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船山书法存世作品及书艺初探

2020-11-13 09:44唐建华
艺海 2020年9期
关键词:王船山现藏落款

唐建华

〔摘 要〕王夫之先生是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在哲学、经济、文学艺术等诸多方面均有独到的见解,书法虽其余事,亦卓然有成,并最终冲破束缚,形成独立风格,在中国书法史上留下自己一席地位。本文着重从遗留下来的王船山石刻、榜书、著作手稿和印章来剖析王船山书法艺术及其在书法艺术对钟、王、颜、柳的优秀继承。

〔关键词〕王船山;书法作品;书法艺术

明末清初的杰出思想家王船山先生,一生奋其才智,勤于著述,所遗著作达三百余卷之多,不仅在哲学、历史、经济、政治、军事、天文、地理、数学、生物等诸多方面有自己卓越的见解,而且在诗、文、书、画、音乐方面的造诣也很深。先生独具风采的书法墨迹却多被人们疏忽了,究其原因有二:一是王氏无意做书法家,其传世的手迹用于欣赏的书法作品甚少,而日常所书的文章诗赋等手稿,多为小楷,形同科举考试的馆阁体。二是著述浩繁,思想體系博大精深,乃文化界探讨的重点对象,故书艺为文名所掩,因此对王船山书艺的研究,问津者极少。其实船山先生乃书风独特大家。王船山书法存世作品不多,专集只有两种,一是1942年衡阳湘溢印刷厂出版的《王船山先生墨宝四种》,一是1982年岳麓书社出版的《王船山手迹》。内中有不同形式,如书稿、题字、对联、诗文抄件。字体则有楷书、行书、草书。书写年代有青年、壮年、老年。基本上反映了王船山书法艺术的概貌。

一、王船山楷书

崇祯十七年(1644)春,王夫之在莲花峰大拗勒石“涌几”。石刻在今衡阳市南岳区南岳镇光明村。楷书“涌几”,字大盈尺,距离地面高6米,左侧有行书署款:“崇祯甲申王夫之题。”

康熙二年(1663)十月,为别峰庵主僧二如长老书题庵名,另有木刻长联。文化大革命时,木匾与木联被置于火中,木匾为黄耀武同志抢救出来,木联毁于火。别峰庵位于南天峰,今衡阳县演陂桥镇石油村永石组。“别峰庵”横匾,原物存衡阳市博物馆。

康熙十四年(1675),王夫之为衡阳城北罗汉寺题写门额“旃檀禅林”。据书法家萧迁考证为王船山手迹。其子萧贤讷1964年告诉衡阳图书馆,运至岳屏公园碑林。今藏衡阳市博物馆。

王船山这两幅榜书,挺拔而秀丽。旃檀禅林丰腴似颜,别峰庵苍劲似柳。

《双鹤瑞舞赋》,约80行,840余字。卷首书“双鹤瑞舞赋有序”,钤印“旧我生”。卷末落款“南岳遗民王夫之顿谨识”,钤印“王夫之印”“一匏道人”。卷前、卷后有名人题跋,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王船山小楷工整规范,长期学习钟王,又受到时代书风的影响,打破了馆阁体“ 千篇一律”的藩篱,走上了艺术的道路。章法只有直行,横的方面保持上下一致。高低参差,气势贯通,风韵犹存。

康熙二十一年(1682)十月,王夫之完成《噩梦》一卷署船山遗老。142页,1255行,行17字,共21000多字。原为李况松收集,现藏湖南省博物馆。

马宗霍首先注意到王船山的书法艺术,在《书林藻鉴》中指出:“著述皆楷书手录,雍雍穆穆,见儒者之像。”

康熙二十二年( 1683),十一月,《显考武夷府君行状》,226行,行14字,计3100余字。款署“己巳孟秋上弦,夫之手录,时年七十有一”,知为1689年所书。卷首钤印“旧我生”。

《显妣谭太孺人行状》,116行,行14字,计1600余字,与《显考武夷府君行状》同时书。原藏王船山九世孙王鹤仙家,康和声借得印入《王船山先生墨宝四种》。

王夫之书《传家十四戒》,两页9行,119字。后有跋,字略小,10行,180字。落款“丙寅夏季姜斋老人书授长子攽”。钤印“王夫之印”“不如守中”。丙寅计1686年。

王夫之书《自题墓石》,后有题跋5行,载《王船山先生墨宝四种》。

二、王船山行书

康熙十二年(1673)三月,王夫之写《祝钦翁唐世社兄六秩寿言》,72行,行10字,约700余字。落款“昭阳赤奋若月中姑洗己丑世弟王夫之而农撰并书”,钤印“王夫之印”“而农”,并写《两祝后记》。

《孝寿说》,1670年书,95行,行10字,约1000字。落款“壶子夫之再书”,钤印“玉壶”“一匏道人”。

《两祝后记》,26行,行10字,共计260字。落款“明日晨窗壶道人记”。

《丁巳赋苏太夫人寿辰诗》,18行,近200字。与《祝钦翁唐世社兄六秩寿言》《孝寿说》《两祝后记》《孝寿说》联成一手卷,合书于一卷白绫,原藏衡阳县三湖镇福兴村唐望之家,现存湖南省博物馆。

《余春歌为钦文世兄寿》,27行,222字。1673年作。有1893年茶园书屋钩刻本。

《礼记章句》残稿两页,36行,行37字,共1000余字。由于不是定稿,应该写于康熙十六年 (1677)前。此稿原属于桂阳陈仲庸,现藏湖南省博物馆。

《宋论·光宗》11页,127行,行37字,约2700余字。由于不是定稿,应该写于1691年前。此稿为衡阳县人民政府收集,现藏湖南省博物馆。

王船山行书雄健又妩媚,其《孝寿说》三篇是楷行,正楷略带流动之势,笔法酷似二王父子。

(责任编辑:张贵志)

猜你喜欢
王船山现藏落款
十二月·热烈
落款
A History of 2400-year-old Civilization Unveiled
九月·游弋
《玄宗避蜀图》
论王船山民族主义思想的近代嬗变
墨韵书香
“画不够,落款补”之说
古玩落款有讲究
王船山《周易内传发例》义理演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