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簧管在交响乐中的作用

2020-11-13 09:44谢卫华
艺海 2020年9期
关键词:单簧管交响乐

谢卫华

〔摘 要〕单簧管在交响乐演奏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刻画音乐性格,提升音乐表达力,而且丰富音乐色彩,展示音乐作品中的戏剧冲突,体现出交响乐的独特魅力。交响乐的表演,应加强对单簧管的了解与应用,发挥其优势,增加音乐的感染力,提升表现效果。

〔关键词〕单簧管;交响乐;音乐表情

交响乐通过多种乐器之间的配合,呈现出旋律丰富、层次分明的特色音乐。其中,单簧管的应用,增加了音乐表演的魅力与独特性。一个出色的演奏者必须对自己手中的乐器有充分的了解,就像战士手中的枪,医生手里的手术刀一样。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当演奏者与手中乐器有了充分的磨合之后,才能发挥两者的最佳状态,并且与交响乐的其他乐器相融合。单簧管演奏也不例外。

一、单簧管介绍

单簧管诞生于十七世纪末,源于古希腊,在十九世纪末传入中国。单簧管最初是由古代欧洲被称为芦笛的乐器演变而来,渐渐演变成单簧管唯一的鼻祖:沙吕莫管。之后,经过长时间的演变与改进,形成如今的单簧管。在中国大陆,人们习惯称之为“黑管”,台湾与香港地区习惯称之为“竖笛”(国际统称“克拉尔奈特”)。

在所有木管乐器中,单簧管结构最为特殊,从头至尾呈圆柱形,其他木管以开管原理发音(泛音为八度),单簧管以闭管有效原理发音(泛音为二度)。为了方便携带与修理,单簧管一共分为五节,分别为:吹口(mouthpiece)、脖管(barrel)、上节管(upperjoint)、下节管(lowerjoint)以及扬音管(bell)。

根据调性与音高的不同,单簧管有近十种分类:Octocontrabass 最低低音(BBBb)、Octocontralto 最低中音(EEEb)、Contrabass 倍低音 (BBb/GG)、Contralto 倍中音(EEb)、Bass 低音 (BBb)、Alto 中音 (Eb)、Soprano高音 (Bb/A)、Sopranino 超高音 (Eb/D/C)、Basset Horn 巴塞特管 (F)等,以Bb调、A调以及C调最为常见。

单簧管高音区嘹亮;中音区纯净优美,具有强大的表现力;低音区浑厚丰满。其拥有近四个八度的音区,是所有管乐中音区最广的一种,无论是在独奏或者合奏中,都适合表演各种音乐性格,演奏性能灵活。

二、单簧管在交响乐中的表现

(一)展现戏剧冲突,增加艺术感染力

交响乐队的表演,每种乐器担任着不同的演奏工作,通过相互间的配合,诠释音乐作品的内涵。各种乐器的音色与表达方式不同,会使音乐出现非常明显的戏剧冲突,促使交响乐表演更加生动形象,产生层次感。单簧管在不同音区的音乐表现形式不同,音质特别,在交响乐中能增强戏剧冲突,体现出跌宕起伏的音乐情感。以单簧管与小提琴高音的配合为例,单簧管不仅可以配合小提琴的高音,而且可以利用中音声部与低音声部,呈现出有层次的音乐情感,使听众获得的情感更加形象。以舒曼 (Robert Schumann)的《单簧管与钢琴幻想曲》Op.73为例,在这首交响乐作品中,通过钢琴与单簧管之间的配合,将音乐特点、纯挚的情感、强烈的主观意识表达得非常鲜明,强化戏剧冲突的同时,增加艺术感染力,提升表达效果。

(二)丰富音乐表情,突出音乐内容

音樂表情是展示音乐风格、升华音乐表现力的重要因素。交响乐队的表演中,可以通过参与乐器音色的变化,与高低、强弱等音色的对比,使乐队表演变得更加生动,拥有独特的音乐表情。音乐表情形成的因素有很多,不仅仅受乐器表演的影响,同时也会受到演奏者表演情感的影响。演奏者是提升交响乐感染力的重要因素,会将自身对音乐作品思想情感的理解注入表演,通过音乐表情的表达,呈现出不同的音乐思想。单簧管丰富的音色、高低起伏的音响力度,为交响乐表演提供动力,丰富音乐表情,让更多人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与蕴含的情绪。

在交响乐表演中,加强对单簧管表演优势的应用,发挥其丰富音乐表情的优势,能有效提升交响乐表演的效果,满足不同音乐作品的表演需求。以马扎特的《单簧管协奏曲》为例,通过单簧管中主奏与协奏的配合,利用a调单簧管,展示出作品蕴含的勃勃生气,使整个交响乐表情更加生动形象。

(三)展示音乐性格,完善音乐形象

交响乐表演中,要重视单簧管的作用,利用不同的音色与声部,润色音乐性格,增加表演的感染力,提升交响乐表达能力,借此可感染观众,使观众走进音乐,感受音乐魅力。单簧管是促使音乐性格呈现,提高表现效果的重要因素。交响乐表演中,可以利用高音声部单簧管展示出激烈、热情的音乐情感,以此烘托音乐作品中的愤怒情感氛围;低音声部的应用,可以展示出沉稳的音乐特点,增加音乐叙述的效果。

以威尔第 (Giuseppe Verdi)的《茶花女幻想曲》为例,这首作品主要是歌颂主人公玛格丽特和阿尔芒之间纯洁无私的爱情,揭露社会的无情,批判法国上流社会的丑恶和虚伪。单簧管表演中,将主人公的爱情表现得非常柔和,使该作品变得更加生动,刻画出美好爱情的景象。

(四)丰富音乐色彩,提高表现能力

交响乐应用范围逐渐增加,不仅在音乐殿堂中表演,同时也会在部分影视作品中应用,以烘托氛围。交响乐演奏中注重单簧管各个音色、音乐特质的运用,能丰富音乐色彩,提升音乐刻画效果,提高音乐作品表达效果,给予观众真实、形象的听觉感受。部分创作者会利用倍低音单簧管刻画反面人物性格,优化音乐色彩。

三、经典案例分析

以莫扎特《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K.622为例。其配器包括木管组:长笛(1)、双簧管(1)、大管(1);铜管组:圆号(2);独奏:A大调长筒单簧管;弦乐组: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

作品分三个乐章,在第一乐章中,虽然是3/4的快板,但第一主题以温柔的弦乐为引,衬托单簧管独奏,使单簧管独奏在音色和力度上表现出了一种柔和、丝滑的美感。随着乐章的推进,独奏开始从合奏中突出,掌控音乐主题,这种柔美的音色被更好地展现。在第二主题中,单簧管与弦乐交织出美妙乐章,紧密配合,最后以悠扬的单簧管结束这一主题。此时,第一主题旋律插入结束呈示部,接下来就能听到单簧管以小调旋律的反差展开发展部。单簧管在其中就像是故事的亲历者和讲述者,其他的乐器是故事周边环境的勾勒,在一个合适的气氛下,给听众身临其境的感觉。

第二乐章是3/4拍的柔板,是由单簧管直接独奏的优美旋律,天籁般的音色回响在音乐厅上空,没有过多的装饰,纯净而美好。

第三乐章变成6/8拍的快板,这一主题明快强劲,且反复回旋。以独奏乐器轻柔开场,在回旋曲基本主题之间多次回复,在欢快的乐段里穿插装饰音以及琶音,上扬与回落交替,反复如波涛般层层相叠,一层更比一层高。第二主题利用了单簧管极广的音域,使用其极高音区,增加乐段的细腻感。第三主题虽然忧郁,但还是从压抑中透出了一丝光亮,单簧管在此处以A调紧接第二主题。最后双簧管独奏停下,以乐队合奏结束。

结 语

单簧管在交响乐演奏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刻画音乐性格,提升音乐表达力,而且丰富音乐色彩,展示音乐作品中的戏剧冲突,体现出交响乐的独特魅力。交响乐的表演,应加强对单簧管的了解与应用,发挥其优势,增加音乐的感染力,提升表现效果。

(责任编辑:尹雨)

参考文献:

[1]张峥.论管乐团与交响乐团中单簧管的角色扮演[J].大众文艺,2020(07):144-145.

[2]闫赛.单簧管在交响乐中的运用分析[J].戏剧之家,2019(02):83.

[3]吴志涛.论管乐团与交响乐团中单簧管的角色扮演[J].黄河之声,2018(13):34-35.

[4]何佩隆.单簧管在交响乐队中的作用与地位探究[J].北方音乐,2017,37(15):240.

猜你喜欢
单簧管交响乐
高音单簧管的发展历史及在管弦乐作品中的运用
《魔法交响乐》
单簧管的革新对其音乐及学派发展的影响
20世纪末单簧管艺术在中国的发展进程
行走的流沙
——为单簧管、小提琴、钢琴而作
交响乐之王——贝多芬
美妙的交响乐
单簧管的演奏与教学
浅谈单簧管家族
交响乐演绎经典电影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