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动画电影中的暴力美学设定技法解析
——以 《大护法》为例

2020-11-14 10:09岳文婧
现代电影技术 2020年10期
关键词:护法花生暴力

岳文婧

(1.韩国世宗大学 公演·影像·动画系,韩国首尔04988)(2.山东科技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山东青岛266590)

1 序言

单纯的暴力和以美学形态呈现的暴力有本质上的区别。暴力美学的定义来源于20世纪末的美国,当时受到社会制度和艺术思潮的影响,出现了许多题材诡异、风格多变、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不以大众口味为主导的影片类型,它迎合特定的年轻群体,暴力片、科幻片、恐怖片、黑色喜剧、实验电影等各种打着另类和不妥协标签的电影,都是这个范畴。其中暴力元素由中国香港的早期武术枪战电影引领入大陆电影市场并成为一时的主流电影类型。影片中的英雄侠肝义胆,除暴安良,让观众大呼痛快。但在人们疲倦于纯暴力元素的电影模式后,电影制作者开始对于暴力与美学之间的关系进行思考,二者是否可以通过一些诸如情节隐喻和物象转化的艺术手法进行结合。在视觉上保留部分暴力元素的前提下,柔化暴力给观众带来的直白强硬的刺激,诗化原本暴力的动作场面,将暴力的情感上升到一定的审美高度,带领观众产生具有享受性的恐惧感,而不是传统暴力带来的紧张与不适,使观众欣赏电影后不仅满足了视觉猎奇,也达到了情感上的释放。

2 动画设定技法与暴力美学

2.1 造型设定中的暴力美学

电影 《大护法》开启了暗黑国漫对人性的探索。虽然影片对诸多血腥场面进行了艺术处理,但仍是中国第一部自主分级为未成年人不宜观看的PG-13级成人动画,打破了传统动画电影低龄观众的限制。这部被冠以暴力美学的动画影片故事结构清晰。花生镇是一个虚构的奴役社会,利益熏心的安吉老爷利用执法者统治着无知的花生人。主角大护法为了寻找徐太子来到这里,从而慢慢揭开了花生镇的惊天秘密。在我们的印象中,护法应是身材矫健、高大威猛的形象,而在影片的造型设定中,大护法矮小体胖,被戏称为 “红冬瓜”。他爱自言自语地感慨,在面对无法用言语教化的对手面前,会用乌金杖将其一击毙命。大护法在宣传海报的造型类似于佛教中的天王护法造像,怒目圆睁和粗狂上扬的眉须,表情丰富饱满的面部带来震慑四方的视觉效果。他的造型设定可以看成是不同文化符号的综合体(图1)。花生人是带有奴性的角色,麻木无情,没有自我意识。他们僵直瘦长的身躯上套着暗灰色的长袍,用来表达情感的眼和口,是黏贴上一张纸,不会说话,也不敢说话,一旦有了思考和反抗就会遭到杀戮。食物是他们自己的幼体 “蚁猴子”,这种同类间的残杀吞噬以求存活,使得他们如行尸走肉一般 (图2)。杀手罗丹在形似象征黑暗和死亡的鸟嘴面具下用一只血红的眼睛洞悉外界的变化,用长枪杀戮花生人来掩盖自己内心深处的恐惧。这些造型夸张诡异,浓缩角色性格特征的造型为带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和统一影片的风格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图1 《大护法》海报 (局部)

图2 花生人

2.2 动作设定中的暴力美学

影片中充斥着血腥暴力的动作镜头,身首异处、被劈开头颅、死后肢解等,血浆和残肢四处飞溅,这些动作干脆利落,如同实拍电影一般。花生人稍有不慎就身首分离,因为他们不允许有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两个花生人在私会时,被吉安老爷发现后一枪爆头,这组镜头中甚至还给到了头颅落地后滚动的特写。制作方考虑到这些画面会频繁触及社会道德和行业规范的底线,所以对鲜红的血液进行了视觉化处理,按照人物的等级替换成高纯度的蓝色或绿色,并且将枪杀打斗等强度动作场面以中国水墨的散点式场景进行了视觉分化 (图3),以模糊的对焦虚化血腥场面,以夸张的拟人动态将现实世界的残酷与冷漠,借以鲜艳的色彩和艺术化的造型呈现出来,做到了暴力和美的并行。但就暴力元素的力度上丝毫没有减弱,观众依然能从中深刻体会到无处不在的紧张和刺激。

图3 花生人被枪击爆头

2.3 音效设定中的暴力美学

音效为电影营造声色俱全的暴力氛围,在声音层次和质感的表现上十分丰富,有类似西部片中的快节奏打击乐,也有二胡、琵琶等传统民族乐作为背景音效。枪战中子弹穿梭爆裂的声音、人物淅索的脚步声、受惊时的尖叫声、怪异生物的声音更是介于人、兽和外星生物之间的混合声效,表现其人形下掩盖的兽性。大护法在对待不同人物时的情感表达在声音上也有细微的区别,有与太子对话时的诙谐幽默,也有喃喃自语时的孤僻冷漠。各种声音效果交织在一起,共同渲染了恐惧紧张的不祥气氛,为推进故事主线与支线并行发展起到了很好的辅助效果。

2.4 意境营造中的暴力美学

暴力美学不仅是视觉感受,更深层次的是意境氛围上的心理刺激。影片以水墨风格形式呈现,看似山清水秀的花生镇实际暗藏杀机,暴力和贪婪蠢蠢欲动。罗丹用 “只有黑暗和死亡”的念头来麻痹自己的情感,而瞬间的情感满足带来的是更大的内心恐惧。安吉老爷利用庖卯梦想成为世上最厉害的厨子的心愿,命其不停地像开椰子一般地刨开花生人的头,以取出恐惧与仇恨的果实——黑蛊石,以至最后疯魔到不惜用自己的心做实验。“庖卯”的名字,“庖”即厨师,“卯”指把人剖成两半的祭祀方式,可谓是从姓名到性格,立体式地将人物刻画得淋漓尽致。

图4 大护法的梦魇

影片中的肉搏和血腥都是发生在风景如画的地上世界,而在大护法与罗丹决战的地下隧道中产生了如梵高 《星空》般的美妙梦魇 (图4),与暴力画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幻境与真实在这个虚构世界里无缝连接。尤其是水墨画风的场景设计,淋漓尽致地将花生镇的乌托邦架构起来,场景诗意化与情节暴力化的极大反差共同体现了影片暴力美学的特质,深刻解读了暴力产生的根源。大护法和太子的闯入是否本身就打破了花生镇的平衡?大护法的梦魇和现实世界究竟孰真孰幻?片中还有诸多留给观众的想象空间,这些问题的产生亦是观众对影片中暴力美学的自我意识延伸。

3 暴力美学动画呈现的技术要素

暴力美学动画基于动画制作的基本流程和原理,但在细节表现上势必区别于单纯的主流商业动画,减少了炫技吸睛的部分,追求的是隐藏在概括意象画面背后的紧张和恐惧感。《大护法》历时三年的制作周期,从故事板、分镜、原动画到后期特效、剪辑成片,用看似简单的情节和画面呈现出了一个跳出绝对是非界限的不简单世界。

3.1 创作动机

导演不思凡的创作流程并非按部就班,在构思《大护法》的初期阶段并没有一个成熟的故事剧本,而是先绘制了一些概念性的村落场景和一个仰望天空中悬浮物的人 (图5),从这颗悬浮物逐渐萌生了后续的碎片式故事情节,再进行逻辑序列整合。而对于花生人的造型灵感亦是来源于团队人员随手捏制的陶偶。这些看似偶然的事件可以解读为创作团队对于想要打破传统国产动画的束缚,探索暴力美学动画的深度而进行的潜意识创作。

图5 大护法仰望悬浮的黑花生

3.2 动画绘制

影片中大量的打斗动作和血腥场面,对于动画的绘制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在连续的动作帧当中很容易出现中间画的损坏和误差,从而影响动作的连贯性,需要动画师后期的调整修正,保证每一帧的完整性,以最完美的画质体现暴力带来的刺激观感。

3.3 长镜头画面

在大护法刚刚进入花生镇,开始踏上寻找太子之旅时,穿越了一片山林。镜头以第三视角展现,从茂盛的树丛中窥测大护法的一举一动,树丛中隐藏了无数精怪和未知的生灵,大护法也在这种诡异的气氛中察觉到了一丝的不安。将近一分钟的长镜头画面平移展示,伴随着散文诗般自述的表现手法,预示着故事情节的不可思议,也能使观众很快接受影片将要出场的各个角色的怪异奇特风格。

3.4 2D转制3D

图6 场景alpha通道

图7 场景渲染效果

为了抵制盗版、提高票房,影片由2D转制3D。尤其是水墨场景的无明确边缘处理和定位角色与场景的相对空间,都要求推演过程极其精准,才能呈现出舒适合理的二维动画视觉效果 (图6、图7)。转制中还自行采用了以原画为视觉中央参考值,分别制作出左右眼的对焦画面,将观众完全带入一个生动奇妙的世界中。

4 结语

伴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动画艺术形式也日趋成熟。《大护法》这部赋有暴力美学的动画电影紧随当代审美趣味,在制作技术和技法运用上也相得益彰,多角度出发,结合时下先进的数字动画语言,以暴力的感观引发对人性的深刻思考,尝试从根源上摆脱动画低幼悖论的禁锢,是中国动漫产业迈向全年龄段的坚实一步。

猜你喜欢
护法花生暴力
反性别暴力
武林盟主
多少堆花生
到底埋在哪棵树下
花生去哪儿了
暴力的班长
教主贵姓(十一)
教主贵姓(三)
教主贵姓(四)
暴力和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