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

2020-11-14 05:24江荣荣
关键词:病患重症护理人员

江荣荣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灵山卫生院,山东 青岛 266219)

呼吸系统疾病具有多发性和常见性的特点,患者临床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以及胸痛等,还会产生烦躁、郁闷等心理问题,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随着近几年社会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逐渐严重,呼吸系统疾病成为影响人们生命健康的重要因素。多数呼吸系统疾病病情较复杂,病程较长,极易出现一系列并发症。重症病患同时伴有呼吸衰竭、咯血等疾病,若不即使诊治容易造成难以预料的严重后果。对于呼吸内科的重症患者来说,除了需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外,还需要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护理干预[1]。本次实验主要选取94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探究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于2019年~2020年1月收治的94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并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实验组有男性25例,女性有22例,年龄组成18~76岁,平均年龄(47.28±4.24)岁;对照组有男性21例,女性有26例,年龄组成21~74岁,平均年龄(47.56±4.13)岁。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比例和年龄组成,不存在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病患的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其一、经临床诊断,病患存在呼吸系统疾病。其二、病患及家属均了解实验的内容和目的,同意进行实验,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其一、病患存在的心血管疾病。其二、实验室检查显示出、凝血时间异常。其三、病患有传染性的疾病。其四、病患精神状态异常,无法进行沟通交流。

1.2 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严密监测病患的基础生命体征,注意呼吸功能检查数据的变化,尤其警惕血氧饱和度、氧分压的数值变化。注意病情变化,做好随时抢救的准备。

给予实验组患者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在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具有措施如下:(1)环境护理:病室的温度和湿度对病患的生活质量和疾病康复有很大的影响,护理人员每日需要做好病室的消毒、清洁,确保病室内空气流通,维持病房的安静,避免噪音对病患造成不良影响。

(2)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主动与患者交流,带领患者熟悉医院的环境,告知患者病情以及注意事项,及时帮助患者消除不良情绪,避免引发感染。不仅如此,护理人员要时刻保持病房的卫生环境,这样有助于保持患者的身心愉快,利于患者恢复健康。

(3)用药护理: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患者用药指导,确保患者能够合理用药,当患者用药以后,需要观察患者是否有不良反应,并及时调整用药情况。

(4)机械通气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借助相关机械帮助患者及时消除呼吸道分泌物,时刻观察呼吸机与患者呼吸是否一致,保证呼吸机参数设置正确,确保患者能够正常呼吸[2]。

(5)呼吸道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做好病患呼吸道的护理工作,嘱咐病患多饮水,及时清理痰液。重症病患需要进行雾化吸入治疗,治疗期间评估病患的身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治疗计划,根据病患的耐受程度及时调整治疗时间和药物剂量。切忌病患剧烈的咳嗽,当病患咳嗽时辅助病患调整体位,防止呼吸道阻塞。

(6)口腔护理:在进食前后嘱病患漱口,由于重症病患大多数会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容易导致口腔内菌群失调,所以护理人员需要观察病患口腔黏膜的状况,若出现破溃、感染需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1.3 评价指标

抑郁评分量表(SDS):量表包括二十个项目,分为四个级别的评分。SDS能够直接的现实出病患的主观感受和治疗中的变化。评分标准如下:低于五十三分为正常情况,评分在五十三至六十二分内为轻度抑郁,评分在六十三至七十二分内为中度抑郁,评分超出七十三分为重度抑郁。

焦虑自评量表(SAS):SAS采用四级评分,主要评定病患出现症状的频度。评分标准如下:低于五十分为正常情况,评分在五十至五十九分内为轻度焦虑,评分在六十至六十九分内为中度焦虑,评分超出七十分为重度焦虑。

生活质量评定:包括评估病患的躯体健康状况、精神状态、社会关系、独立关系、环境、宗教和信仰等内容。

护理效果:护理效果要依据疾病的特点来评定,分为治愈、好转以及无效三个等级,计算两组病患的总有效率,比较其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Excel录入,SPSS 21.0完成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由x²检验;计量资料,经正态性、方差齐整性验证,由t检验。若P<0.05,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抑郁、焦虑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分别为(36.45±2.41)分和(37.54±2.84)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6.28±3.62)分和(54.32±3.46)分,而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为(95.42±2.45)分,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12±2.26)分,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抑郁、焦虑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抑郁、焦虑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

组别 n 抑郁评分 焦虑评分 生活质量实验组 47 36.45±2.41 37.54±2.84 95.42±2.45对照组 47 56.28±3.62 54.32±3.46 84.12±2.26 P- P<0.05 P<0.05 P<0.05

2.2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比较

实验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例数为44例,占总例数的93.62%,对照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例数为39例,占总例数的82.98%,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本次实验通过对病患实施一系列护理干预手段,包括呼吸道的护理、环境护理、口腔护理、心理护理、药物护理等,严密监护病患的病情变化,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极大程度的稳定了病患的病情,促进病患疾病的康复。本次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但生活质量评分却远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护理的总有效率为83.62%,对照组护理的总有效率为82.98%,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给予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不仅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还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猜你喜欢
病患重症护理人员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精细化护理在老年重症糖尿病足伤口护理中应用的意义研究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老年重症肺部感染临床诊治研究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喉癌患者术后护理中应用连续性护理干预的效果及对术后心理状态的影响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重症不惑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行冠脉搭桥术后的临床护理价值分析