工完成低端会计工作后,随后冲击的是第一象限的高重复性、高复杂性的工作。随着人工智能在会计领域应用程度的提高,人工智能发挥自学习和深度学习功能,人工智能完全能够胜任财务数据分析、内部控制等高端会计工作。

第二象限的低重复性、高复杂性的会计工作,至少在短时间内,人工智能难以超越人类。其理由有两个,其一是这些工作具有低重复性,由人工智能从事从经济角度考虑不合算,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其二是这些工作需要人类的沟通能力,以及面对复杂商业环境挑选最有用的信息进行分析做出决策的能力,有时需要人类的博弈和让步的能力,这些能力,属于通用人工智能范畴,而通用人工智能技术要实现突破且达到商业化应用的程度可能还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第二象限的会计工作可能是人工智能时代留给会计人员从事的工作。会计人员应紧紧抓住这些会计工作,成功实现会计职业的转型。

(四)实现从核算型会计到管理型会计的转变

在人工智能时代,会计人员要不被人工智能所替代,其工作要符合两个特征,其一,人类从事某项工作比人工智能成本低,这种工作是低重复性的工作,人工智能无法实现高频率计算带来的低成本优势;其二,人工智能做不到的工作,这种工作属于高复杂性的工作,需要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环境瞬息万变,需要对新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因此会计人员要尽可能提高这些工作在自己工作中的比重,这些工作所占比重越大,被人工智能替代的可能性越小。会计人员从事管理会计工作时,财务机器人可高效提供会计人员所需要的各种财务信息,以提高会计人员从事各项预测工作、决策工作的质量,使财务机器人真正成为会计人员的工具。会计人员与财务机器人良好合作,高效完成企业的会计工作。

猜你喜欢
重复性会计工作会计人员
化学分析方法重复性限和再现性限的确定
谈当前高校会计工作的加强和改进
财政部:严重失信会计人员将被列入“黑名单”
会计工作在网购浪潮下迎来的挑战与策略调整方案
论重复性供述排除规则
会计人员信用档案建设酝酿启动
我国将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关于基层会计人员职业素养的探讨
第四部分 地方会计工作
RESOLUTION ADOPTEDBY THE GENERAL ASSEMB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